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王金龍濰坊工程職業學院
量本利分析的公式:企業利潤=外銷數量×(單位售價-單位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銷售總額-總的變動成本-總的固定成本。
(一)盈虧平衡點分析。盈虧平衡點,它表達表達的是企業的銷售收入同他的總成本持平,也也就是企業的利潤等于零時,企業所達到的一種狀態--盈虧平衡。該點對應的業務量就是企業盈虧平衡點上的業務量。公式:保本點對應的的業務數量=總的固定成本÷單位地的邊際貢獻=總的固定成本÷(單位定定價-單位變動成本)
當業務量超越保本點時,企業盈利;否則,企業虧損。
(二)目標利潤分析。目標利潤分析指的是企業把目標利潤這一指標引入到量本利分析模型當中,在單位銷售價格和產品成本穩定、并且能保證目標利潤得以實現的前提下,探討分析企業利潤同成本、業務量之間的勾稽關系。
目標利潤點上對應的業務數量=(目標利潤金額+總的的固定成本)÷(單元元定價-單位變動成本)。
企業為了達到利潤目標,通常會采用的方法有提高銷售價格、提高業務數量、降低固定成本、壓低單位變動成本等。
(一)盈虧平衡點。盈虧平衡點的含義是說說當企業地地總成本等于總收入,企業既不有虧損也不有盈利,即企業剛剛好處在保本狀態時的外銷數量的總稱。其公式:盈虧平衡點處的外銷數量=固定成本總量÷(單元產品的價格-單位變動成本)。管理層在做產品生產決策分析時會使用這一決策指標,假如企業的生產能力和銷售能力無法達到保本狀態,企業是不能實現盈利的,企業若想確保產品順利地投產,就必須不遺余力地采取措施確保其生產能力能夠超越其保本點,且要銷售出去,另外還可降低生產成本或是提高銷售價格來降低其保本點。
(二)邊際貢獻。邊際貢獻是用企業企業的銷售數額減去企業總的變動成本數額后,還可以可以在去彌補它的全部固定成本,且對利潤收益作出貢獻的產品剩余收入。其計算式:邊際貢獻=業務數量×產品地單元價格-業務數量×單位位變動成本=銷售收入總金額-變動成本總量。管理層在做有關某項產品要不要被投產,虧損的產品要不要被停產等決策活動時,常會采用該指標,它避免了傳統方法下,單純地以財務會計利潤為決策標準的弊端。
(三)安全邊際。安全邊際,反映的是企業產品現有/預計的業務量水平超出盈虧平衡點的業務量水平,該項指標是用來衡量企業產品盈利的安全程度的,即企業產品銷售量或是銷售額的最大降幅是多少卻仍不會造成虧損。其公式:安全邊際=現有的(預計的的)外銷數量-保本點處的外銷數量。該數值越大,表明企業盈利的安全區越大;反之,企業盈利的安全區則越小。
Y企業是本市一家著名的高端有機水果生產企業,據悉本企業現已對其成本按照性態分類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并且采用變動成本法來進行產品成本的核算。下面我們就采用量本利分析法對Y企業進行分析。
Y企業出產的有機水果A,市場上每一千克的對外銷售價格是30元,每一千克對應的單位變動成本是15元,總共的固定成本是30000元,正常情況下,Y企業每年可實現銷售5000千克。
水果A的保本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市場售價-單位的變動成本)=30 000÷(30-15)=2000(千克)
A水果的單位產品的邊際貢獻=產品的單位對外銷售價-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30-15=15(元)
A水果的單位產品的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單位)÷市場售賣單價價=15÷30=0.5
已知Y企業有機水果A的年銷售量為5000千克,保本銷售量為2000千克。因此,Y企業要想實現盈利,年銷售量必須超過2000千克,否則就會發生虧損;另外,Y企業目前的銷售量與其保本業務量兩者之間的安全邊際是3000千克,安全邊際越大,說明企業的利潤就越大。企業想提高利潤,可通過提高單位售價、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單位變動成本或以上方法綜合運用的辦法來實現。
為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Y企業又推出有機水果B和有機水果C,在多品種產品下如何計算企業是否盈利,常用指標有單位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和綜合邊際貢獻率。
計算得:Y企業綜合邊際貢獻率43.75%,目標利潤銷售額571429元,有機水果A、有機水果B、有機水果C銷售額:321428.81元、178571.56元、71428.63元。企業要實現其目標利潤需多品種產品共同作用,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隨機進行取舍。
在我國企業的生產實踐過程中,管理會計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量利分析模型綜合考慮到企業的業務數量、成本與其利潤之間存在的勾稽關系,幫助企業找出利潤增長點以及關鍵項目,為企業的管理層作出科學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對量本利分析方法的進一步拓展,可助企業全面了解企業的成本構成、銷售策略及經營風險等項目對企業綜合戰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