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領華,周麗,陳鵬
(廣東省羅定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羅定)
宮頸球囊擴張器是目前臨床用于促宮頸成熟的主要方式,但單純應用產婦配合度較低,需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產婦配合度[1]。現為探究將其與有效的護理干預聯合應用是否能提高分娩順利度,特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生產的98例足月妊娠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分析后現報告如下。
研 究對象為98例 于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間在我院生產的足月妊娠產婦,以隨機數字表法為分組依據分為兩組,每組產婦49例。其中,觀察組產婦的年齡24~35歲,平 均 年 齡(28.61±1.22)歲。孕 周40~42周,平 均 孕周(41.09±0.35)周;對照組產婦的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8.88±1.18)歲。孕周40~42周,平均孕周(41.77±0.60)周。在孕周、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均無明顯差異,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治療同意書已被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且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無明顯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2)單胎足月分娩。
排除標準:(1)護理依從性較差;(2)頭盆不對稱或盆骨狹窄畸形者。
所有產婦均接受宮頸雙球囊擴張器(河南健和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18F)引產,即將孕婦調整為截石位體位,將陰道窺器置入陰道內,充分暴露宮頸,然后將宮頸球囊導管遠端插入宮頸內口處,從紅色充盈口注入0.9% 氯化鈉溶液40mL,促進球囊體積變大,將導管向外牽拉,讓球囊緊貼宮頸內口;再從綠色充盈口注入0.9% 氯化鈉溶液20mL,在孕婦大腿內側將導管末端固定好,進行胎心監護,觀察產婦胎膜情況以及子宮收縮情況,如出現胎膜自破或強直子宮收縮,立即取出導管,不能耐受者隨時放出液體取出;無自行分娩者12小時后取出;然后進行人工破膜,再觀察1小時仍無臨產情況則開始進行縮宮素給藥促進子宮收縮引產。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對患者的疑問解答等。
觀察組產婦給予舒適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護理:將宮頸球囊的作用通過子宮模型、宮頸球囊、幻燈、圖片等形式向產婦及其家屬講解,使其能夠對相關知識進行了解,能夠配合治療;(2)心理護理干預:由于產婦對宮頸球囊擴張器引產較為陌生,故多會產生緊張情緒,故需通過講解宮頸球囊擴張器的作用,對產婦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使產婦放松心情,安心待產;(3)舒適護理:指導患者進行拉瑪澤呼吸,使其放松身體、情緒,將其調整為截石位體位,輔助醫師將球囊置入,并在置入球囊后,將導管末端在腿部內側固定,并給予胎心監護,使產婦能夠自由活動;(4)疼痛護理干預:在宮頸球囊置入時可用石蠟油潤滑球囊及窺器,進而緩解產婦的不適感。
根據宮頸Bishop評分情況進行宮頸成熟效果品定[2-3],無效:評分增加未超過2分;有效:評分增加在(2-3)分之間;顯效:評分增加超過3分,總有效=顯效+有效。
對比分娩方式(陰道引產、中轉剖宮產、自然分娩)情況。
對本研究內所涉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時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算,采用χ2檢驗進行樣本率的比較,用“±s”表示正態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護理后,兩組產婦宮頸成熟效果差異顯著,且為觀察組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宮頸成熟效果對比[n(%)]
護理后,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差異顯著,且為觀察組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陰道引產率以及中轉剖宮產率差異顯著,且為觀察組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分娩方式情況[n(%)]
分娩屬于女性特有的生理過程,而足月妊娠產婦必經的生理過程即為宮頸成熟,且宮頸成熟度情況直接影響分娩的順利度,如孕婦已足月,但仍未分娩,就需通過人工引產將妊娠結束[4-5]。而在促宮頸成熟的多種方式中,宮頸擴張球囊已成為目前臨床應用率較高的一種方式,但由于產婦對該治療方式的陌生感,導致配合度較低,故需給予合理的護理配合,以提高分娩順利度[6]。
本研究表明,護理后,兩組產婦宮頸成熟效果差異顯著,且為觀察組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差異顯著,且為觀察組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陰道引產率以及中轉剖宮產率差異顯著,且為觀察組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舒適護理是通過基礎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干預以及疼痛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綜合舒適護理,使患者能夠在舒適的狀態下配合治療,提高分娩順利度[7-8]。
綜上所述,在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中應用舒適護理聯合宮頸球囊擴張器干預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