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敏
內容摘要:網絡流行語是語言大眾化的產物,和社會語用密不可分。本文闡釋了網絡流行語的含義并分析了2018年網絡流行語的構造特點,并以2018年網絡流行語為例探討了社會因素對網絡流行語的影響,即網絡空間的虛擬性與網絡語言的應用主體對網絡流行語的生成和傳播的作用。最后提出,我們看待網絡流行語應該保持客觀理智的態度,既要看到其幽默風趣的優點,也要注意其表達不規范、影響交流的缺點。
關鍵詞:網絡流行語 社會因素 社會影響
獨特的網絡語言是在網絡時代快速發展的基礎上而形成的,并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著或好或壞的影響,尤其是2018年發生的網絡熱搜事件更是催生了許多網絡流行語。社會因素對網絡流行語的發展、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網絡流行語的廣泛傳播是依托在網絡平臺的多樣性和網絡空間的虛擬性上的,且具有強烈的時代文化氣息,并有著簡明形象、喜感詼諧的語言特點和標新立異的語言風格,也因此獲得了大眾的接受和喜愛。本文從社會因素視角分析對網絡流行語的影響,進而使人們能辯證的看待網絡語言,并積極引導人們規范的使用,盡量減少其負面影響。
一.網絡流行語的含義及構造特點
1.含義
網絡流行語,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在網絡上流行的語言,也就是網民間交流的一種表達方式。關于網絡流行語其實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概念,網絡流行語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一定時段內主要在網絡領域被網民自發使用的、最活躍的、具有發酵功能和特殊意義的并往往對社會現實產生影響的語言符號。”[1]
2.構造特點
概括說來,2018年網絡流行語可以分為:老詞新意型、諧音型、縮略詞型、固定語句和社會熱點中產生的詞語等基本類型。
(1)老詞新意型
老詞新意型指的是漢語中原本有的詞在網絡使用中產生了新的含義。2018年網絡流行語中的“錦鯉”、“店小二”、“官宣”、“巨嬰”都屬于“老詞新意”這一表現形式。“錦鯉”原本是一種觀賞魚的名稱,而在2018年網絡流行語中“錦鯉”一詞開始泛指那些在小概率事件中運氣極佳的人,成為好運、幸運的象征。“店小二”則用來代替那些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為企業盡力服務的政府部門及領導干部。“官宣”原意是指“官方宣布”,但在網絡中各大官方機構及網友都效仿“官宣”,以宣布自己的消息。而“巨嬰”則是指一個年齡已經成年的人,但其心理年齡卻仍然停留在嬰兒期。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只要權利,不盡義務,很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態,產生過激的非理性行為,甚至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2)諧音型
諧音通過對漢語或數字發音不同的解讀,而表達一種新的含義,網絡流行語的趣味性也與此種造詞手法相關。主要的表現方式有數字諧音,中文諧音,英語諧音,混合諧音四種。2018年網絡流行語“skr”、“沖鴨”都屬于諧音這一表現形式。“skr”原本只出現在說唱音樂里,相當于說唱音樂中的一個語氣助詞,只因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被頻繁提及迅速走紅網絡,引申為“你非常認可某個人或某件事”;也由于它的發音和“si ge”接近,網友們常常拿來自由組詞,如:笑skr人,skr而止。“沖鴨”則是“沖呀”的諧音,使其更具有趣味性。
(3)縮略詞型
2018年網絡流行詞中,“C位”“杠精”屬于縮略詞的形式。“C位”原本出現在選秀節目中以中心位置出道的藝人,之后迅速走紅網絡代表“某個活動中的核心人物”。而“杠精”則是指“抬杠成精的人”,這類人熱愛抬杠,熱衷反駁別人以顯示自己,“杠精”一詞能夠入選十大流行語也是人們對這種人、這種行為的反感所導致的結果,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4)固定語句
這種表型形式較為特殊,“確認過眼神”和“燃燒我的卡路里”屬于這種表現形式,這兩個語句原本屬于歌詞當中的一句,卻都意外走紅網絡成為網絡神句成為2018年度網絡流行語。
(5)社會熱點中產生的詞語
這種類型的網絡流行語源于公眾對2018年熱點現象關注而產生的,社會熱點中產生的流行語是一種民意的表達,顯示了當今民眾政治參與程度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比如2018年網絡流行語中的“命運共同體”“教科書式”,都表明公眾對當下社會熱點的關注。
二.社會因素的影響
網絡流行語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是由眾網友在漢語基礎上對熱門事件的提煉而生成的一種特殊的語言變體。這也表明了網絡本身的發展會對網絡流行語的發展產生很大程度的牽制作用。網絡這一外部環境是網絡語言生成的先決條件,而網絡流行語的使用者即網民則是創造并實際應用這種語言的主體。因此,2018年網絡流行語的形成及其變異特點也源于這二者之間的關系。
(一)網絡空間的虛擬性
網絡環境的這一特性使得網民之間的交流基本是匿名進行的。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網民通過網絡與他人交流,他們可以沒有身份的顧忌,隨著心情的變化任意使用獨特、新奇的語言抒發情感、表達自我。一方面,網絡空間的虛擬性和網絡交往的平等性提高了人們的創新創造的能力,從而增加了網絡流行語的新穎奇特性,比如“皮一下”、“土味情話”等。另一方面,雖然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不會受到嚴格的監管和約束,但是使用網絡流行語的主體和語境是現實的,一些像“大豬蹄子”、“懟”等這樣的詞就會破壞語言環境的純凈。
(二)網民年輕化、高學歷化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底,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了55.8%,中國網民人數更是多達7.72億人。從年齡結構看,網絡主體主要集中在年輕一代人,其中10至19歲的人群占比19.6%,20至29歲的網民接近30%, 30至39歲為23.5%,也就是說10至39歲的年輕網民占總體人數73%。另外,從學歷上看, 網民學歷小學及以下學歷的人群僅為16%;而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群為46.2%。從以上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我國網民群體日趨年輕化,并且文化程度較高,而具有這一特點的網絡主體更容易創造出新穎奇特的網絡流行語以彰顯他們張揚的個性和超強的創新性,如用“佛系”、 “確認過眼神”、“燃燒我的卡路里”來代表年輕人的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三)語言應用主體的心理因素
從古至今,漢語言的應用都存在許多語法規則和約定俗成的規定,句式上也較繁瑣且乏味,而網絡流行語卻表現的更生動有趣。由于網絡溝通的隨意性,網友之間為了能夠快速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追求文字的精確性,通常會利用一些諧音、簡稱或者各種各樣簡單的表情符號。久而久之,這種充滿便利性和趣味性的網絡溝通用語就有了自己完善的語言體系,也對傳統語言的刻板繁瑣產生了沖擊,例如2018網絡流行語中出現的“skr”、“C位”等中英文混合式的詞語和一些表情符號,簡潔卻也略顯隨意。
人與人溝通時,都希望能以最簡單的話語向對方清晰地傳遞自己意思,而且更愿意選擇能夠抒發自己感情的表達方式。這種的表達既能讓對方快速理解自己,又能滿足說話者的心理需求,使溝通變得更加簡單與便捷,這也是語言應用心理的具體外化的表現。而在人們的交際中也證明了,越是簡明生動的語言越是容易被人們所接受。比如“佛系”“燃燒我的卡路里”“醬紫”“官宣”等網絡流行語的使用不僅能清晰生動地表達意義,而且提升了溝通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語言體系。
(四)社會外界因素
1.網絡技術的發展
21世紀以來,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推動了互聯網平臺的廣泛普及。這也為網絡流行語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條件,各種各樣網絡APP的推廣和媒體事件的發生與快速傳播更是給網絡流行語帶來了新的契機。網絡技術在發展,但網民使用這項技術的水平是不平衡的,尤其是當多數人在網絡中同時對一件事表達想法時,有些人的打字速度較慢,這時他們就會使用輸入法聯想推薦的詞匯來代替他們原本要輸入的字,這也促使其形成了獨特的網絡語言體系。
2.言論自由的最大化
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人們的言論自由得到了最大化體現,網民們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這種自由、隨意的溝通環境最大化地激發著人們創造網絡流行語的潛能,如“官宣”一詞本是官方用語,現在卻多用于個人宣布消息。
(五)個人群體內部因素
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讓更多的人越來越追求個性、崇尚創新,更加注重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且不愿被繁瑣的語言形式所束縛,所以簡潔高效、生動幽默的網絡流行語更容易得到青睞,這也是2018網絡流行語中用簡單的英文字母、表情符號代替漢字語言的主要原因。
三.結語
網絡流行語是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體現了特有的時代文化特點,利弊并存。我們在接受、使用網絡流行語的過程中也要保持高度理智,保證其趣味性新穎性存在的同時,也要使其更加嚴謹,更符合社會文化要求。而對于那些偏離社會主航線和蘊含著不良信息的網絡語言,我們也要加大網絡監管,確保語言體系不斷豐富的同時,也朝向正確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仕勇.網絡流行語概念及特征辨析[J].探索,2014(4):186-192.
(作者單位:新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