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敬桃
摘 要:農村教學與城區教學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對于教育教學質量影響巨大。本文分別從“農村小學教育與城區教育存在差異性的原因”“解決農村小學在科技教學方面的措施”這兩個方面入手,針對城區與農村小學科技教育差異性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城區與農村;科技教育;差異性的原因;解決措施
二十年代一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續上升,教育也隨著發展和前進。然而城區和農村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教育差異性,小學科技教學方式也是如此。針對這一問題,任課教師要進行詳細地分析,并且了解相關內容。這樣才能找到解決措施,才能將城區與農村小學科技教育的距離縮短,才能帶領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其中,科技教學在偏遠地區中,一些基礎設施和師資得不到最基礎的保障,學生坐在危房讀書的事例十分常見;反觀在城市學習的學生卻享受不斷升級換代的教育教學,不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還能安排各種補習班等,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十分豐富。
一、農村小學教育與城區教育存在差異性的原因
1、教師資源不同
在我觀察看來,農村和城區的教師資源差距是十分明顯的,農村教師的隊伍相對于城區要少很多,可能是鑒于農村發展比較落后,很多學生工作后選擇落戶城區,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農村教育教學沒有得到一定的重視,所以導致農村教師資源缺乏。這樣一來,農村教師的數量達不到保障,教育教學方面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2、教學條件不同
農村和城區的生活水平有所不同,自然教學條件也有一定的差距。相對于城區,農村的教學條件較差,農村沒有固定的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等;那么城區教學,不僅擁有較多的教學器材,還有相對較多的活動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參與豐富不同的教學活動,獲取一定的知識,大大提高教學效果。那么這樣相比下來,農村的教學設備落后,無法緊追教育時代的發展,也無法給農村的學生提供多樣新穎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3、教學要求不同
農村小學與城市小學科技教育是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并且很大程度開始重視科技教學,然而在重視程度方面,可以看到比較側重于城市教學。如此一來,城區和農村的教學要求也是不同的,城區的教學更加靈活多樣新穎,并且教學質量也會有一定的保障;農村教學要求無法向城區看齊,會在一定程度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另外,農村教學在科技教學方面會更加注重基礎教學和理論教學,城區教學會注重實踐教學。
二、解決農村小學在科技教學方面的措施
1、有效增強師資隊伍
針對城區和農村教師資源不同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吸引優秀人才這一方面考慮,適當提高農村小學教師崗位比例,并且實行農村教師補貼政策等,既可以減輕教師壓力,又能吸引更多教師入職農村。如此一來,農村的教師資源會有一定的增加。與此同時,各級領導應該有意識重視農村教育教學的發展,應該適當減輕農村教學壓力,并且鼓勵和提倡越來越多的人入職教師這一行業,為農村教育教學增磚添瓦,貢獻一份力量。比如經過增強師資隊伍后,科技教學的質量也會有多提升,可以對于教師進行專項的培訓,鼓勵和提倡教師積極參與講座,并且讓教師之間相互分享教學經驗,或者請一些權威的教學機構來給教師進行培養等。這樣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也會有一定的優化和更新。
2、大力發展經濟水平
農村和城區教學條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經濟差異較大,農村無法支付高額的教育經費,這才導致農村教學教學條件較差。對此,我們可以大力發展當地的經濟水平,只有經濟水平提高后,學生的教學條件才能相對提高。比如我們可以結合當地的特點來發展經濟,景色好可以發展旅游行業等,或者向政府請求,增加資金投入等,這些方法都可以為農村教學緩解一定的壓力。如此一來,任課教師在科技教學時,不僅可以應用多媒體信息教學進行輔助教學,還能讓學生采用微課等進行輔助學習,有效提高教學條件,促進課堂教學發展。這樣,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下,不僅會強化學習記憶,還能對于知識有一個全新的了解。
3、優化教學方式方法
城區和農村科技教學的差異不僅僅是教學條件差異和師資隊伍差異,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差異。經了解,一些農村教師采用“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使得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科技有關知識,不僅磨滅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動力,還降低學生的學習參與感,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停滯不前。對此,任課教師應該優化教學方式方法,采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授課,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游戲教學、活動教學、比賽教學等,來有效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總而言之,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城區與農村教育的差異終將會不斷縮小。這些努力不僅僅只是為了農村受教育的孩子,更是為了中國的未來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谷智豐.南陽市城區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差異性調查報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8):45-47.
[2] 梅桂花,汪建中,宋文超.我國義務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差異性研究——基于《中國教育統計年鑒》的統計與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2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