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和嬰幼兒因為其免疫系統弱和皮膚滑嫩,經常容易受到外界帶來的傷害。服裝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其與嬰兒接觸的機會多,因此服裝的質量安全影響著嬰幼兒和兒童的身體健康。近年來人們對服裝的安全程度越來越重視,特別對嬰幼兒和兒童服裝的安全程度更為關注。我國對兒童和嬰幼兒服裝安全的標準還有待完善,應加強相關法律和法規的制定,適當提高兒童和嬰幼兒服裝質量的標準,完善我國嬰幼兒和兒童服裝質量監管體系。
關鍵詞:兒童;嬰幼兒;服裝;質量安全
引 言
我國人口眾多,每年生產的嬰幼兒服裝和童裝供給國內的在50億套左右,占據我國服裝生產業的很大一部分。隨著我國工業和制造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對兒童和嬰幼兒服裝的安全也應得到相應的重視,但是由于我國剛剛進入急速發展階段,對兒童和嬰幼兒服裝安全風險方向缺少相關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數據,因此我國對監管部門兒童和嬰幼兒服裝安全風險控制和監督機制缺少完善的機制。因為兒童和嬰幼兒服裝的特殊性,我國也定制出相應的檢驗服裝安全的檢驗標準,未來還需要對標準進行更好的完善。
一、嬰幼兒和兒童紡織品的產品定義
嬰幼兒紡織品適用于年齡在24個月以下的嬰幼兒,通常他們的身高在100cm左右,可適用嬰幼兒紡織品。相反,身高在110cm至155cm的女童和120cm至160cm的男童可以使用的紡織衣物為童裝,童裝適用的年齡一般為3歲至14歲之間。
二、嬰幼兒服裝和童裝常見的安全隱患與質量問題
(一)部分可分解致癌的染料
在衣服的表面一般會印有花樣圖案來保證產品的美觀,染料所采用的成分為芳香胺,這是一種嚴格控制計量使用的染料,芳香胺作為一種中間合體的染料,它并不會直接導致人產生中毒跡象,而是通過衣服滲入人體內部,進入人體內部后,芳香胺開始產生一系列反應,并不斷的被分解出來成為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工廠采用芳香胺作為染料是因為,其價格低廉并且制造簡單,而且用芳香胺染料制作的圖案顏色鮮明靚麗,色澤多樣,一部分工廠把芳香胺用在衣服的面料和成品印染方面。經過實驗研究表明,長時間穿著不合格的芳香胺印染的衣物會出現不適的癥狀,輕度癥狀會出現惡心嘔吐、失眠、容易勞累、頭痛和咳嗽等癥狀,嚴重的情況下會引發癌癥,并且可分解致癌的芳香胺,會在體內潛伏時間長達20年左右。國家早在2015年就對可分解致癌的芳香胺做出明確規定,禁止企業在生產衣物時使用可分解致癌的芳香胺。
(二)繩帶、拉鏈、紐扣等細小尖銳物品
嬰幼兒服裝和兒童服裝附帶的紐扣和拉鏈是組成服裝的重要部分,兒童衣服上所帶的帽繩在他們玩耍的過程中,容易勒住他們的脖子造成窒息的危險,衣服后面或者下擺處作為裝飾的繩子也會因為兒童在玩耍的過程中鉤住某個地方從而帶給兒童一定的危險。近些年,我國因為兒童衣服上細小的物品造成危險的事件不勝枚舉,在2011年有一名三歲孩子在玩滑梯時因為被身上的帽繩勒住而導致死亡,2007年一名四歲的兒童因為誤食紐扣,通過手術才將紐扣取出。不僅僅是我國經常發生此類事件,在美國和英國等國家也一樣存在此類安全隱患,根據美國調查研究報告顯示,一年內最少發生22次因為衣服上安裝的繩子導致兒童窒息死亡的事件,除此之外,還有近50起因為誤食紐扣、拉鏈等衣物上的小物件導致非死亡事件。英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三年內有16家醫院接到995起兒童服裝導致兒童受到傷害的事件。可見繩帶、拉鏈和紐扣等常見的衣物飾品都可能在無形中給兒童帶來傷害。
(三)衣服面料中甲醛含量
衣服面料通常由滌綸和作為原料生產出來,面料經過洗滌后容易產生縮水和起皺的現象,部分生產廠商為了讓面料在生產過程中和后續的使用過程中不產生形變,會加入大量含有甲醛的染色劑和塑形劑來幫助衣服固定形狀。為了節約成本,很多小作坊和不良商家使用廉價低劣的甲醛塑形劑,含甲醛的試劑在規定的含量內使用不會對兒童造成傷害,我國也對甲醛類試劑的用量做出細致規定。過量的甲醛試劑使用會對嬰兒和兒童的呼吸系統和皮膚照成嚴重的損傷和刺激,皮膚接觸過甲醛試劑會產生過敏、皮疹等反應現象,甲醛的毒性會讓人患上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甲醛還會有讓人體的抵抗力下降和染色體異常等表現。甲醛的毒性十分明顯,但是因為其價格便宜而且效果好,還是成為不法商家和小作坊作為原料的第一選擇。
(四)染色的牢固性
染色劑也是成為兒童衣物安全的原因之一。染色不牢固容易掉色,染料會被人體通過皮膚吸收。染色牢固性主要是對顏色依附在面料纖維上有一定吸附力,在水、汗漬、皂液的洗滌下不會掉色。衣服在穿著的過程中,人體和衣服進行摩擦的過程中讓染料脫落,染料經過人體皮膚吸收后再經過分解進入人體,會進行分解變成有害成分。例如,染料可以經過分解變成芳香胺等此類化學物質,容易致癌。染色牢固差的衣物對嬰幼兒有較大的影響,因為嬰幼兒喜歡對物品進行啃食,經常對自己的衣物進行啃食,導致衣服的染料經過嬰幼兒的口腔進入嬰幼兒體內從而對嬰幼兒造成傷害。
(五)酸堿度指標
酸堿度指標有被稱為PH值,酸堿度值過高容易對皮膚產生刺激,是對服裝酸堿度反應的一個指標。酸堿度值無論過高還是過低都會4對人體皮膚進行破壞,引發人體的不適。特別是嬰幼兒的兒童的皮膚,他們的皮膚正式稚嫩的時候,不論酸堿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嬰幼兒和兒童的皮膚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酸堿度值不平衡會引發嬰幼兒和兒童的皮膚造成過敏和紅腫的現象,酸度多高會讓嬰幼兒和兒童的皮膚受到腐蝕,他們的皮膚會變得粗糙而且皮膚會不健康,堿度過高給細菌提供充滿營養的環境,細菌過多會讓嬰幼兒和兒童患上疾病。
三、對嬰幼兒和兒童服裝安全檢驗的方法與作用
近年來,國際上對嬰幼兒和兒童服裝的安全問題檢驗變得格外重視,不符合要求的兒童服裝不被允許出口到世界。在服裝檢驗中通常采用全方面檢驗的方式。檢驗的方向包括:工廠評估、生產前期檢驗、生產中期檢驗、社會評估、出貨前抽樣、監柜、出貨前全數檢驗。嬰幼兒服裝檢驗有助于因為受到劣質產品而收到投訴和舉報,使企業受到信譽和金錢的損失和被舉報的風險;減少人工的支出費用和管理費用;避免產品發貨延遲的缺陷,并能第一時間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利于選著最優秀的銷售商并及時掌握市場信息;企業出口能檢驗童裝是否符合我國的國家法律法規定、相關的質量要求。對嬰幼兒和兒童服裝質量檢驗的內容有:化學和燃燒測試。
四、提升嬰幼兒和兒童服裝安全質量的建議
(一)對服裝生產企業的建議
嬰幼兒和兒童服裝發生安全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都是服裝生產企業的企業責任和社會意志不強,管理不嚴格導致。企業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和企業責任,企業應該從設計開始進行嚴格把關,再對生產服裝的面料和化學試劑進行嚴格控制,從最根本的源頭抓起,對嬰幼兒和兒童服裝把握好質量,避免不合格產品生產出來。服裝生產廠商還應還生產過程中注意生產細節,現在衣物上大多都有刺繡工藝,刺繡工藝在內部很容易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服裝廠商可以在制作衣物的過程中加里襯布,防止孩子皮膚受到傷害。另外,服裝頭圍尺寸最好不小于52cm,不然孩子在穿脫衣服時會比較困難。
(二)對檢驗機構的建議
檢驗機構是專業進行服裝檢驗的實驗所,特別是國家指定的實驗所,要緊跟國際檢驗的步伐,不斷跟進國際發展的動態,在嬰幼兒和兒童服裝方面要提高檢測能力和檢測方法,對新的化學試劑品種要掌握最先進的檢測方法,保障兒童和嬰幼兒服裝的安全和健康。檢測機構不僅要對服裝的化學問題進行檢測,還要對嬰幼兒和兒童的服裝設計方面也要進行檢測,物理方面的服裝設計對兒童的身心發展也產生極大的影響,在檢測的過程中,檢測員要關注嬰幼兒和兒童的衣服設計是否符合兒童發展的需要,衣服上的圖案和元素是不是符合兒童心理的發展,避免不健康和不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元素出現。在檢測過程中,對衣服面料中使用的化學試劑和化學試劑的比例要著重檢驗,其中酸堿度值、甲醛濃度和芳香胺等含量是否在標準的范圍內是檢驗嬰幼兒和兒童衣服是否合格的重要基礎,不恰當的化學試劑含量將會給兒童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檢測過程中要重點檢測化學成分,對嬰幼兒和兒童服裝的安全性和環保性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三)對監管部門的建議
雖然我國嬰幼兒和兒童服裝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但是市場變化飛快,市場中不良現象依舊存在,,絕大部分產品已經處于合格線以上,但是還有部分產品的酸堿度值和甲醛問題不達標。監管部門對企業的監管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產安全的方向。服裝生產的安全關乎到兒童和嬰幼兒的身體健康,表面上看是企業為節省成本,使用不合格計量的化學試劑、不完善的加工工藝。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監管不嚴格導致的原因,部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了壓縮成本擴大利潤,聘請非專業的生產團隊和沒有健全的企業管理機制導致生產的產品有安全隱患。監管部門要針對企業的線下實體店和網絡銷售店進行抽查,發現不符合嬰幼兒和兒童衣物標準的產品要及時下架,讓不合格產品停止流向百姓手中,讓不法企業沒有可乘之機。
(四)對消費者的建議
嬰幼兒和兒童服裝最終流向消費者手中,消費者要學會如何在萬千商品中挑選出質量符合標準的產品。消費者要認準生產標識,通過生產表示可以知道服裝的生產過程和衣服面料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質,觀察商品的外觀是否有破損跡象和品質問題,注意衣服上的飾品是否有尖銳物,并且檢查衣服上的繩帶設計是否符合設計標準。消費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檢驗方法,避免衣物在給嬰幼兒和兒童使用時產生不必要的危險。消費者要掌握維權手段,遇到不合格的商品時要敢于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結束語
綜上,嬰幼兒和兒童服裝生產時產生的質量問題和風險問題不應該忽視,我國衣物產品的質量雖然已經得到提高,但是一些風險還是普遍存在。生產廠家因為使用不合格的化學用品制造衣物的現象依舊存在,監管部門和檢測部門要制定相應的監管標準,對待企業的違規行為進行懲罰。消費者在購買嬰幼兒和兒童衣物要注意對商品的檢查,并且要對衣物的工藝和面料有相應的了解,避免購買到不符合安全的產品,消費者還要有維權意識。
參考文獻
[1] 張姍姍,方雪麗.嬰童服裝類商品質量抽檢情況分析[J].質量與認證,2019(08):90-92.
[2] 劉紅非.服裝檢測中的童裝質量問題[J].工業設計,2017(08):119-120.
[3] 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等產品質量抽查情況公布[J].品牌與標準化,2015(01):22-27.
[4] 熊笑軍.我國嬰幼兒服裝常見質量問題與標準要求的分析[J].中國纖檢,2014(10):34-36.
[5] 兒童及嬰幼兒服裝質量不容忽視[J].中國防偽報道,2011(10):17.
[6] 法磊.嬰幼兒服裝質量堪憂,須引導消費者關注[J].中國纖檢,2011(14):28-30.
作者簡介:徐德喜(1977.3—)男,漢族,江蘇人,碩士,服裝質量管理,研究方向:服裝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