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首先對BIM技術應用進行了概述,隨后分析了BIM算量的優勢,最后結合案例進行驗證,對今后的暖通工程實踐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BIM模型;暖通工程計量;算量優勢
0? ? 引言
住建部發布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我國建筑業發展總體上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實現建筑業的轉型升級”,明確提出了“推進BIM技術在建設項目全過程的集成應用”的任務;國家住建部隨后發布了面向建設項目施工過程的國家標準《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GB/T 51235—2017),對BIM的應用方式進行了具體規定,包括深化設計、施工模擬、預制加工、進度成本質量管理、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方面。目前,BIM在建筑活動中已經得到了較多應用。
1? ? BIM技術應用概述
BIM技術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項目各種相關信息的數據模型,是對項目設施實體與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表達,因此,BIM模型能夠連接建筑項目生命期不同階段的數據、過程和資源,是對項目對象的完整描述,提供可自動計算、查詢、組合拆分的實時項目數據,可被建設項目各參與方普遍使用,支持建設項目生命期中動態的項目信息創建、管理和共享,是項目實時的共享數據平臺。
BIM技術使建筑實體提前可視化,在未施工建造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施工成果、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和難點,包含設計可視化、施工可視化、設備可操作可視化、機電碰撞檢測可視化、設備可操作性可視化;一體化、參數化、仿真性、協調性(設計協調,整體進度規劃協調,成本預算、工程量估算協調)、優化性、可出圖性。
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后,可以引入虛擬現實技術,實現在虛擬建筑中的漫游。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建設前利用BIM軟件建造一次,所有的設計施工過程全部可見,不會出現錯漏問題。
BIM工程量明細表是通過提前建好的三維數據模型導出,模型發生改變,對應的數據報表也發生改變。這一過程都是通過建模軟件(revit)和算量軟件自動生成,BIM應用人員只要修改模型就可以完成所有工程量明細表的生成。工程量明細表的準確度有較大的提高,清單編制工作量比起以往人工編制有質的減少。
BIM已成為未來建筑行業技術發展的大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工程量清單定會通過BIM技術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2? ? BIM算量的優勢
BIM技術具有很強的可視化功能,所見即所得。在模型編輯過程中,實體建筑所用的建材材質、顏色等各種技術參數,最后交付的成果的展示效果,都可以實實在在地展現出來,使設計和施工高度一致,避免傳統的紙質和復雜電子資料傳輸過程中,施工和設計出現誤解,導致分部分項工程量準確度降低。
通過綜合控制平臺,算量人員可以觀察到動態的材料消耗、施工進度、施工實體的完成情況,使現場的情況與分部分項工程時時對應。
應用BIM技術進行工程計量的優勢有:(1)時間優勢。BIM工程量明細表是通過軟件自行生成的,這就避免了做工程量清單的復雜流程。(2)直觀優勢。BIM工程量明細表是與模型一體的,每個構件都有自己的模型信息,可以看到實體模型,比傳統的工程量清單數據表格更直觀,更有展示價值。(3)協調性優勢。BIM工程量明細表是模型先進行自主碰撞檢測后再導出的工程量明細表,比傳統工程量清單有更好的協調能力。
應用BIM技術進行工程算量以及更多的計價工作,需要細致地建模,但對于工程的精細化管理無疑具有重大意義。給投標人提供BIM模型,就為各投標人提供了相對準確的工程量信息,不需要其重新建模核算工程量,清單構件信息完整,使用人員無需從圖紙和圖集查找信息,不但減輕了報價工作量,而且報價將更加精準,可以體現企業綜合管理水平。
3? ? BIM技術應用案例
某高校實驗樓工程,總建筑面積為76 681.2 m2,地上21層,地下1層,建筑總高度84.80 m;框架—核心筒結構,滿堂平板式筏板基礎。工程模型如圖1所示。該實驗樓建筑總面積大,暖通設備管線集中,管線分布錯綜復雜,專業工程多,施工組織難度大,管理要求高。在這種背景下,招標人決定使用BIM技術——魯班集成應用(Luban Works)系統軟件進行工程計量,對項目進行過程管控。
3.1? ? 建模階段
精準的BIM模型是BIM所有應用的基礎與核心。建模階段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分專業建模,BIM小組用魯班鋼筋軟件建立鋼筋模型,用魯班土建建立土建模型,用安裝軟件建立暖通模型。建模時期按照前期設計材料建模,可以省去單獨做工程量清單的環節,而且精準度很高。
3.2? ? 全專業整合與工程量明細表
全專業整合是在Luban Works中完成的,把建筑、結構、安裝等各專業BIM模型通過工作集的合并,在協同平臺中進行模型及數據的集成應用。在此過程中檢查各專業之間發生的碰撞與管線的協調,然后進行深化設計,這就針對施工過程中各專業的協調做了提前模擬。如果出現各專業碰撞,聯系設計進行設計變更。圖2是當時各專業自身發生的碰撞檢測報表。數據顯示,建筑結構碰撞最少,暖通碰撞最多。經反復調整,確定好各專業的合理模型,繼續進行圖紙精細化設計。
3.3? ? 施工場地布置與措施項目清單
為了合理做好施工布置,主體結構的模型建立好之后,要對所用空間的場地、材料堆放、機械配置進行合理安排。這一過程應用魯班場布軟件,對臨建設施進行三維建模,建立三維施工總平面圖模型。工程施工所有用到的腳手架、模板、臨邊防護等臨時建筑的措施項目工程量都會儲存在模型信息中,可以對工程進度動態進行控制,如圖3、圖4所示。
3.4? ? BIM工程量清單的導出
BIM小組在Luban Works中將各專業的模型完善后,可以導出詳細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與措施項目工程量清單,全部的工程量準確度非常高。
4? ? 結語
通過研究、應用BIM技術,可以集成各類造價管理相關信息,建立基于BIM模型的工程計量管理機制,通過查看碰撞檢測報表進行反復調整,確定好各專業的合理模型,繼續進行圖紙精細化設計,提高工作效率和計量準確度。
[參考文獻]
[1] 江鴻.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評標機制研究[J].重慶建筑,2007(8):48-50.
[2] 楊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的控制[J].上海建設科技,2006(6):66-67.
[3] 周沛.基于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招標評標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3.
收稿日期:2020-06-12
作者簡介:何悅(1986—),女,江蘇南京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造價招標咨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