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霞
一、中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總量規模擴大
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統計的2018年、2019年《綠色食品統計年報》,可以發現近幾年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規模持續擴大,國內年銷售額、出口額不斷提高。
2018年綠色食品發展情況:獲證單位數5969個,獲證產品數13316個,獲證單位總數13203個,獲證產品總數30932個,國內年銷售額4557億元,出口額32.1億美元,產地環境監測面積1.57億畝。2019年綠色食品發展情況:獲證單位數6949個,獲證產品數14699個,獲證單位總數15984個,獲證產品總數36345個,國內年銷售額 4656.6億元,出口額41.31億美元,產地環境監測面積2.08億畝。
結合數據可以發現,無論是獲證單位總數、產品總數,還是國內銷售額、出口額、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都處于不斷增長、提升趨勢。這表明我國政府部門對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我國人民對于綠色產品的認知水平也在持續提高。
(二)產品質量可靠
近幾年,多省綠色食品產品質量都保持了較高的抽檢合格率,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布信息顯示,在2018年,黑龍江全省實現了99%的綠色食品抽檢合格率;四川省雅安市達到100%的綠色食品抽檢合格率。
(三)綜合效益明顯
在綠色食品產品結構中,農林及加工產品所占比重達到79.04%,這對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標準化生產速度加快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創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可以讓農民收入得以提高,讓生態條件得以改善,并實現鄉村環境美化目標。與此同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可以對“三農”工作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進而提高縣域經濟發展速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機遇及制約因素
(一)主要機遇
1. 政策支持持續強化
近幾年,在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中,政策支持力度正在持續強化。2015年,中央1號文件中針對“加強農業生態治理”制定了專門部署,對于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農業標準化生產的推行、循環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業品牌的培育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為綠色食品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020年,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重要指示精神,針對“三區三州”,制定了具體對口幫扶工作機制,明確了幫扶方案內容。
2. 消費拉動更為強勢
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人民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人民有能力購買優質、安全的農產品。與此同時,我國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一帶一路”政策逐步落實,這有利于我國農產品出口,而國際市場綠色食品需求一直處于增長趨勢,國內外對綠色食品的消費需求都會形成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拉動力。
(二)制約因素
結合上述,水產類產品、畜禽類產品、飲品類產品以及其他產品所占比重相對較小,這會讓我國綠色食品產業出現品種單一問題,導致整體發展受到不利影響。
在部分地區,綠色食品企業主要以農業合作社、中小型企業為主,我國綠色食品龍頭企業所占比例相對較小,很難讓行業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整體結構有待優化。
綠色食品生產對于水環境要求、大氣環境要求、土壤環境要求相對較高,需要保證水資源清潔性、無大氣污染且土壤沒有農藥殘留。在我國部分地區存在環境污染嚴重問題,這會讓中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受到不利影響。
三、中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主要策略
(一)優化產品結構
為促進中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首先,應對制度建設體系進行優化,嚴格把控綠色食品入門,保證認證質量;其次,應在綠色食品規模及總量持續擴大的同時,對重點產品發展、重點企業發展起到強化作用,讓綠色食品產業結構得以調整,以優勢產業集群、綠色食品優勢產區形成起到促進作用。
(二)推動技術進步
推動技術進步對于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首先,應著眼于國際先進標準,考量我國具體國情特點,對綠色食品發展制定健全標準,讓發展基礎得以夯實;其次,應對新栽培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先進技術進行積極推廣。
(三)治理環境污染
在綠色食品發展中,相關部門、單位應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推動綠色清潔農業生產。首先,應完善農藥、化肥企業生產監督制度,健全產品追溯系統;其次,應對生態循環農業模式予以積極推行,如建設規?;託獬?,可以讓畜禽糞便得到高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