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振源 楊正騰 史偉 黃權芳 甘典輝 陳朝 龔敏陽
摘要:為研究復方大黃凈化液灌腸對慢性腎衰竭大鼠的治療作用,通過復制慢性腎衰竭模型,分為病理對照組、藥用炭組、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小劑量灌腸治療組,用藥周期為58d,測定了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肌酐、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及腎臟組織病理學變化。結果表明,復方大黃凈化液各劑量組、藥用炭組血清肌酐、尿素氮顯著降低(P<0.05),且以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下降更為明顯( P<0.05);復方大黃凈化液各劑量組24 h尿肌酐顯著升高(P<0.05),且以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更為明顯(P<0.05);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顯著提高(P<0.05);灌腸后各劑量組可不同程度改善腎衰竭大鼠腎臟病理改變。復方大黃凈化液對慢性腎衰竭大鼠腎功能、腎臟病理、貧血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存在量效依賴關系。
關鍵詞:慢性腎衰竭;復方大黃凈化液;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肌酐
中圖分類號:R27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 2020 )12-0121-03
D01:10.1408 8/j.cnki.issn0439-8114.2020.12.02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慢性腎衰竭(CRF)由許多腎臟疾病發展而來,呈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最終將演變成尿毒癥,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臨床治療非常困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雖然人工腎及腎移植技術有良好的療效,但費用高、技術難度大,難以普及使用[1]。
開發中醫藥療法治療本病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具有廣闊的研究前景[2,3]。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中包含虛實兩個方面,腎氣虧虛是其發病的根本,而濁毒內盛是標實之邪,中醫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關鍵是抓住早、中期。治之既要補益脾腎,治病求本,又當開通疏利,因勢利導,使邪有出路,總結出“補腎與瀉濁”“養血填精與活血化瘀”相結合的中醫藥治療一體化方案,并結合臨床實踐,研制出了以瀉濁為指導原則的復方大黃血液凈化液用于結腸透析。
中藥灌腸劑是指將中草藥或中成藥制成符合要求的水性、油性溶液或者混懸液,灌注于直腸以達到治療、診斷或營養的目的[4]。中國很多古代醫書都有關于中藥灌腸劑治療疾病的記載。《傷寒論》中就有“豬膽汁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谷道內”的記載,實為最早的中藥灌腸劑[5]。
體內的毒素大多是通過腎臟分泌尿液而排出體外,當腎臟功能下降時,則通過腎臟排出的毒素減少。由于腸道可以排出部分毒素,所以腎衰竭的病人,通過腸道排毒就成為非常重要的途徑。中藥灌腸治療腎衰竭在中醫院普遍使用,是中醫藥治療重大疾病的一大特色,如治療腎衰竭,并具有獨特的優勢[6,7]。結腸透析將現代科技與中醫特色相結合,運用于臨床以來取得了較好效果,在開展結腸透析時,運用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復方大黃凈化液,經100例人次運用,無毒副作用,病人無痛苦,表明對腎衰竭期及氮質血癥期病人尤為適用[8]。作為繼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后的第三種透析方法,結腸透析以其安全、無創、低成本、療效肯定、適應面廣等治療特點,正被愈來愈多的臨床醫師和患者所接受,將發揮其越來越重要的臨床意義[9]。
中醫灌腸療法是中醫干預CRF的特色療法之一,系統評價證實中藥灌腸可以延緩CRF的進展、減少其并發癥[10,11]。但中醫灌腸療法在臨床上多作為輔助療法,很難排除其他療法的干擾,臨床證據級別較低,很難評價其確切療效及開展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將臨床觀察證明療效肯定的復方大黃凈化液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其干預大鼠CRF的試驗研究,以期評價其療效,并為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藥物及試劑 復方大黃凈化液:生大黃30 g、制附子15 g、桂枝15 g、煅牡蠣50 g、煅龍骨50 g、蒲公英45 g、土茯苓50 g,以上藥材均購自廣西一心堂藥業,經廣西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教研室鑒定為正品,經水煎煮、過濾、水浴蒸發分別濃縮至每毫升含生藥材0.68、1.5、2.8 g,即小、中、大3種濃度,置于4℃保存備用。藥用炭片(批號:100812,規格:0.3 g/片,河北長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大鼠尿肌酐(UCR) Elisa試劑盒(批號:C019-2,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尿素氮(BUN)測試盒(批號:C019-3,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血肌酐(SCR)試劑盒(批號:C018-1,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1.2試驗動物SPF級SD大鼠,體量(200+20)g,購自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雌雄各1/2,單籠飼養于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動物實驗室。大鼠在試驗前于清潔級動物房適應性喂養5d,室溫控制在(22±2)℃,相對濕度(65±2)%,自然光照射,大鼠自由攝食飲水,飼料為標準嚙齒類動物飼料,飲水為純凈水。動物飼料、墊料均由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1.3儀器 Modular-p8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Roche公司);BX-50型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BSllOS型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集團);En-Vision Xcite全波長多功能酶標儀(美國PerkinElmer公司);LG16-W型高速低溫離心機(德國Heraeus集團);TCL-16B型和TCL-16C型高速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EL204型電子天平(梅特勒一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DW-86L490型超低溫冰箱(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代謝籠。
1.2方法
1.2.1模型復制取80只健康的SD大鼠,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抽取10只作為空白對照組行假手術,其余70只參照施新猷等[12]方法進行模型復制,4周后檢測大鼠尿肌酐含量。將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按體重隨機分為5組,即模型組、藥用炭組、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小劑量治療組。
1.2.2 給藥于試驗第7周,開始灌腸給藥治療,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大鼠去離子水灌腸;藥用炭組大鼠給予0.3 mg/mL藥用炭懸浮液灌腸;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小劑量組分別用相應灌腸液灌腸,灌腸液體量為10mL/kg,均1次/日。灌腸前先將藥液加溫至37℃,給藥周期為56 d。試驗期間各組大鼠攝食、飲水量不限。灌腸方法:先在導尿管的頭部做一個8 cm處的插入長度標記,然后用紅霉素軟膏涂抹記號以下部位的導管。取出大鼠,置大鼠頭低尾高位,左手輕輕按住動物的頭部和前肢,右手提起大鼠尾部露出大鼠的肛門,用左手將導尿管輕緩插入肛門8 cm,右手持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吸取適量的藥液,輕輕推注到導尿管內灌腸。藥物灌完后取適量去離子水將導尿管內的藥物全部沖人直腸內,將導尿管在肛門內保留5 min后拔出,隨后提著大鼠的尾部倒置抖動5 min,然后再放回鼠籠。
1.2.3 標本采集與檢測試驗結束前ld,代謝籠收集大鼠24 h尿液總量,用普通干燥管分別留取大鼠2 mL尿液,4℃靜置th,3 000 r/min離心10 min,-50℃保存,Elisa法集中檢測4h尿肌酐含量。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再行心包采血置于2 mL干燥管,4℃靜置th,3 000 r/min離心10 min,-50℃保存。
苦味酸法檢測血清肌酐,二乙酸一乙二酰肟法檢測尿素氮、半導體激光流式細胞技術檢測紅細胞計數、阻抗一比色法檢測血紅蛋白。摘取各組大鼠右側殘腎,大體外觀觀察,用10%甲醛固定液固定,常規脫水,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光鏡觀察腎臟組織結構形態學變化。
1.2.4 統計分析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完全隨機設計的多個樣本均數比較的單因素方差分析,試驗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若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則采用SNK-q檢驗進行多個樣本均數間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復方大黃凈化液對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對照組、各治療組中血肌酐、尿素氮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對照組相比,復方大黃凈化液各劑量組、藥用炭組血肌酐、尿素氮顯著降低(P< 0.05);與藥用炭組相比,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血肌酐、尿素氮顯著降低(P<0.05)(表1)。
2.2復方大黃凈化液對大鼠24 h尿肌酐含量的影響
復方大黃凈化液對大鼠治療結束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模型對照組、各治療試驗組尿肌酐極顯著降低(P<0.01);與模型對照組相比,復方大黃凈化液各劑量組尿肌酐顯著上升(P< 0.05);與藥用炭組相比,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尿肌酐顯著上升(P<0.05);與復方大黃凈化液小劑量組相比,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尿肌酐也顯著上升( P<0.05)(表2)。
2.3 復方大黃凈化液對大鼠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含量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對照組、各治療組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顯著下降(P< 0.05);與模型對照組相比,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顯著上升(P<0.05)(表3)。
2.4 復方大黃凈化液對大鼠腎臟病理學的影響
空白對照組大鼠的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大致正常,腎小球無硬化,腎小管無萎縮,腎間質無纖維化;模型對照組大鼠局灶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片狀纖維化,伴淋巴、單核細胞浸潤,部分小動脈亮變;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腎小球基本正常,腎小管空泡樣顆粒變性,部分上皮細胞崩解脫落伴再生,腎間質無明顯纖維化,血管正常,可見單核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藥用炭組和復方大黃凈化液小劑量治療組與模型組無明顯差別。
3 小結與討論
CRF屬于中醫“關格”“溺毒”等病證范疇,中醫學認為CRF早期以脾腎虧虛為主要病機,隨著疾病的進展,產生了濕濁、溺毒等病邪,這些病理產物侵犯胃腸,導致胃失和降、小腸失于分泌清濁、大腸失于傳導,臨床上出現脘腹飽脹、納呆、便秘、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同時,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樞,這種胃腸功能紊亂持續存在,終將導致人體氣機升降失調,而變生諸證。5/6腎切除模型的建立較簡單、重復性好,是研究腎臟纖維化發生發展機制,延緩腎功能惡化的理想模型[13-15]。
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肌酐定量、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及腎臟病理學改變等指標是反映CRF病情的重要指標。試驗結果表明,模型對照組血肌酐、尿素氮顯著升高,24 h尿肌酐定量顯著升高,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顯著下降,病理方面局灶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片狀纖維化,伴淋巴、單核細胞浸潤,部分小動脈亮變,說明模型復制成功。藥用炭在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其他方面無明顯作用。復方大黃凈化液各劑量組對上述異常指標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提示復方大黃凈化液對于大鼠CRF確實具有綜合的保護作用,其中以復方大黃凈化液大、中劑量組改善明顯,提示復方大黃凈化液干預大鼠CRF具有一定量效依賴關系。本試驗證明復方大黃凈化液對CRF大鼠具有保護作用,為臨床應用該療法提供了依據,同時為進一步開展中醫灌腸療法的內在機制研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昕,叢日杰.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15,21(1):77-78.
[2]史偉,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醫治療一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醫治則與用藥[J]江蘇中醫藥,2007,39(7):1
[3]吳金玉.大黃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文摘(內科學),2006,27(5):430
[4]龐蕾蕾復方崩大碗灌腸劑治療慢性腎衰大鼠的實驗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0.
[5]張機.傷寒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60.
[6]黃雪霞,伍朝君,吳金玉.綜合療法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100例[J]遼寧中醫雜志,2005,32(9):914
[7]于惠,任泉鐘.中醫藥綜合療法治療慢性腎衰竭100例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6(26):105,108.
[8]黃雪霞,呂艷,黃勇華.結腸透析在結腸鏡術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與護理體會[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3):114.
[9]吳穎.結腸透析機用于結腸鏡術前腸道準備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護理,2009,1(5):347-348.
[10]呂佩佳,魏連波,陳香美,等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的系統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8):701-703.
[11]吳鋒,孫悅,何立群.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療效的系統評價[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1,12(8):687-689。
[12]施新猷,顧為望.人類疾病動物模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6-207
[13]鄧建龍,焦聞文.尿毒清、愛西特、析清保留灌腸治療慢性腎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0,11(1):48- 49
[14]強勝,杜珍芳,黃敏.固本泄濁飲延緩5/6腎切除大鼠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機制研究[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7,29(I):35-39
[15]余柯娜,麻志恒,鐘利平,等.SD大鼠與C57小鼠5/6腎切除慢性腎功能衰竭模型的比較[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15,25(8):48-53.87.
基金項目: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級科研項目( 2017ZJ002);廣西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AB19110003);廣西壯瑤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放課題(KJT1900105);2019年廣西中醫藥大學青年基金項目(2019QN036);2019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019KY034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中(壯)藥化學與質量分析實驗室項目(國中醫藥發2009[21]號)
作者簡介:韋振源(1984-),男,廣西象州人,主管藥師,碩士,主要從事中藥學的相關研究,(電話)18776728630(電子信箱)3444848285@qq.com;通信作者,龔敏陽(1970-),男,副主任藥師,主要從事中藥學的相關研究,(電子信箱)6746324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