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潤
一個剛大學畢業的80后黃毛丫頭,不懂種植,不懂養殖,被一名農婦背著孩子在工地干活的情景觸動,回鄉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和村民的冷嘲熱諷,她硬是闖出一條路子,成為全國脫貧攻堅的青春榜樣。
義無反顧回鄉當村官——城里少個大學生沒什么,但農村多個大學生就會多一份希望
2020年4月30日,安徽省定遠縣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王萌萌和鎮林業站技術人員一道,在一片薄殼山核桃地里指導村民郭凌波套種大豆、西瓜。王萌萌說:“受疫情影響,此前一些在外打工的農民想留在家鄉發展,我從大年三十就趕到村里,一邊忙疫情防控,一邊幫村民找發展新路子。”
王萌萌1988年10月出生在安徽定遠。2013年5月,即將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的她,每天忙著論文答辯、投簡歷、找工作,想在省城找一份跟自己所學的法律專業相關的工作。
那段時間,校園里有一個施工項目,工地上一名農婦吸引了王萌萌的目光。她每天路過工地,那名農婦都是滿頭大汗,不是背著小孩在干活,就是抱著孩子在樹蔭下休息。連續多天后,王萌萌忍不住上前問道:“大姐,你為什么不在家里工作,帶著孩子還要出來呢?”“家里就兩畝地,養活不了一家人。我們沒本錢、沒技術,只能干這個。”大姐的話讓王萌萌陷入了深思:如果大姐的家鄉有企業,有基地,她是不是就可以在家門口就業了?是不是就不用帶著年幼的孩子在外討生活了呢?
“城里少個大學生沒什么,但農村多個大學生就會多一份希望。”找到方向后,王萌萌決定報考老家的大學生村官。父母聽了女兒的決定后堅決反對:“我們這些年把你從農村送出去,讓你上重點大學,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讓你在城市扎根,過上好點兒的生活嗎?你倒好,要跑回農村來,這算啥呢?”被父親一頓訓斥,王萌萌仍沒有放棄,她一邊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一邊準備面試。一個月后,她被選為定遠縣吳圩鎮西孔村黨總支書記助理。
父母為此與王萌萌僵持了半年,最終愛女心切,還是妥協了。
可讓王萌萌沒想到的是,她剛去村里報到,就引來了村民的一片質疑:“村里來了個新領導,還是個小姑娘,嫩嫩的,行嗎?”“十有八九是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來農村鍍下金,蹲個一兩年肯定是要走的。”鑒于此,大家對她很冷淡。
彼時,西孔村發展落后,村民收入微薄且思想落后。村里沒水泥路,碰上雨天道路泥濘不堪;農戶用的是旱廁,喝的是井水;一些群眾生活貧困,不少住房四處漏雨;村兩委渙散,群眾上訪事件頻發,是全縣出了名的后進村。
村民的質疑和殘酷的現實,雖然讓王萌萌既吃驚又委屈,但她不想當逃兵,于是靜心到田間地頭探查,發現這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毗鄰高速公路,很利于發展現代觀光農業。誰知,當她興奮地提出這一想法時,村里卻炸了鍋:“一個剛畢業的小丫頭要拿我們耕種多年的土地搞什么觀光農業,簡直異想天開!”人們搖頭嘆息,都不信任她。
王萌萌在村里找不到人傾訴,只能一個人躲起來哭鼻子。哭過之后,她暗暗咬牙,打算創辦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先建起一個草莓園,用事實說活。
學習技術感動農戶——你這娃還真有一股子鉆勁,原先我怕你吃不了苦,現在看來你是鐵了心要學這門技術,我不會保守那么點小秘密
王萌萌聽說合肥長豐縣朱巷有一個農戶,有著十幾年種植草莓的經驗,專程前去請教。可那位農戶聽她說是來學習技術的,果斷回絕:“姑娘,你找錯人了,這里沒有什么可學的。”王萌萌不甘心,第二天一大早又趕了過去:“大爺,我是真心想拜您為師,學點知識回去種草莓幫助鄉親們共同致富。”看王萌萌態度誠懇,老人被打動了:“你這娃還真有一股子鉆勁,原先我怕你吃不了苦,才攆你走,現在看來你是鐵了心要學這門技術。我都60多歲的人了,什么都看得明白,不會保守那么點小秘密。”
就這樣,王萌萌硬是攻下了種植草莓的技術難關。
2013年8月,經過一個多月的忙碌,選基地、建大棚,選種、栽植,王萌萌的“皖圩草莓園”終于建成。可草莓苗種上一個星期后,每天都有枯死的。僅半個月,從杭州運回的草莓苗死了一半,10多萬元錢打了水漂。王萌萌急得直跺腳,趕緊請來縣農技站的專家現場指導,又讓有栽種經驗的朋友幫忙,她再赴浙江買草莓苗,進行補種。
當年12月底,紅彤彤亮晶晶的草莓正式上市,王萌萌喜上眉梢——她掘到了“第一桶金”。次年5月,王萌萌又出一招,在草莓園對面種植大棚西瓜。可由于田地里農藥殘留的原因,西瓜種下2周后仍不能發芽。
王萌萌不死心,抓住適時種西瓜的最后機會,在露天發展百余畝拱棚西瓜。結果由于西瓜種得比較晚,瓜長得不夠大,合肥等地的水果店老板都不要這樣的西瓜。王萌萌又轉變思路,組織七八輛農用車走村串戶,沿途叫賣:“西瓜新鮮、瓤甜、皮薄,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了。”
后來,合肥、南京、上海客商了解到王萌萌的情況后,紛紛上門訂購,很快把西瓜搶購一空。當地農民因此編了一句廣告詞:王萌萌的西瓜——缺貨。由于西瓜確實好吃,2015年春節剛過,王萌萌的生意就來了——南京的老客戶打電話預約:“王萌萌,今年你種的西瓜我全包了。”
有了種植草莓、西瓜的實踐后,王萌萌牽頭成立了“吳圩鎮皖圩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當年就吸納社員135人就業,帶動周邊種植草莓、蔬菜等100余畝,年創利潤300多萬元,戶均增收2000余元,使40多戶貧困戶脫貧。
帶領鄉親致富——全村15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西孔村一躍成為滁州市產業興旺、村風文明、村貌一新的明星村
2015年2月,王萌萌被正式任命為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西孔村是個有著596戶、2800多人口的大村。由于發展落后,全村貧困戶有153戶。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成了王萌萌的頭等大事。
草莓園建成后,西孔村咀楊組的孔兆火將家里的田地全部流轉給了草莓園,并長期在園里打工。只要算起收入,孔兆火就喜不自禁:“我家流轉了18畝土地,每畝流轉費用670元,一年就是1.2萬多元;我在草莓園打工,一年還有4萬元的工資。原本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還清的貸款,現在都還得差不多了。”多年在外打工的吳遠虎一心掛念著家里多病的老母親,可苦于返鄉后沒有就業機會。2016年春節,吳遠虎回老家過年,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到草莓園應聘。王萌萌了解吳元虎的情況后,爽快地聘用了他。吳遠虎卻搓著手表現出了擔心:“我沒什么技術,到草莓園能做什么呢?”“別擔心,我這里正好缺農機手,你來上班,我可以培訓你。”如今,吳遠虎已經成了一名熟練的農機手。村民小泉過去是出名的困難戶,成了家卻沒有立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讓他一直憂心忡忡。后來,他流轉25畝土地從事稻田養蝦,如今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17年5月,王萌萌與當地人社局聯系,創立了定遠縣第一個扶貧就業驛站。在扶貧驛站就業的村民,每個月可領到2500元的工資,額外還有550元的補貼,此外還可以免費參加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的培訓。
2018年,王萌萌在西孔村發展起種養循環經濟產業園,養殖生豬,種葡萄、草莓等,不僅讓參與種植養殖的100多戶貧困戶戶均年收入達到3萬余元,每年還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全村15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們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也不能落下。在王萌萌和村兩委的努力下,村里4公里主干道和近12公里的次干道全部進行硬化,并安裝了路燈。村里還建了公廁,搞起了1200平方米的村文化禮堂。西孔村一躍成了滁州市產業興旺、村風文明、村貌一新的明星村。2019年11月,西孔村榮獲安徽省省級文明村稱號。
2018年1月,王萌萌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成為安徽省最年輕的全國人大代表。2019年5月,她榮獲“全國脫貧攻堅青春榜樣”稱號。下一步,王萌萌將目光鎖定在已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和農業科技上:“借助大數據、電商和科技力量,打造農產品品牌,再通過淘寶直播等新的銷售模式賣到城市餐桌,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讓農民早日過上美好生活!”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