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摘要】本文對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戲劇表演性游戲的應用進行了總結:一是開展小型戲劇游戲,滲透音樂活動;二是組織親子戲劇活動,發揮幼兒模仿天性;三是教師搭建活動平臺,促進幼兒自我展示。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活動;戲劇表演性游戲;策略
戲劇表演性游戲集游戲、音樂、舞蹈、文學與表演等于一體,不但可以培養幼兒的藝術欣賞能力,培養他們參與藝術領域活動的積極性,還可以促進他們語言、合作交往、感受與想象以及創造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同時在表演活動中還可以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通過角色扮演完善人格。本文結合具體的戲劇表演性游戲探討如何有效開展音樂活動以促進幼兒發展,并使教育同仁更加明晰戲劇表演性游戲的教育價值。
一、開展小型戲劇游戲,滲透音樂活動
小型戲劇游戲是指根據音樂作品的內容設置不同角色,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及運用幼兒已有的道具經驗等所開展的音樂游戲活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對于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以及音樂審美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型戲劇活動的運用中,我們要重視音樂作品的使用,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為原則;通過活動場景的多元設置,豐富音樂作品的內容。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對小型戲劇活動的應用是很普遍的,通常一個音樂活動使把戲劇中故事的發生、發展、結果都表現出來。如在一次音樂活動中,有的幼師使用了故事《熊和石頭人》,并把其中的“三個挑戰”作為活動的切入點設置了三個場景:一個是當大灰狼出現時,通過變成石頭來躲避大灰狼;一個是當獅子出現時,變成更大的石頭來躲避獅子;最后當一頭熊出現時,便通過裝死的方法蒙混“過關”。根據故事的發展,幼師運用了風格不同的兩種音樂,一種較為輕松活潑,另一種速度變快并給人帶來緊張的感覺。在戲劇表演中,幼兒能結合劇情的發展及音樂的變化分別將故事不同的情節完整而準確地表現出來。而且孩子能在音樂的帶動下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中去,并創造性地運用肢體動作,感受戲劇表演所帶來的樂趣。
二、組織親子戲劇活動,發揮幼兒模仿天性
幼兒時期善于通過模仿進行學習,而且孩子常常把父母作為模仿的第一對象。在親子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會更加放得開,能更加自由而無所顧忌地展示自我,同時家長為孩子所帶來的經驗在幼兒積極的自我表現中也是特別重要的。因此,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我們可以經常組織親子戲劇游戲活動,通過親子有效的互動達成音樂教學的目標。如有的幼師組織了“爸爸去哪兒”親子戲劇音樂活動,并把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中的一些劇情融入其中。戲劇游戲活動中,爸爸和孩子分別扮演各自的角色,然后一起去旅游,在這個過程中父子、父女之間通過不同形式的互動使孩子學習爸爸開車時的基本動作及步驟,像上車后先坐到座位上并系上安全帶,接著啟動車子,等。通過有效的親子互動,很快大家就都做好了游戲準備,接下來就可以順利開展戲劇表演游戲了。為了達成音樂活動的目標,幼師也要適時參與進去,并適當地設置一些環節,如在這次戲劇表演游戲中,為了幫助幼兒理解與記憶音樂“休止”符,便可以設置一個從路邊突然跳出一只小兔這樣一個情節,此時要立即剎車,從而使幼兒在游戲中加深了對“休止”符的了解。
三、幼師搭建活動平臺,促進幼兒自我展示
在現代幼兒教育理念指引下,在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幼兒為主體的理念,并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自我展示的平臺與空間,在他們展示的過程中進行恰當的指導。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開展,要站在培養完整兒童的視角,為了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根據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創設形式不同的自我展示平臺,從而促使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與喜好選擇不同的環境場景,實現自身的發展與綜合能力的提高。如為了開展戲劇表演游戲,有的幼兒園在活動室里會專門設置“戲劇表演區”“音樂區”等,讓孩子在這些區域中通過自主游戲的方式開展創造性地戲劇表演游戲。有的幼兒園利用戶外場景,專門開辟出“才藝小劇場”,設置表演規則與觀看規則,這個小劇場買票、賣票、表演等都由幼兒參與,幼師只負責組織、指導、幫助。通過這種方式來引導幼兒思考,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的音樂知識。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重大節日、紀念日設計一系列藝術表演活動,像“元旦文藝匯演”“六一快樂節”“我今天畢業了”等藝術表演活動,讓孩子大膽地邁上舞臺,唱歌、跳舞,盡情展現自我,在充滿儀式感的藝術表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在表演中獲得勇敢展示自我的自信。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使用戲劇表演性游戲,符合幼兒直覺行動思維及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的特點,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幼兒面前,對于促進他們的認知發展、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及培養他們的審美觀等都具有積極意義。戲劇表演性游戲是一種集體游戲,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合作、自主探究,促進了他們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婷.幼兒園音樂表演區的創設與指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
[2]姜帆.幼兒園表演游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