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宏 周欣奕 宮廣娟 賈 寧
職業院校教師經常面臨的一個尷尬是自己認真準備的授課內容,在課堂講授時卻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并不“感冒”,主要表現為對課程沒有興趣,教學活動參與度低。結果不僅是教師職業成就感很低,學生的學習獲得感也很低。學生學習動機不強的原因是復雜的,可能是教學內容不能夠與時俱進學生覺得學了沒有用,可能是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覺得上課沒意思,可能是課堂上學生得不到關注,也有可能是學生缺少機會表現自己。此外,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后的發展路徑還是以就業創業為主,職業院校教學內容與行業企業要求脫鉤也是導致學生覺得學習無用的主要原因。增強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目前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面臨的兩個主要挑戰。為解決掣肘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國家圍繞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職業院校也為適應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要求制定新時期發展戰略,紛紛將職業導向的實踐教學作為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關鍵環節,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列為學校發展的核心任務,將教學方法改革作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舉措。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們也在積極探索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校企合作的課程開發與教學組織模式。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以企業課堂的形式,在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本文總結了企業課堂這一實踐教學形式的典型特征,并運用MUSIC 學習動機模型分析了企業課堂所采取的多種行動導向教學法對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兩個方面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文章最后分析了企業課堂及其運用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對職業院校和專業教師提出的挑戰以及學校、專業教師應該采取的措施。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教育學院布萊特·瓊斯教授根據自己十余年的研究提出了MUSIC學習動機模型。MUSIC 是五個英文單詞Empowerment(授權)、Usefulness(有用)、Success(成功)、Interest(興趣)、Caring(關愛)的縮寫,旨在表明教師教學選擇激勵策略的原則。MUSIC 模型的工作原理是教師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瓊斯教授研究發現,如果教師的教學策略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授權在學習的某些方面做決策,能夠讓學生理解為什么他們所學的東西對他們的目標是有用的,能夠讓學生相信如果他們付出努力是能夠成功的,能夠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感興趣,能夠讓學生相信學習環境中還有其他人對他們的學習和個人是關心的,教師就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企業課堂在職業教育領域不算是一個新名詞,但相關的文獻卻很少對之進行定義,筆者試圖通過觀察研究本校企業課堂實踐對其進行定義。
企業課堂是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參與或理解企業生產運營活動為教學內容,以行動導向教學法為手段,體現“做中學”和“學中做”的一種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組織形式。企業課堂的學習場所可以設在企業,也可以設在學校的工作室或實訓室,或者是企業和學校兩個場所的交替與協作。也就是說,企業課堂既可以是在企業進行的實踐教學,也可以是在學校進行的“模擬企業”實踐教學。企業課堂突出的是其職業性和實踐性,其典型特征包括:一是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以及校企雙方在教學組織過程中的深度協作;二是學習的環境是企業真實的生產經營環境或在學校里模擬的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三是授課的教師是“雙師型”的教師團隊,包括企業的專家師傅和學校懂理論會實操的專業教師;四是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勝任職業或崗位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五是學習的內容是基于企業真實的工作項目或任務,可以是按照客戶訂單要求生產加工某種零部件或者根據合同交付某種產品或服務;六是按照工作過程或生產流程來確定學習的順序;七是教學設計與實施體現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八是學習成果的形式是可以交付的產品、設計方案、技術解決方案或者學生關于企業認知的調研報告和專業實踐報告;九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融合企業第三方評價,體現行業技術標準和企業績效考核標準。
在職業教育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實際工作的教學方法,是以活動為導向、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一系列的任務來實現教學目標。這里介紹職業院校企業課堂目前比較常用的、體現職業導向的四種行動導向教學法,包括企業參觀調研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專業實踐報告教學法和企業工作室教學法。
企業參觀調研是了解企業運營實際情況的一種教學活動。企業參觀調研是以職業為導向,更多集中在工作或業務范圍的某一方面。調研的目的是系統化地采集有關信息,如了解企業各部門的信息或者企業經營能力,并通過有組織的學習過程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參觀時企業方一般會進行自我介紹,不同參觀者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問題了解相關細節。多渠道的信息、不同層面的不同感知印象,為學生勾畫出對企業結構的整體印象。帶有調研目的的企業參觀能使學生跳出學校的專業理論知識,近距離接觸企業的內部關系、主要技術、儀器和設施設備,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理論知識。
項目教學法的教學任務以實際活動為導向,學生積極參與到計劃和執行過程中,力求擴大學生職業和生活的經驗與眼界。項目教學法的關鍵特征是跨領域、全面性和以行動為導向。在職業教育教學中,項目教學法對學生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想獲得全面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將問題置于經濟、技術、生態和社會等多視角下進行研究。項目學習要求學校和企業共同協作,加強教學與實踐的緊密聯系,避免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問題。
專業實踐報告教學法的特點是接近專業領域和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要求學生將他們在企業的工作內容、觀察內容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并在課堂上呈現。學生要觀察工作過程中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并記錄,再將他們的理解以專業演講的形式向大家匯報。專業實踐報告超越專業內容,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包括專業溝通方面的能力。
企業工作室教學法是一種模擬企業的教學法,教學根據企業項目的具體內容和任務的提交時間來確定人員數量和執行周期,7 天一周期的小項目較多,隨接隨執行。學生在工作室中學習,根據具體情況有些學生也會直接入駐企業進行學習。在該教學法中,學生通過對真實工作過程和業務流程的思考與實踐,能夠將技術、經濟、生態、法律等各方面因素聯系起來,因此這是一個跨學科的整體性的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獲得工作過程知識和關鍵能力,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等。
需要指出的是,企業課堂會用到多種教學方法,既包括行動導向教學法,又包括非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是教學內容,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組合。那職業院校教師如何設計和選擇那些既能夠體現職業導向又能夠提高學習動機的教學方法呢?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建筑工程管理學院的企業課堂是將整個建筑室內設計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培訓都在合作企業進行,而旅游藝術學院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則是在校內成立“藝樹設計工作室”承接校內外設計項目。目前,兩個專業分別在企業和學校兩個不同的學習場所探索企業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下頁表1所示)。

表1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企業課堂案例
從上頁表1 可以看出,企業課堂的實施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條件,比如學校與企業市場化合作的制度與機制保障、學校“雙師型”教師與企業導師共同組成的教學團隊、具有實踐教學場地設備設施條件的教學場所、對應工作領域的職業導向課程、與行業企業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學習內容、以行動導向為主的教學方法。
企業課堂行動教學法在增加教育教學職業性、激勵學習動機方面如何發生作用?筆者試圖用MUSIC 學習動機理論來解釋這些教學策略在授權、有用性、成功性、興趣、關愛五個方面是如何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參與度的。
根據MUSIC 學習動機模型的授權原則,教師如果在學習課程方面讓學生有一定的控制權,允許學生對所做的事情有一定的選擇權和靈活性,那么學生會從心理上獲得一種掌控事情的滿足感,進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比如“藝樹設計工作室”承接了校內外設計項目之后,指導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制訂項目實施方案,然后根據任務分工,授權學生直接與客戶溝通,進行作品設計,采購所需材料與工具,協同其他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委托代工廠加工樣品與成品,向客戶交付產品或作品,結算貨款或費用,整理項目檔案等。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對工作過程的諸多環節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和靈活性。這種授權使學生能夠更具責任感,更好地呈現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工作業績。
人們更愿意參與他們認為對其未來發展有用的活動。企業課堂實施的項目或任務應與學生的生活及未來從事這個領域的工作密切相關。案例1 中,企業教師在“建筑裝飾構造及施工”課程中以墻面、地面、頂棚的構造與施工工藝、地板快裝、墻面軟包、吊頂安裝、燈槽構造安裝、混凝土基層硬包等作為教學內容,這些內容與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學生未來的就業、職業發展甚至個人生活高度相關,是非常實用的。不僅如此,企業課堂選用的教學方法,無論是行動導向的項目教學法、專業實踐報告教學法,還是非行動導向的案例研究法、訪談法,學生在職場乃至在生活中也用得上。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本身也是有用性的體現,因為方法能力是高級別的能力,是通用的、可以遷移的能力。
成功與成就感對學生非常重要,因為當人們取得成功時經常會感覺自己是很有能力的,會更加自信。因此,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取成功會激勵他們更多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效果。企業課堂運用企業參觀調研和專業實踐報告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團隊中報告自己的工作過程、所思所想,項目教學法、裝配任務實施法讓學生有機會設計、制作、展示自己的作品,甚至還有機會將自己的作品轉化成產品,在市場上獲得經濟回報。案例2 中,教師授權學生與企業客戶或校內客戶對接業務需求,制訂項目實施方案,組織設計與制作工作,學生最終會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在各種活動場合,被客戶采用,還很有可能獲得客戶和教師的贊揚。無論是項目實施過程還是項目的最終成果展示,都會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會激勵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活動中去,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以期實現自己更大的價值。
學生興趣可以分為個人興趣和情境興趣。個人興趣是個人珍視的話題,是長期興趣;情境興趣由環境激發,隨不同條件而變化。根據MUSIC 動機模型,教師有機會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改進學習效果。案例1 中,教師采用企業參觀調研等行動導向教學法,帶領學生轉戰建材生產車間、建筑設計公司、裝飾工程公司、裝配現場、酒店施工現場等不同場景,讓他們看到不同工作場所的環境變化,應用不同的工具與材料、技術與流程,體驗不同的作品或產品呈現形式。相比于學校普通教室的情境設置,企業課堂場景的變化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真實或模擬的企業工作環境中,學生也可能發現自己的個人興趣,實現個人興趣與情境興趣的雙提升,進而更愿意參與學習活動。
基于MUSIC 動機模型的關愛原則,企業課堂行動導向教學法經常會采用小組的形式分工協作,在合作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同伴的關注、尊重、贊賞,在項目實施或者技術操作過程中也能夠得到校企兩方面教師較好的輔導與支持。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在學習環境中有人對他們的學習以及個人是關心的,因此會有更好的心情參與學習活動。案例2 中,工作室團隊的成員既是師生,又是同事;既是同學,又是戰友;既能分工協作,又能團結互助,能夠激勵個體成長和團體共同進步。
企業課堂所采取的綜合教學方法,尤其是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在授權學生、增強學習內容和方法的有用性、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創建令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學習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及個人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激勵學生更多地參與職業導向的課程學習和方法學習。當然,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不一定能同時滿足以上五個激勵學習的原則,但是教師通過不斷地設計并試驗,用MUSIC 學習動機模型評估不同學習策略的效果,進而找出改進的領域,就能選出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盡管企業課堂及其應用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有諸多的好處,但相比于學校的一般性教學,企業課堂實施的風險、成本對校企合作關系、師資隊伍能力素質要求以及對學校的教務管理、教學質量管控都提出了新的挑戰,這需要院校、企業和教師等相關部門從不同層面加以研究和應對。
企業課堂是基于企業真實生產運營環境開展的,會涉及生產安全問題,師生錯誤操作可能會帶來意外傷害事故,教學風險比較大。學校以及企業要制定完整的意外傷害事故等突發事件處理預案,為學生實習實訓辦理有關保險。
企業課堂無論是設在企業還是設在學校,都是基于真實生產運營環境開展的,需要企業或學校投入場地、儀器、設備、工具,生產過程中可能還需要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裝置,因此相應的購置費用、設備折舊費用較高。同時對參與教學的企業專家、師傅需要支付相應的勞務費用報酬,還要為學生支付保險費;如果實習實訓教學是在距離學校較遠的企業進行,還涉及交通費用等。因此,企業課堂的教學成本相比于開展理論教學的成本要高出很多。這就需要學校對自建模擬企業生產經營的實訓室、工作室的成本與將學生送到企業去學習的成本進行分別評估,同時還要考慮學校自身組織實踐教學的師資條件和管理能力。學校要根據專業的資源條件權衡什么時候在校內開展生產性實訓,又需要將哪些課程或項目的實訓放到企業去開展。此外,可以激勵合作企業為訂單式人才培養加大投入力度,分擔學校的教學成本。
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需要建立正式、穩固的合作關系,能夠就合作的事項從人員、場地設備、項目實施與評價、資金支付、各自承擔的責任義務等方面做好對實踐教學的全面保障。這既需要專業負責人與企業進行人才培養和課程實施的技術磋商,又需要學校從法律層面做好合作協議的制度安排。學校在履行協議的過程中,要做好項目實施及教學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目前總體來說,職業院校大部分專業教師的企業實踐經驗和實踐教學能力尚不足以支撐企業課堂的教育及培訓任務。同時,企業委派的“導師”具有豐富的企業生產經營知識和經驗,但在教育教學的理論方面缺少教學整體設計的概念和教學方法系統設計的思考。綜合目前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的現實條件,職業院校要想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需要考慮建立企業人員和學校教師相結合的“雙師”結構的師資隊伍。同時,需要培養自己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大力推進學校專業教師企業實踐,使其能夠勝任企業生產經營崗位;鼓勵教師獲取行業企業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能證書;鼓勵教師主動對接企業,用自身的專業能力服務企業技術技能積累、產品研發、戰略規劃與管理咨詢等項目,與企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關系。就校內專業教師而言,要重點培訓其教學團隊分工協作開展職業導向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
從教學設計與教務管理的角度來講,職業院校專業負責人在帶領團隊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要對職業教育實踐課程、課程的實踐環節做好系統規劃,細化每一門實踐課程,制訂詳細的課程實施方案,明確實踐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教務管理、質量督導、人事部門需要結合企業課堂的教學特征對相關教學規范、教學質量管控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工作量考量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創新性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