陳麗麗


摘 要:文章以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甲骨文字》為載體,了解幼兒的興趣點,發現幼兒對于新的素材的創作欲望、幼兒的繪畫能力及創作水平,從而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使其體驗繪畫之樂。
關鍵詞:甲骨文;幼兒;繪畫
升入大班,孩子們開始學習和認識文字。文字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雖然不太熟悉,但是卻非常吸引孩子的眼球。新《綱要》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之情。于是教師就萌發了讓孩子將古老的甲骨文字當作繪畫的素材,通過孩子們自由想象,將有趣的甲骨文字進行組合,成為一幅美麗的畫,就此形成了大班創意美術活動《有趣的甲骨文字》。通過活動可以讓孩子們意識到:1. 了解甲骨文的文字特點——象形并運用這一特點,將甲骨文字作為繪畫素材,想象添畫;2. 大膽分割色塊,合理配色,豐富畫面背景;3. 體驗甲骨文的奇妙,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創意美術的興趣。教學重點:將甲骨文字作為繪畫素材,利用起象形的特點,想象添畫。
一、 出示甲骨文,吸引幼兒興趣
教師首先展示一些甲骨文字圖片,并帶領孩子們一起去認識它們(如下圖)
二、 欣賞甲骨文創意畫,并自由創作
教師通過展示一些用甲骨文字創作的繪圖,和小朋友們一起欣賞,讓小朋友們認識到甲骨文字還可以變成一幅美麗的畫,它們也有自身的魅力和有趣之處(如下圖)。當小朋友的興趣被充分激發后,讓大家先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甲骨文字,先想一想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它像什么?它會做什么事情?他的旁邊會有什么?發揮想象力,用這些喜歡的甲骨文字裝飾成畫。
《有趣的甲骨文字》這一活動從幼兒對于中國文字起源以及根據古文字象形特點出發,自由想象、自由創作,體驗了古文字—甲骨文的樂趣,激發幼兒對創意美術的興趣。
三、 利用甲骨文字象形的特點,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興趣是孩子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是獲得知識、開闊眼界、發展智力的動力。所以,興趣在幼兒早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影響。當孩子們一旦對某一活動、某一事物感興趣時,他們就會把注意力與智力全部傾注在他們所從事的活動上,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前期準備的過程中,可帶領孩子們認識簡單的文字及其對應的甲骨文字,而孩子們一開始接觸甲骨文字的時候,孩子們自己就發現了甲骨文字與實物聯系,發現了甲骨文字象形的特點。這時孩子們的創作意識就萌發了,教師就借著這股勁讓幼兒欣賞甲骨文畫,孩子們從美麗的畫中發現了甲骨文字可以成為繪畫的素材,這無疑增加了孩子們對于本次美術活動的興趣,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
就如喬治·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較好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孩子們在自己的觀察、探索、發現中了解甲骨文字畫的基本繪畫內涵。
四、 打破傳統美術素材,將甲骨文字作為新穎的美術素材,進行創作
“探索的好奇與欲望是游戲之心臟。”換句話說,幼兒美術活動之源是探索的好奇和“人的本質力量”。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涂鴉經驗的不斷豐富,強烈的好奇心會驅動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各種材料進行美術活動。
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單純的線條、形狀已激不起幼兒美術活動的興趣,而將甲骨文字的運用無疑挑動了孩子們創作的欲望。孩子們認識一個個甲骨文字的同時也了解了其象形的特點,所以在繪畫活動中,孩子們將甲骨文字變成了繪畫的素材,自由想象,自由組合,創作出了一幅幅美麗、靈動的畫卷。
五、 油水分離,為背景色塊的填充提供了便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醒我們老師要擺正技能培養與幼兒創造性培養之間的關系。孩子們的繪畫技能的學習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是要和創造力的培養整合起來的。
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甲骨文字》中,孩子們在整個想象、創作、繪畫以及背景色塊的分割的過程中,都使用的是黑色油畫棒,而最后色塊的填充則是選用了顏色鮮艷的水粉顏料,這種油水分離法為孩子對背景色的填充提供了便捷,也增加了孩子美術繪畫技能,為以后孩子的創作提供了技術基礎。
俗話說“滿則溢”,適當的留白則能更加體現畫面的主體。在美術活動《有趣的甲骨文中》,雖然有個別小朋友自己注意到了,但由于教師沒有做提醒,大部分幼兒都是把顏色填得滿滿的,這就影響了畫的整體效果。所以,教師在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想象、自主創作的過程中,也應當適時、適量地給予一些繪畫技巧的指導。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教師應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萌發孩子們對美的感受和體驗,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孩子們學會用心去感受和發現美,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讓美的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黃雪,李姍澤.甲骨文繪本:讓幼兒在審美游戲中啟迪心智[J].人民教育,2015(15):56-57.
[2]逯麗想.甲骨文與幼專美術課堂有效融合的實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3).
[3]崔艷妮,王一逸,宣嘉穎等.大班幼兒對甲骨文、簡體字與簡筆畫加工的眼動研究及其啟示[J].幼兒教育,2016(36):33-37,53.
[4]劉杰.裝置藝術在幼兒教育環境創設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