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衛

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同時也催生和促進了“云經濟”“線上經濟”的發展,以新基建為基礎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云化發展正深刻改變產業格局和生產生活方式。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將立足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國防建設、服務國計民生,發揮系統工程優勢和信息技術優勢,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貢獻航天智慧和航天力量。
轉型數字經濟為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疫情之下,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在物流受阻、人流受阻、生產受阻、消費受阻的情況下,暢通信息流成為支撐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數字經濟必將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為破解當下復工復產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航天科工充分運用信息化與云化手段開展云端業務,所屬企業(特別是在鄂企業)的科研生產經營活動雖然受到影響但一直沒有中斷,員工通過“云端業務支持系統”在線開展協同辦公、協同科研和“云端營銷”“云端投標”等科研生產與經營活動。
例如2020年春節期間,在航天科工所屬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的航天長征裝備有限公司,有一位年輕工程師通過與同事開展“云端協同工作”,一個人在廠區完成了通常需要多人現場協同才能完成的產品研發、試驗、測試等全部工作任務,譜寫了“一個人一個廠一個月”的真實故事。
航天科工開展科研生產經營任務的云端協同團隊數以千計,這得益于管理層多年來在“四個在線”工作上的大力推動,即管理在線、產品(業務)在線、員工在線、客戶在線。航天科工在多年前確立了制造與服務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的新業態體系,經過多年實踐形成了“一云五網N平臺M應用”的業務在線運行基本格局。其中,“一云”指作為通用基礎支撐平臺的航天智云基礎云平臺;“五網”指工業互聯網、慧農科技互聯網、軍事裝備互聯網、公共服務互聯網、商業服務互聯網5個領域級云平臺;“N平臺”指行業級、產業級、專業級云端應用平臺;“M應用”指直接面向用戶的各類云端應用系統(APP)及各類應用終端。
如今,航天科工所屬航天云網、航天信息、航天智云等多個企業所提供的一系列云端應用支持系統,為企業提供“云端報稅”“云端發票”“云端抗疫產品配套”“云端抗疫物資采購”“云端復工復產健康信息保障”等業務,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助推新基建體系加速落地
危和機總是并存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催動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而新基建作為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基礎設施,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建立能源與工業品生產體系和生產能力為主要目標;第二階段以流通能力建設和城鎮化建設為主要目標;第三階段,也是目前所處的階段,則以建設產業治理、信息治理、生態治理和安全治理服務等基礎設施體系為主要目標?;谝陨纤念愔卫淼幕A設施建設就是所謂的“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新基建不僅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支撐。
其中,產業治理的本質是調整產業領域之間和產業領域內部的生產關系,其最終目標是形成以精細化、專業化、智能化和高效率、低成本為主要特點的新產業形態。航天科工將重點參與工業互聯網和智能物聯網建設,在產業治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揮主力軍作用。
信息治理的本質是不斷增強和改進信息的生產、流通、運用體系,以合理調配產業領域內部的生產關系,其最終目標是形成以安全、專業、智能、高效、低成本為主要特點的新產業形態。航天科工將主要從新算法、新產品、新器件、新原料與工藝研發配套等方面參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和產品研制。
生態治理的本質是推動生產活動、消費活動、生態環境三者之間的和諧發展,協調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演變之間的關系,其最終目標是形成以安全、健康、人與自然和諧為主要特征的新型生產、生活、生態良性循環體系。航天科工將重點在環保產業和安康新科技、新產品、新產業等方面發揮優勢。
安全治理的本質是調整國家、組織、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其最終目標是形成以保障各類法律主體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主要功能的治理體系。航天科工始終將服務國家傳統安全治理作為主業,并從服務總體國家安全體系建設出發,積極發展應急救援裝備、安保科技等產業,同時在能源安全、農業安全和水資源安全領域積極開展戰略布局。
新基建體系布局工業互聯網不可或缺
工業互聯網能夠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無縫對接、供需高度匹配,最終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
作為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航天云網是航天科工傾力打造的提供智能制造、協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務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致力于為高端制造業和小微企業搭建普惠的云端產業集群生態環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航天科工旗下一家位于貴州的航天電器公司,其主要業務為生產銷售高端電連接器。在生產過程中,該公司以航天云網為平臺,實現了從營銷簽約到研制排產,從供應鏈及制造再到結算和售后的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的云端打通,成功解決難以對市場的巨大多樣性需求做出敏捷反應的痛點,從容應對各種個性化產品的單件、小批量生產需求,目前年訂單量以十萬計,最多時每天處理2 000份訂單,實現了效率、質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航天云網提供的云端營銷系統、云端應標系統、供應鏈支持系統等信息化資源,將處于相對隔離狀態的人員與分散狀態的生產要素、經營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云端協同工作環境,為應對疫情防控需要、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不中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航天云網設立的“抗疫專區”,圍繞企業研發、生產、交易等業務環節,提供居家辦公、防疫、融資等8個應用場景下的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并幫助多家口罩生產企業和熔噴布原料供應商實現了供需對接。航天云網的INDICS(工業互聯網云系統)國際云平臺迅速上線“一鍵跨境”功能,已幫助十余家企業提供個性化跨境業務解決方案,助力國內企業積極拓展海外業務。
搭乘新基建快車傳統產業迎來轉型升級機遇期
企業數字化轉型很難,不搞數字化轉型,會越來越難。少數具備條件的企業要帶頭參與新基建設施及體系建設,發揮領頭羊、主力軍作用。其他多數企業則應積極利用新基建形成的基礎設施實現數字化轉型,搭上數字經濟的“高速列車”。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根據企業和產業發展規律,解決好誰主導轉型、往哪里轉型、如何轉型的問題,才能通過數字化轉型真正提升企業競爭力。特別是傳統產業,可以依托工業互聯網,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的數據、產品、技術和成熟經驗,打造“云端”業務及管理體系,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
國內最早的汽車發動機散射器制造商——航空工業永紅散射器公司,屬于最早支援貴州“三線建設”的“老三線”企業,目前,就依托航天云網打造的“云端數字工廠”,其設備使用率提高近30%;在不增加設備且人員減少20%的情況下,公司產能提高近70%,有效解決了生產管控難、設備故障多、管理數據難追溯、決策效率低等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疫情期間,該企業還利用“云端數字工廠”高效推進復工復產工作,有效緩解了疫情影響。 (責任編輯:羽 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