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若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與蔡英文圍繞兩岸關系隔空交戰數日。面對綠營組團圍攻,他26日再度提醒蔡英文“若堅持承受第一波攻擊,會給臺灣帶來很大的戰禍”。
馬英九26日上午出席活動時稱,幾天下來大家應該都很了解,“首戰即終戰”的說法是臺“國防部”智庫提出來的報告,他引用的目的在于提醒當局,因為此前蔡英文曾表示“臺灣在遭受第一波攻擊后會承受,然后再向國際求救”,而這是很危險的做法,因為到時候可能沒時間求救了。馬英九稱,蔡英文照這樣下去的話會給臺灣帶來很大戰禍,“就算是第一波攻擊都可能造成生靈涂炭、萬民受害,身為總統千萬不能夠拿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開玩笑”。
此前馬英九在10日引用相關資料稱,解放軍攻臺“首戰即終戰”,臺灣沒有機會等美軍馳援,借此呼吁蔡英文不該告訴民眾“臺海發生戰事可以撐幾天”,而是如何讓戰爭不發生。隨后他又在一個研討會上批評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是選擇錯誤的路線,輕率把臺灣推到戰爭邊緣。蔡英文回應稱,在臺灣內部尋找敵人沒有意義。馬英九則炮火猛烈地繼續回擊道,“蔡政府以國安五法及反滲透法限縮人民自由,才是動用國家機器在內部尋找敵人,怎好意思大言不慚地顛倒黑白?”《聯合報》26日分析稱,馬蔡之爭在于“首戰是否終戰,關鍵在美國來不來”。蔡英文請不出美國背書,就回嗆一句“別以為卑躬屈膝能換來和平”。
連日來,綠營大佬紛紛加入“雙英論戰”。“副總統”賴清德24日稱,馬英九不應該活在過去,“制造恐慌,這比戰爭還要恐怖”。“行政院長”蘇貞昌25日批馬“當大官、領高薪還講這種話”,實在對不起臺灣人民。他26日又針對馬辦批評他“拿掃帚去打仗”的論調稱,最重要的是不要唱衰自己,一定要展現決心,而不是數飛機有幾架、大炮有幾個。臉書粉專“逆風的烏鴉”分析認為,民進黨瞄準馬英九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馬英九某種程度上仍是國民黨一塊“神主牌”,其兩岸政策不涉及利益問題,純粹是他個人的堅持,“若能攻下這一座大山,當然是民進黨的勝利”;二來這是民進黨的“心魔”。馬英九直接與民進黨的對陣未嘗敗績,“民進黨對馬的心魔讓他們遏制不住自己對他進攻的欲望”,仿佛打掉了馬,就是戰勝了自己從未戰勝的對手。
國民黨人也紛紛聲援馬英九。黨主席江啟臣26日稱,中美對抗情勢升高,執政當局不應該對區域形勢毫無警覺,也不應該刻意污名化那些提醒戰爭風險的人。他說,為了臺灣安全以及兩岸和平,國民黨不怕當示警的烏鴉。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稱,過去他在黨內與馬英九雖然立場不見得一致,但這一次他完全同意馬的看法,那就是蔡英文及民進黨已經把臺灣帶進一個兵兇戰危,也可能是自“8·23炮戰”以來最危險的時刻。他批評民進黨利用“反中”及香港事件作為奪取權力的手段,被意識形態與貪婪所綁架,導致臺灣暴露在極大的戰爭風險中。“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直言,馬英九揭露“國王的新衣”,蔡英文形同被泄底,因此暴跳如雷。
香港中評社26日提到,雅虎新聞臺灣網站發起一項網絡投票,截至25日上午馬英九獲得的支持票數是蔡英文的3倍。文章說,兩岸都不愿見到爆發沖突,若不幸兵戎相見,根源必在“臺獨”;搞“臺獨”又以為可以不發生戰爭,必是誤判。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26日撰文稱,“雙英論戰”問題的癥結在于如何解讀“九二共識”,而“九二共識”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創造性的模糊促成善意的相互諒解,打開交流協商的大門,“蔡英文不肯正面看待九二共識,只是讓兩岸關系往兵兇戰危沉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