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萍



摘要: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采用2009-2017年中國對“一帶一路”66個國家汽車出口相關數據,研究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汽車出口貿易潛力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進口國班輪航運連通性指數、貿易及相關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政治穩定性指數、貿易自由度是影響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因素;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汽車出口貿易潛力較大,對不同國家汽車出口貿易潛力出現兩極分化的特征。
關鍵詞:“一帶一路”;汽車出口;貿易潛力;影響因素;隨機前沿引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F75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10-0208-0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0.047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gravity model, Chinas automobile export data from 66 countries of “the Belt and Road” from 2009 to 2017 are used to study Chinas automobile export trade potentia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gning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the liner shipping connectivity index of importing countries, the quality index of trade and related infrastructure,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index, and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trade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Chinas automobile exports. The potential of automobile export trade is large, and the potential of automobile export trade to different countries is polarized.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automobile export; trade 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stochastic frontier gravity model
截至2019年3月3日,同中國簽署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總數已經達到了152個,在各個領域建立了多個多邊合作機制。汽車產業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發展機遇。中國汽車產業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就要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等機遇,加大力度開拓國際市場。根據《“一帶一路”中國汽車企業“海外競爭力”藍皮書》數據,2017年中國汽車產銷量近3 000萬輛,連續9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汽車出口103.8萬輛,價值897.8億元,其中對“一帶一路”國家汽車出口額占汽車總出口額的32.81%。因此,研究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汽車出口貿易潛力,對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實現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關于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潛力研究成果頗豐。部分學者研究表明,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具有較大出口貿易潛力,并且受到進口國基礎設施水平、 政府治理能力和關稅水平等因素的影響[1-3]。曹安等[4]基于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產品出口貿易效率及潛力進行研究,發現中國對沿線國家的農產品出口貿易效率和潛力在不同國家有很大差異;人均GDP、人口數量、國家間地理距離對中國農產品出口都具有顯著影響;政治穩定性指數、貿易及相關基礎設施質量指數、經濟自由度等是影響中國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方英等[5]測算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文化產品出口潛力,結果表明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化產品貿易潛力存在較大差異,關稅水平、是否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等人為因素成為影響其出口效率的重要因素。李曉鐘等[6]認為中國裝備制造業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貿易效率不斷提高,且細分行業的貿易效率以及不同區域的貿易效率存在較大的不均衡。
近年來,國內學者對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研究主要從3個方面展開,一是從宏觀角度研究中國汽車貿易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張林[7]研究發現中國汽車產業出口規模不斷擴大,但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弱,國際貿易壁壘叢生等問題;李秋斌[8]測算出中國汽車凈出口貿易指數、企業生產規模等指標,從定量角度分析汽車產業出口競爭力現狀。二是研究影響中國汽車出口貿易水平的具體原因。張玉佳等[9]研究發現人民幣升值、運輸成本的增加和國際貿易壁壘對汽車零部件出口產生消極影響;李勤昌等[10]研究發現貿易雙方國家經濟規模、行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因素均對中國汽車產品出口有顯著影響;田嬌[11]的研究結果表明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上升和科研投入報酬率的增高能有效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三是測算分析中國汽車出口貿易潛力。齊瑋[12]基于傳統引力模型選取了2010年與中國汽車制造業貿易往來最密切的40個國家和地區,測算出中國汽車出口貿易潛力,按照結果將這些國家和地區分為4類,即貿易潛力衰退型、貿易潛力飽和性、貿易潛力挖掘型和貿易潛力巨大型;何奕等[13]基于傳統引力模型測算出中國對分布于全世界范圍內6大洲34個國家的汽車出口貿易潛力,將其分為“過度出口國”國家和“出口不足國”國家。
4 ?實證分析與結果
4.1 ?模型檢驗
在對模型進行估計前,首先對貿易非效率項是否存在、是否時變以及引力方程的具體形式進行似然比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拒絕不存在貿易非效率項和貿易非效率項不時變的假設,故貿易非效率項存在且隨時間變化而變化。但接受不引入邊界變量、語言變量和內陸變量的假設,故具體模型并不引入這3個變量,原因可能是在“一帶一路”國家(地區)中,與中國有共同邊界以及共同語言的國家較少,因此變量不具備參考價值;隨著交通運輸方式的多樣化以及進步,是否為內陸國變量對國家貿易發展的作用不斷弱化,此變量也不存在研究意義。剔除上述不能拒絕變量,構建新的隨機前沿引力模型
1nEXijt=β0+β1lnGDPjt+β2lnGDPit+β3lnPOPit+β4lnPOPjt+β5lnDISij+νijt - μijt ? ? ? ? ? ? ? ? ? ? ? ? ? (10)
4.2 ?隨機前沿模型估計結果
根據似然比檢驗結果,基于模型(10)使用Frontier4.1軟件對中國對“一帶一路”66個國家汽車出口貿易進行估計。為了比較結果穩定性,分別給出時變模型和時不變模型估計結果(表2)。
表2 ?隨機前沿模型估計結果
由表2可知,時變模型中在5%的置信水平下顯著,說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更加適合時變模型,且值為正,說明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汽車出口的貿易非效率項隨時間變化在不斷降低,即中國汽車出口的貿易阻力在不斷變小,貿易環境在向好的方向轉變。時變模型和時不變模型均在1%置信水平下顯著,且均大于0.9接近1,說明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汽車出口實際貿易量和潛在貿易量存在很大差距,且引起差距的因素大多數來源于人為的非效率因素。
中國GDP與進口國GDP均在1%置信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說明兩國的經濟水平的提高均能促進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的發展。但是,中國GDP系數高于進口國GDP系數,說明相對于進口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更加能夠帶動本國汽車出口貿易的發展。貿易雙方人口總量對中國汽車出口貿易影響作用不同。中國人口總量作用不顯著,且系數為負,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國人口數量龐大,隨著人口的增多對汽車產品的內需擴大,所以對本國汽車出口呈現出負面影響。進口國人口總量在1%置信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說明進口國人數越多,對汽車需求市場越大,越能促進中國汽車出口貿易。貿易兩國間距離系數為負,且不顯著。說明隨著交通便利化程度提高,中國與貿易國之間的地理距離對汽車出口影響作用不大。
4.3 ?貿易非效率模型估計結果
基于模型(9),采用一步法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汽車出口貿易非效率的因素進行估計,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貿易非效率模型中系數為0.693 2說明引起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的阻力近70%是貿易非效率因素引起的;FTAij在10%置信水平下顯著,且系數為負,說明簽訂貿易自由協定是促進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的因素。貿易雙方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為貿易往來提供了更加寬松的貿易環境,為貿易雙方創造了更多的貿易機會。SHPjt與貿易非效率呈現出負相關關系,說明班輪航運連通性是促進汽車出口貿易的因素,便利的運輸條件節約了運輸成本和運輸時間,有利于中國汽車出口;INFjt系數為負,且是5個因素中系數最高值,說明該變量對中國汽車出口貿易起積極促進作用。進口國良好的貿易基礎設施建設,能促進中國汽車產品出口;PSjt在1%置信水平下顯著,且與貿易非效率呈正相關,說明“一帶一路”國家政治不穩定是阻礙中國汽車出口的因素之一,究其原因是有部分“一帶一路”國家政治環境差、暴力和恐怖事件發生較多,不利于中國汽車的出口;IEFjt系數為負,且與貿易非效率呈負相關,說明貿易自由度是促進中國汽車出口的因素。
4.4 ?貿易潛力分析
根據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可以得到,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汽車出口貿易效率,結合式(3)計算出中國對這些國家的汽車出口貿易潛力,見表4(表中排名按照貿易拓展空間的高低排列)。
由表4可知,整體上看,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汽車出口貿易拓展空間平均水平為505%,說明貿易潛力較高,中國汽車出口貿易還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分國別來看,兩級分化比較嚴重,對各個國家的貿易潛力十分不均衡。其中不丹是中國汽車貿易出口潛力最大的國家,拓展空間為20 535%,遠高出第二和第三的東帝汶(2 261%)和黑山(1 128%)。貿易拓展空間排名前10的國家均為發展中國家,說明中國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汽車出口貿易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還有很大拓展空間。中國應該積極減少與這些國家貿易摩擦,加強貿易合作,積極開發貿易潛力,以促進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的發展。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貿易拓展空間最低為17%,說明中國已經與這2個國家在汽車出口方面有了很好的貿易往來,這也與其經濟發展水平高和基礎設施完善等因素相關。
表5說明,中國對南亞汽車出口貿易拓展空間最大,其次是中亞和東南亞;中國應該加大對這些地區的貿易合作力度,充分激發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的潛力。對西亞和北非貿易拓展空間最小,同時也說明對這些地區的貿易效率最高,人為貿易阻力最小。
5 ?結論和建議
本研究選取2009-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66個國家相關貿易數據,構建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和非效率模型,測算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汽車出口的貿易潛力及影響因素,得出如下結論。
1)貿易雙方國家國內生產總值、進口國人口總量對中國汽車出口貿易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中國人口總量與國家間距離對汽車出口貿易的作用不顯著。影響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的因素有是否簽訂貿易自由協定、班輪航運連通性、貿易及相關基礎設施質量、政治穩定性以及貿易自由度。其中除政治穩定性是阻礙汽車出口的因素外,其他4個因素都是促進中國汽車出口的因素。
2)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汽車出口潛力整體平均水平較高;其中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潛力平均水平較高。按國別來看,出口潛力兩級分化現狀嚴重,其中出口潛力最大的國家是不丹,出口潛力最小的國家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者之間的出口拓展空間相差約1 208倍。按區域來看,南亞和中亞地區是出口潛力最大的區域,西亞和北非地區是出口潛力最小的區域。
基于以上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1)積極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目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僅有13個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為了給中國汽車出口提供更加自由的貿易環境,消除貿易壁壘,應積極與進口國開展貿易談判,促進雙方貿易自由協定簽訂。
2)積極投資“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進口國貿易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是貿易非效率因素中最能促進中國汽車出口的因素。因此中國要重點推進與進口國陸水聯運通道、國際鐵路運輸通道、航空運輸通道的建設,為中國汽車出口提供堅實的硬件設施基礎。
3)積極開發貿易潛力較大國家的汽車出口市場。中國對“一帶一路”不同國家汽車出口貿易潛力差異巨大。對于不丹、東帝汶、黑山等貿易潛力大的國家,應該積極尋求合作機會,發揮貿易潛力價值。對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貿易潛力開發空間不大的國家,應繼續保持與之良好的汽車出口合作,尋求新的合作方向。
4)積極提高中國汽車出口國際競爭力。加大中國汽車的科研和創新投入,提升自身質量;加強汽車品牌建設,增強品牌國際宣傳力度,擴大品牌國際影響力;針對目前市場需求,開發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麗麗.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潛力及影響因素分析[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17(2):51-59.
[2] 張會清.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貿易潛力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17 (7):85-95.
[3] 孫金彥,劉海云.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國貿易潛力的實證研究[J]. 當代財經,2016(6) :99-106.
[4] 曹 ?安,汪晶晶,黃如夢.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出口貿易效率及潛力測算[J].統計與決策, 2018, 34(10):113-117.
[5] 方 ?英,馬 ?芮.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貿易潛力及影響因素: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8(1) :112-121.
[6] 李曉鐘,呂培培.我國裝備制造產品出口貿易潛力及貿易效率研究——基于“一帶一路”國家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 2019(1):80-92.
[7] 張 ?林.我國汽車產業出口的現狀、問題及提升措施[J].對外經貿實務, 2018(3):51-53.
[8] 李秋斌.我國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現狀分析及發展路徑[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 ,2009(1):98-102.
[9] 張玉佳,段元萍,朱麗娜.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影響因素研究[J].商業經濟,2011(11): 26-28.
[10] 李勤昌,錢思源.中國汽車產品出口增長的三元邊際及其影響因素[J].財經問題研究, 2017(10) :85-93.
[11] 田 ?姣.我國汽車凈出口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科學決策 ,2011(9):82-93
[12] 齊 ?瑋.我國汽車制造業的貿易流量與出口潛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 .國際貿易問題,2013 (1) :79-86.
[13] 何 ?奕,程 ?凱.我國汽車行業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及出口潛力研究——基于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 2016(12):130-136 .
[14] 付韶軍.“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出口效率提升——基于面板數據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J]. 工業技術經濟,2016,(10):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