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內 分泌科,廣東 惠州 516001)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為常見2型糖尿病并發癥,發病率達70%以上,嚴重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及壽限[1]。現階段,臨床治療DPN 尚無有效的根治手段,主要采用控制血糖、營養神經、抗氧化、改善循環、醛糖還原酶抑制劑等措施。硫辛酸為維生素B類化合物,可有效減輕氧化應激,促進自由基清除。同時,研究證實,同型半胱氨酸(HCY)、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參與糖尿病發生發展,是DPN重要危險因素[2]。本研究選取我院DPN患者120例,探究硫辛酸對血HCY及MCP-1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DPN患者12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60例。對照組女28例,男32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9.88±7.24)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5±0.93)年;觀察組女26例,男34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61.27±8.03)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4.41±1.06)年。2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 ⑴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相關診斷標準:明確糖尿病病史,出現神經病變,且踝反射、針刺痛覺、振動覺、壓力覺4項檢查中任意一項異常;⑵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承諾書。2.排除標準 ⑴糖尿病酮癥;⑵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⑶近期服用抗氧化藥物;⑷外周血管病變。
二、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飲食、運動等干預及血糖控制治療。1.對照組 采用甲鈷胺治療,0.5mg/次,口服,3次/d。2.觀察組 采用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甲鈷胺用法同對照組,硫辛酸600mg 加入250mL 生理鹽水,靜滴,1次/d。2組均連續治療3月。
三、觀察指標 1.療效。2.治療前后以神經病變主覺癥狀問卷(TSS)評估兩組癥狀程度,得分越低,癥狀越輕微。3.神經電生理指標:腓總神經與正中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CV),以美國CADWELL 肌電圖分析儀測定。4.2組治療前后血清HCY,MCP-1水平。
四、療效標準 癥狀基本消除,神經傳導升高>5m/s為顯效;癥狀改善,神經傳導升高,但≤5m/s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將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
五、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 統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一、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二、TSS評分 治療后觀察組TS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三、神經電生理指標 治療后觀察組腓總神經與正中神經SCV,MCV 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四、HCY,MCP-1 治療后觀察組血清HCY,MCP-1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討 論DPN 以肢體感覺障礙、跟腱與膝腱反射減弱、神經傳導速度減退、觸覺與溫覺減低為主要臨床表現,發病因素較多,主要在于高血糖狀態下,多元醇旁路激活,山梨醇、果糖等含量增多,聚集在血管壁,使血管腔變窄,纖維蛋白、血小板濃度增加,導致血管受阻,進而引起神經細胞鞘膜水腫、斷裂等病理變化[4]。甲鈷胺為DPN 常用治療藥物,可高濃度轉入神經細胞器,促進軸突重生及髓鞘生成,進而引起突觸傳遞作用恢復,并可加快神經纖維恢復,參與乙酰膽堿生物形成。研究認為,DPN是血管損傷、代謝紊亂、細胞因子異常、氧化應激、神經營養因子缺乏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5]。硫辛酸為丙酮酸脫氫酶輔助因子,是強效抗氧化劑,可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阻止蛋白質基化,促進自由基清除,提升神經鉀、鈉、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發揮血管內皮功能保護作用。研究報道,在常規營養神經、控制血糖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硫辛酸,可有效改善DPN患者氧化應激性與炎癥反應[6]。潘宇平等[7]研究顯示,硫辛酸、甲鈷胺聯合治療DPN患者,可促使磷脂酰膽堿合成,以修復受損髓鞘,改善神經傳導速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TSS評分低于對照組,腓總神經與正中神經SCV,MCV 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硫辛酸治療DPN患者,可改善臨床癥狀及神經電生理指標,療效顯著。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觀察組血清HCY,MCP-1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HCY為反應性血管損傷氨基酸,研究指出,其介導DPN 的血管損傷機制[8]。MCP-1為炎癥細胞因子,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CP-1水平升高引起慢性炎癥反應加重與血糖水平升高相互作用為DPN 重要病理機制[9]。上述結果顯示,硫辛酸可降低DPN患者HCY,MCP-1水平,可能為其改善臨床癥狀與神經電生理指標的重要機制。

表1 2組療效對比[n(%)]
表2 2組TSS評分對比(±s,分)

表2 2組TSS評分對比(±s,分)
組別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60 9.65±2.41 4.84±1.26 13.700 <0.001對照組 60 10.29±2.75 6.71±1.54 8.798 <0.001 t 1.103 7.280 P 0.272 <0.001

表3 2組免疫指標水平比較
表4 2組血清HCY,MCP-1水平對比(±s)

表4 2組血清HCY,MCP-1水平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
HCY(μmol/L)MCP-1(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16.94±3.76 12.25±2.41a 215.41±36.38 145.41±28.74a 1.521 5.354 0.979 4.527 0.131 <0.001 0.330 <0.001 18.06±4.29 14.83±2.85a 208.53±40.49 171.36±33.85a組別例數觀察組 60對照組 60 tP
綜上,硫辛酸治療DPN患者,可改善臨床癥狀及神經電生理指標,降低HCY,MCP-1水平,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