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竹行小學 張小青
【關鍵字】 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應用策略
前置性作業,顧名思義,即指在教學前為學生布置的作業,合理的前置性作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預習,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近年來,隨著核心素養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探究前置性作業的相關策略,下面,我將圍繞前置性作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布置原則展開論述。
眾所周知,布置前置性作業最直接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因此,教師在布置時應當注重導向性,要讓學生通過前置性作業明白本節課的重難點,起到引導鋪墊的作用,這樣當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學生就不會覺得一頭霧水,能夠很快地進入課堂,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

可見,導向性前置作業能夠幫助學生提前接觸新的知識,從而提升聽課效率。但是,教師在布置前置性作業時,應當合理地掌握它的難度,切忌太難,影響大家對知識的理解。
小學生在學習時應當具備合作的能力,擁有合作探究的素養。教師在設計前置性作業時,往往還應當考慮其合作性,可以通過前置性作業讓學生合作探究,一方面能夠培養大家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互助交流,幫助彼此更好地互動學習。
例如,在講解“統計與概率”前,我為大家布置了這樣一道前置性作業: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統計我們班同學的生日情況,并進行適當的總結。通過學生交上來的統計結果我可以發現,大部分小組都以同學們的生日年份為統計對象并進行總結。我了解到:大家將整個班級分成了若干組,每個組員負責統計相應小組成員的生日,最后將結果交給組長進行統計,又因為大家的生日基本上各不相同,于是組長按照大家的生日月份進行了統計,分別得出每個月份生日的人數。學生能夠很快明白統計的步驟,并且通過合作提升了作業完成的效率。而在統計過程中,學生可以與小組成員進行對比,改善自己的統計形式,可以制作表格,可以畫成折線圖,還可以用條形統計圖。這樣一來,當我再講解統計步驟時,大家就能夠很快地了解相應的步驟,并通過課前合作向其他同學學習,改善自己的學習方式。
可見,合作性前置作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得知識探究更加全面,但是,學生在解決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注重相互之間的任務分配,要能夠及時分享溝通,這樣大家才能夠在合作中不斷進步。
除了傳統的題目,教師在布置前置性作業時還可以考慮其開放性。開放性題目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前,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折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并通過適當的剪裁拼接去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解方法。在課上講解時,我了解到,有些同學通過按照對角線裁剪將平行四邊形分成了兩個全等的三角形,于是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單個三角形面積的兩倍,即為底×高。還有一部分同學將平行四邊形剪成了兩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然后又將其拼成一個長方形,經過觀察可以發現,新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相對應。除此之外,有些同學通過分塊計算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小長方形的面積+2×三角形的面積,經過化簡合并可以得出底×高,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通過這道前置作業,學生紛紛使用自己的方法得出了答案,這樣大家能夠更好地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當遇到不規則幾何圖形的面積求解時,學生可以選取切割法并結合所學面積公式進行求解。
總之,合理的前置性作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前準備,加強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為大家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