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雪梅 張金芳
小學英語以一個單元或一個話題為學習周期,有時也可以根據(jù)知識的系統(tǒng)性,對教材進行合理整合,將幾個單元整合為一個學習周期。學生在一個知識周期中進行學習時,周期學習單便是其預學、導學、延學的支架,也是教師進行學情分析和教學評價的有效依據(jù)。
設計小學英語周期學習單時,教師須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語言學習輸入與輸出規(guī)律,通過層層深入、步步進階的挑戰(zhàn)性任務,幫學生完成挑戰(zhàn)性學習。總的來說,英語周期學習單具有以下特點:
1.適時性。作為一種學習支架,英語周期學習單致力于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資源、方法、程序等。其可用于不同的課型,并貫穿于每一課時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從而適時地為學生的英語挑戰(zhàn)性學習服務。
2.適切性。在設計周期學習單時,教師要充分考慮語言輸入和輸出兩個層面,并用大量的輸入和適量的輸出,讓學生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進行消化、吸收。英語周期學習單強調“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把握語言輸入的寬度、廣度、深度,從而讓周期學習單適合不同水平的學生。
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需要從母語語境過渡到英語語境,而周期學習單不僅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這樣的過渡,還能打開學生的思維。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Story time)的教學為例,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和新授內容,教師在周期學習單中設計了如下預習內容:根據(jù)下面的圖片,寫出自己想到的內容,盡量用英文表達。

以上任務旨在讓學生熟悉英語語境,啟迪學生思維,并為新內容學習提供資源支架。根據(jù)圖片內容,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寫出不同的答案。基礎好、知識面廣的學生寫:Christmas、tree、Christmas Day、presents、Father Christmas、Christmas cards、stocking……基礎薄弱的學生寫:tree、green、star、nice、Christmas……這樣的任務對所有學生都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學生需要打開思維,調動自己對Christmas 這一主題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學生完成了周期學習單,也就為自己建構了關于Christmas 的知識庫。
學完Story time 后,通過Fun time、Grammar time 等課時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專項訓練。教師可通過一系列進階式的挑戰(zhàn)性任務,幫助學生會想、會問、會說,從而實現(xiàn)拓展和提高的目的。
(1)思維導圖促提升。在練習課上,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新授課中出現(xiàn)的重點知識與已有知識經驗進行關聯(lián)、拓展和整合。如Unit 8 At Christmas 一課,從Story time到Fun time、Grammar time,都有一個共同的內容:First、next、then、finally。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此為內容繪制思維導圖。由于這幾個詞存在一定的時間順序,所以筆者給出了時間軸供學生參考(見圖1)。

(圖1)
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用這四個詞說出Story time 中Mike圣誕節(jié)前后的活動,并將關鍵詞寫在時間軸旁邊的空白處。然后討論Grammar time 中的話題What do you do at Christmas?并用這四個詞說一說圣誕節(jié)活動,同時完成書中的填空,這是對這一知識的運用。在此基礎上,開展制作Christmas card 活動,學生先用這四個詞把制作的先后順序表達出來,再動手做,這是對知識的拓展。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自由發(fā)揮。學生選擇一項任務(制作水果沙拉、裝飾圣誕樹、打掃衛(wèi)生等),然后用First、next、then、finally 說一說完成任務的步驟。這 一 系 列 任 務 都 緊 緊 圍 繞First、next、then、finally 四個詞展開,且且層層遞進、步步進階,是學生英語挑戰(zhàn)性學習的重要體現(xiàn)。
(2)問題探索促提升。在課堂教學中,問的主動權在誰手里,往往誰就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借助周期學習單把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第二課時的教學為例,學生先通過討論回顧課文內容,然后自己在小組中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問答。這個環(huán)節(jié)既能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更能發(fā)展學生的提問能力并操練提問的句型。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書,這可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做準備。接著,教師帶領學生從課文中走出來,回到現(xiàn)實中,圍繞At weekends 這一話題,用問題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When do you...?Where do you go at weekends?等對同桌的周末活動進行調查。學生有了第一個活動學習的基礎,此時就可以提出類似的問題,從而獲取同桌周末活動的信息。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小組活動,通過轉換人稱,用What does... do at weekends? When does he...?Where does he go at weekends?提問。這能讓學生對第三人稱單數(shù)的知識進行鞏固和運用,并知道如何運用提問的方式獲取信息。在提問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對問題的內容進行思考,對問題中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對別人的回答進行整理,這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實踐探索創(chuàng)挑戰(zhàn):綜合板塊的周期學習單。
譯林版《英語》綜合板塊的學習重在對本單元知識的運用和拓展,旨在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這一板塊時,教師可以借助周期學習單,給學生布置挑戰(zhàn)性任務,從而讓學生實現(xiàn)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仍以Unit 8 At Christmas 的教學為例,在學習完這個單元后,學生已經對圣誕節(jié)的知識和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生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完全可以用英語表達對該話題的所思所想。因此,在本單元周期學習單的最后,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挑戰(zhàn)性任務:以My dream Christmas為主題,寫一寫自己理想中的圣誕節(jié)。題目中加上dream一詞,能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可以讓學生的表達更加豐富。語言水平高的學生可以運用教材中學到的或者自學的句型、詞匯進行寫作;語言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有了教材中幾個板塊作為模板,也能寫出想象中的圣誕節(jié)活動場景,這樣的過程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輸出,對于他們來說同樣具有挑戰(zhàn)性。周期學習單讓學生該單元的學習完成了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能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小學英語周期學習單是學生進行挑戰(zhàn)性學習的有力支架。教師在運用周期學習單時,應做到基于學生需要并恰到好處地用于關鍵之處,從而讓其助力學生的英語學習,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