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華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一直以來,國有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 “兩張皮”的現象。如何把堅持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統一起來,讓黨建工作真正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實現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深度融合,是國企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之一。
創新黨建工作體系的方法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兩個“一以貫之”的重要論斷和明確要求,為國有企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指明了方向。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集團”)堅定貫徹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不懈創新探索,逐步構建形成了以“一二三四五”為關鍵詞的具有中化特色的黨建工作體系,在強黨建、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一個目標”,指企業黨建工作要聚焦“促進企業改革發展”這個核心目標;二是“兩個規律”,指企業黨建工作既要遵循企業發展規律,也要遵循黨建工作規律;三是“三個原則”,指企業黨建工作要堅持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融入中心、堅持分級管理;四是“四個重點”,指企業黨建工作要圍繞“理想信念教育、方針政策執行、組織作用發揮、黨員教育管理”這四個方面為重點內容來展開;五是“五大行動”,指通過開展鑄魂行動、強基行動、成長行動、示范行動、關愛行動,提升黨建工作成效,實現與經營管理的融合。
具體到黨建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加強對黨員干部職工的理想信念教育,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體方式主要是通過參加黨校輪訓、講黨課、開宣講會、辦大講堂、做主題教育、組織現場教學、加強媒體宣傳等形式實現,逐漸深化干部職工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領會,不斷用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加強對黨的理論、黨史、新中國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形勢任務、企業發展史以及企業文化的了解,深刻理解黨的成長壯大和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以及黨的創新實踐探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讓廣大干部職工深刻認識到國企組織不僅是經濟組織,還是精神組織,是有信仰、有理想、有使命感的組織,感受到自己從事的工作重要、崇高和有意義,自覺投身于經濟領域建設。
二是路線方針政策執行。作為中央企業,要深刻認識到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央決策部署在企業得到堅定貫徹執行的重大意義,在產業戰略和經營計劃制定執行、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業務拓展等方面,都必須將企業自身發展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使企業發展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比如:新發展理念的落地生根、“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等。企業堅決行動、真抓實干,切實發揮示范帶動引領作用。
三是組織作用發揮。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構建強大的組織體系并有效發揮各級組織的政治引領、文化凝聚、有效監督、成長激勵作用。具體方式是通過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完善組織體系、健全決策機制、強化決策執行評估監督、雙向交叉任職等多種方式來實現,真正讓各級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基層黨總支、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匯聚企業改革發展的持續動力。
四是黨員教育管理。以調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加強黨員的教育、培養、發展和使用,提高黨員政治素質,增強專業本領,讓黨員帶動積極分子,進而帶動全體職工。通過強化教育培訓、開展評優表彰、強化典型帶動等多種方式,加強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作風錘煉,講道德重品行,促進黨員遵規守紀、勇于擔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激發創新活力。
上述這些內容基本涵蓋了黨建工作的主要方面,具體還要在集團黨組統一部署下,通過各級黨組織分級實施“五大行動”這樣的載體來完成。比如:以紅色教育、文化導入、戰略宣講、儀式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尋根鑄魂行動”;以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強基行動”;以領導干部輪訓、業務骨干培養、創客大賽等為主要內容的“成長行動”;以黨旗飄揚在一線、黨徽閃耀在崗位、創新創效尖兵、“示范崗+”等為主要內容的“示范行動”;以EAP(員工幫助計劃,)暖心計劃、非薪酬激勵體系、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關愛行動”,等等。
建立黨建工作體系的保障措施
中化集團通過創新構建黨建工作體系,提升了集團黨組和各級黨委對企業改革發展的領導、主導作用,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在企業經營管理具體運行上的服務和參與熱情,保證了基層黨組織在經營管理、創新發展、企業文化三個方面發揮作用。創新構建黨建工作體系成為集團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6S體系、大監督體系、企業文化體系、運營體系互為輸入輸出,有機結合、密切聯系,相互銜接、互為支撐,共同為企業正常運轉提供保障,使企業在高質量黨建的引領下,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
為確保黨建工作體系得到貫徹落實,中化集團堅持從組織保障、隊伍保障、制度保障、考核保障四個方面入手,從嚴從實做好基礎性工作,實現了黨建體系運行的閉環管理。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堅持戰略延伸、業務開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建設到那里,在企業各個層面構建嚴密的黨建網絡,把黨的組織建到車間班組、經營網點、工程項目部、服務窗口等生產經營科研一線,實現黨組織全覆蓋。在企業總部及下屬單位建立黨務工作機構和群團組織,為順利開展黨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強化隊伍保障。加大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力度,著力打造政治堅強、本領高強、意志頑強的高素質、專業化黨務干部隊伍,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人才支撐。通過組織選拔、競爭上崗、公開招聘等方式,把好選人用人關;依托黨校、管理學院等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分層次、有重點地開展黨務人員輪訓,提高專業化水平;建立黨務干部和經營管理人員雙向交流輪崗機制,使黨務工作崗位成為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平臺。
三是強化制度保障。順應企業發展要求,遵循黨建工作規律,依據《中央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建立涵蓋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文化建設等領域,貫穿企業各層級的較為完善的黨建工作制度。形成以全面落實《中化集團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為抓手,以基層黨委工作規范、基層黨支部工作細則、黨務部門和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實施辦法等配套文件為支撐的具有中化特色的黨建“1+4”制度體系。明確了黨組織領導班子、黨組織書記、專職副書記、領導班子成員、黨群部門的“五個責任清單”,確保黨建工作責任落到實處。
四是強化考核保障。通過PDCA循環管理方法,從計劃、實施、考核、改進上對黨建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全過程管控。按照“兩納入”原則,每年開展黨建工作考核,把黨建工作納入公司業績考核、納入黨員領導干部業績考核,建立與經營發展相適應的邊界清晰、責任明確、結果導向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考核結果應用。而且黨建考核占比逐年提升,到2020年已占整體績效的20%,有效發揮了“指揮棒”作用。同時,逐級開展對黨組織書記的述職評議考核,實施5年來已全面鋪開,有效增強了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了黨建工作有效開展。
中化集團通過不斷健全完善黨建工作體系,黨建工作政治引領力持續增強,黨建基礎不斷夯實,黨建與生產經營的融合更加緊密,有力促進了集團改革發展和經營目標任務的完成。2019年實現利潤總額186億元、凈利潤1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和31%。在今年突發疫情形勢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保障作用,引領職工群眾做到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不誤,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生產經營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系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