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鑫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0)
《桃花紅杏花白》是一首典型的山西民歌,簡潔輕快的旋律不絕于耳,許多著名演唱家都在舞臺上演唱它,從盧秀梅到張也,從陳俊華到殷秀梅、閻維文,著名的歌唱家傳唱它,深受演唱家們的喜愛?!短一t杏花白》既是音樂表演者在大型舞臺上演唱的曲目,也是民族音樂理論研究者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者關注的對象,以及音樂創作者熱衷運用的重要題材。歌唱家張也以其獨特的嗓音和動情的演唱,使人們對這首歌更為喜愛。后來王二妮原汁原味的原生態唱法又為這首歌曲增添光彩。
《桃花紅杏花白》作為一首典型的山西民歌,完美地體現了濃郁的山西風格,表達了一對戀人的尋覓追求、糾結思念。這首歌的原創作者是程計年先生,當年程計年先生趕牲靈馱煤為生,他自己在山上閑得無聊,唱歌的時候順口唱出了一曲《桃花紅杏花白》,1955年十六歲的劉改魚拜師程計年先生,程計年先生把《桃花紅杏花白》教給了她。當年,上小學六年級的劉改魚把《桃花紅杏花白》這首歌進行了加工改編,帶上了北京的舞臺,最終她的《桃花紅杏花白》獲得了當時最高的獎項“優秀節目獎”。
歌曲《桃花紅杏花白》共四段歌詞,是典型的“開花調”風格。因“開花調”歌詞的上句常以“xx開花”為起興,下句點題,因而當地人把這種形式的山歌統稱為“開花調”?!短一t杏花白》每段歌詞都會運用花來起興 ,歌詞中有“桃花”“杏花”“榆樹花”“鍋兒花”等,是一首極具地方風格的民間經典情歌。歌曲第一段“桃花來你就紅來杏花來你就白”,運用起興的手法將人生的青春之旅寓意于春暖花開的美好景象當中,桃花紅杏花白,滿山花開充滿了浪漫色彩;第二段“榆樹樹你就開花圪節節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寫出了戀人之間的試探、磨合和糾結;第三段“鍋兒你就開花下不上你就來,不想旁人光想你”上句煮飯想不起來下米,戀愛中走神的神態,生動地描寫了熱戀中人的癡迷與專注,由此引出了第四段的直白表露。
《桃花紅杏花白》自問世以來深受演唱家們的喜愛。2004年5月6日,歌王石占明把《桃花紅杏花白》收錄在自己的專輯中;2004年6月1日,殷秀梅和戴玉強的二重唱版本《桃花紅杏花白》,引起了音樂界的高度關注,兩個藝術家還把二重唱專輯的名字定為《桃花紅杏花白》。2002年,在張也的《民歌聯唱》專輯中,張也演唱的《桃花紅杏花白》受到眾多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學習者的關注和青睞。2015年,另一位青年演唱家王二妮演唱的《桃花紅杏花白》在當時掀起了一股“原生態”民族風,原汁原味的原生態唱法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位演唱家以其獨特的演唱風格為《桃花紅杏花白》增添色彩。
張也,中國女高音歌唱家,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她在專業的院校聲樂培訓中,學習繼承了老一輩著名歌唱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開拓,其豐富的演出經歷讓她掌握了更多的民族聲樂演唱技巧。她積極探索中國民族的唱法規律,發展自己音色甜美,處理細膩的演唱風格。她的演唱功力深厚,被譽為“在當代中國歌壇獨樹一幟”的歌唱家。張也演唱的《桃花紅杏花白》選自2002年發表的專輯《民歌聯唱》歌曲錄音版本。
張也在這首歌上的整體演唱松弛有度,在演唱處理方面注重細節的處理,擅長運用氣息,運用自己演唱功力和甜美的聲音,完美地演唱這首歌曲。張也演唱的版本速度1=66,時長三分零九秒,演唱速度中速,歌曲輕松的感覺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意猶未盡。
張也演唱第一段整體音色趨于清澈明亮,處理細膩。第一句“桃花花依舊紅來”中,演唱聲音輕弱、柔和,氣息平穩、有節制,沒有漸弱換氣處理,用氣比較平穩低弱,甜美的音色給人帶入滿山花開的浪漫情境中;第二句中,“白”在這首歌中不唱為“bai”而唱為“bei”,白字較扁,張也演唱時把大部分時值放在了閉口音上,加入了倚音演唱作為第一小段的結尾,呈現出歌曲旋律的柔和,展現歌詞的甜美。

譜例1
第二段中“山丹丹依舊開花,紅呀么紅艷艷”“歌曲中“花”字的字頭以“h”開始,字腹以“ua”做主干,張也演唱結束的字尾歸在“a”上;“艷”字結束的字尾歸在“an”,演唱者氣息把握有度,有強有弱,在字尾會加入自己獨特的轉音,增加了歌詞的甜美感。在第二句中,“呆”在這里不唱為“dai”而唱“dei”,呆字倚音的巧妙演唱,獨特的地方方言加上閉口音咬字演唱,給人以認真咬字的行腔印象。隨著歌曲情感的變化,張也的演唱力度也隨之變化,精確地表現了主人公看見愛人的羞澀和喜悅。張也的整段演唱完全按照原譜的旋律進行,因為受專業院校的影響,她沒有對歌曲進行太多的特色處理。她比較注重字與氣之間的關系,每個字的字頭、字尾的演唱非常有講究,講究字正腔圓。她的演唱在開口音與閉口音之間轉換,咬字清晰,特別注重字尾的咬字,收尾準確。歌曲演唱松弛有度,活潑與輕柔相結合,具有規范性和嚴謹性,整個歌曲的輕重緩和處理得很絕妙。
王二妮出生于陜西榆林,北京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2007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節目迅速走紅。王二妮以清亮婉轉的歌聲表達了陜北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被陜北人譽為“無冕之王”。她的音色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她原生態的演唱風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二妮演唱的《桃花紅杏花白》選自2015年發表的個人專輯《我從西邊來》歌曲錄音版本。
王二妮在演唱這首歌方面將豐富的口語與音樂內容結合起來,形成濃郁的地方色彩的唱腔,她會采用倚音,來加強唱腔的潤腔色彩,使作品更有靈性。在《桃花紅杏花白》這個作品中,王二妮唱法的換氣和氣息的調控也是她的一大亮點,她的“偷氣、歇氣”等,使聲音時而高亢嘹亮,時而低回婉轉、收放自如,王二妮加入的方言咬字特點使這首山西民歌更具有自己的韻味。而與張也不同的是,王二妮的咬字注重干凈利落,加入許多地方方言,把《桃花紅杏花白》這首山西民歌的感覺呈現得淋漓盡致。
王二妮是一位原生態的歌手,沒有受過專業的院校培訓,在歌曲的演唱咬字方面大多采用方言,歌曲第一段王二妮聲音高亢明亮,直接使人們感受到滿山花開的美好景色。她在演唱處理上用了大量的方言咬字,比如“就、白、山、呆”,“就”字在歌曲中咬字發音不是“jiu”而是“zou”;“白”字在這里唱作“bei”;“山”字唱為“san”;“呆”字唱作“dei。王二妮在歌唱的聲腔潤飾上也作了細節的處理,同時還使用了大量的裝飾音來使其民族色彩更加濃重。與原譜相比,王二妮在歌曲中加入了附點的突出演唱,就字特殊的咬字發音和加重就字的演唱,突出原生態的唱腔感覺。王二妮在歌曲處理中保留了山西方言,每個字都干凈清澈,直接把左權民歌的味道展現了出來。
第二段中,王二妮對個別字也作了特殊的處理,“爬山越嶺我尋你來”中,“我”唱作“俺”,她加入了陜北民歌的咬字方法,“呆”在這里不唱為“dai”而唱“dei”,她會對襯詞進行加重演唱,在演唱處理上呼吸的支力點、頭腔共鳴加強。
第三段中,“圪”和“枝”發音為“ge”“zi”,加重咬字力度,“下”字演唱為“ha”,拉長“a”音注重咬字字尾,開口音加上方言的咬字,突出歌詞的感情色彩。聲音由高亢明亮轉換到低回婉轉,使歌曲中小姑娘羞澀思念情人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
歌曲中間部分王二妮加入了抒情部分,在原有襯詞“啊個呀呀呆”上加入了“哎”,既保留了濃郁的山西民歌風味,又使作品增加了抒情性,王二妮在這部分延長處理上氣息穩定悠長、連貫、流暢、自然,豐富了歌曲情感。抒情部分表現了前面美好景象的感嘆,又起到了承接的作用(見譜例2)。

譜例2
第四段王二妮用輕柔,婉轉的聲音進行演唱,在感情上展現了小姑娘對愛情的向往和美好渴求,聲音均勻地托在氣息上,氣息深沉飽滿,演唱連貫。
結尾有漸弱處理,氣息拉寬使歌曲更具有藝術表現力,歌曲風格變得更加豐富。總的來說,王二妮的演唱氣息通暢飽和,聲音結實有力度,富有張力,演唱風格受地方的影響,民間韻味比較濃厚,在歌詞咬字方面具有地方特色,具有原生態的干凈、純粹,更加能體現《桃花紅杏花白》這首歌曲的地方民歌韻味(見譜例3)。

譜例3
本文通過對《桃花紅杏花白》這兩個演唱版本的對比分析研究,讓我們感受到了雖然題材相同但演唱者在演唱處理和表達方式上卻不同。也讓我們體會到了“學院派”和“原生態”在處理歌曲時的方法和風格演繹。通過這兩位歌唱家的演唱對比,無論是從個人音色、咬字吐字方面和聲腔、行腔方面,都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聲樂不分高低,每種演唱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無論是新興的原生態演唱還是被人們所認為的千人一面的學院派演唱,我們要學會融合貫通。通過對這首作品的不同演唱風格的深入對比分析,有助于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從而了解它的旋律變化所營造的不同氣氛,了解它所運用的各種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