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榮亮
輕推畫軸,細數云煙。點點滴滴是他的眉眼如畫,絲絲縷縷是他的溫文爾雅。四月的芳菲散落在金黃色的碩大日光帷幕中,隨輕舞飛揚的柳絮一同在風里漫不經心地飛著、跳著。那個如彩虹般絢麗的男人,再一次勾起了我的感傷。
一直以來,我都不曾覬覦紅得發紫的流量明星那清逸俊朗、宛若神祇的臉龐,也不曾為那些靜美如斯、冷艷決絕的新晉女藝人所傾倒,更不曾對哪個柳鶯般天籟嗓音的歌手暗生情愫,卻唯獨對他念念不忘。
究其原因,我想了很久,或許是因為他飾演虞姬柔中帶剛的哀婉氣質太過形象,使我入戲沉迷了;或許是他那句“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透露出的風華自信,喚醒了我沉睡心底的信心了;又或許這些皆不是,只因為他是他,只因為他的名字叫張國榮。
猶記得,我是從女同桌口中初次聽到他的名字的,看得出她的眼中瞇著笑,笑靨如花,好似沉浸在一片茶糜色的春光里,但我還是沒能從她的描述中想象他的樣子。緊接著,班里的很多女生突然成了他的“迷妹”,課間短短十分鐘里,她們圍成一個圈,熱火朝天地討論著這位“奶油小生”。這種感覺就如同一個男生望著購買戰斗力旺盛的女生望洋興嘆一樣,這或許就是男性和女性的思維差異吧!以為時間久了就會忘卻他的我,卻在身邊女同學的聽覺轟炸下對他更加好奇,如同水墨在心間暈染開來。
我驚奇,該是怎樣的瀲滟驚才,才能擔當如此的名字。可惜,當時的我學業繁忙,每兩周僅有的一次假期被用在了企鵝聊天上,只能通過身邊人的只言片語去認識他。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我對他的印象由最初的疑惑到印象漸深,芳華絕代的他、風流倜儻的他……他的光輝在我心中奇妙地增長。
只是有一天,當同桌視若珍寶地拿來了他的照片時,我才得以一覽他的容顏,這是我走近他的第一步。我才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存在便是時光。而你去認識、了解便是品味時光,便會升華自己。
至今記憶猶新的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場景。他就安靜地躺在同桌粉紅色的筆記本中,給平淡的本子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痕跡。就這樣,在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他驚艷了我的雙眼。照片上的他眉眼如畫,一半的容顏隱匿在燈光下,平添神秘;一半的容顏如同靜置在陽光中,清晰透徹,淺笑安然。由于女生們一再強調他的名字,我自然猜想到是他,只是驚訝竟然有人五官長得如此精致,而后我懷著訝異但佯裝平靜的心,向女生們問出了他的故事。
那一刻我才知道,這世間曾出現過一個如彩虹般的人。他以有限的形體點亮了整個舞臺,更以無限的靈魂渲染了整個時空。小說家倪匡對他的容顏贊嘆不已,留下了“眉眼如畫”這樣的筆墨;知名作曲人黃霑對他更是夸贊不斷,稱他為靚仔,并且理所當然地認為應該偏心于他,喜愛于他;女神張曼玉在第一次和他演戲后更是感嘆連連,直與媽媽說她遇見世界上最完美最漂亮的面孔了。有句話叫作“各花入各眼”,唯有他偏偏打破了這個桎梏,欣賞他的人從未有什么年齡、職業與性別之分。
我想,也許這世上會有很多叫張國榮的人,可我下意識地只承認他這個被稱為Leslie的人才是張國榮。其余的,純為巧合。只因如果說這個名字是個傳奇,那他便用他短暫卻絢麗的一生證明了他是傳奇的最佳演繹者。
之后,我開始通過音樂、影視作品了解他。每每提到他的名字,腦海中第一浮現的便是他的音姿。與聽他低沉、醇和的天籟之音相比,我更著迷于他在電影熒屏上氣宇軒昂的身影和入木三分的演技,如同在美玉上雕刻奇花,其更具靈性,更惑人心。
只是一切光鮮都是建立在艱辛之上的。從一個宣布退出歌壇的歌手轉型到演員,這其中必然是有不和諧之聲的,最強烈的聲討便是說他出爾反爾。幸而,他向來人緣好,而老友周潤發和梅艷芳更是公開為他說話并表示會堅定地支持他。只是,在強大壓力面前,一切來自外力的相助只能起個錦上添花的作用,而真正戰勝困難的應該是當事人有顆強大、從容的心。而他,生來是屬于掌聲的!他用他豁達、堅韌的決心與氣度,堅持為熒屏創造了幾十部的經典,才使華語電影得以在戛納影節上榮摘金棕櫚大獎,使中華文化能夠揚名四海。而我更要感謝他傳達給我的力量,使我再次遇到困難時也無所畏懼,因為只有堅強、勇敢的奮力直前才是最接近奇跡的方向。
戲如人生,繾綣入迷。戲里的他沉迷于角色,戲外的我沉迷于他。沉迷于他,不僅是因為他俊俏的容顏,更是因他溫文爾雅的氣質。我想,他的氣質應該是由家中書堆滿格的蜷蜿書香熏陶而成的吧,氣質一旦形成,再經過時間的沉淀便會深入骨髓里,隨后的一舉一動便會盡顯風姿。而他成功地完成了這一步驟,使得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翩翩俗世佳公子一角,有了現實演繹者。
難得的是,他的溫文爾雅是對任何人都是如此的,但天妒紅顏,那樣端正、秀麗的男子始終敵不過命運的殘酷,在一次慈善演唱會中,他的音容笑貌竟成了最后的訣別。自此以后,世上再沒有了那個彩虹般絢麗的人,時光每每帶著記憶流轉,每到四月似乎增添了細雨與寒冷,記憶中他渾厚嗓音的歌聲夾著煙雨的旋律絲絲入耳,我又一次陷入深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