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桂珍 肖鑫 周家恩 蒙倩 陳艷 藍艷色 陳兆廣

【摘 要】目的:調查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患者焦慮、抑郁狀態,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選在我院住院行PCI術的冠心病患者200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200例冠心病PCI術患者SAS評分為(51.67±3.17)分,SDS評分(52.81±3.62)分;年齡、基礎疾病是增加PCI患者焦慮、抑郁的危險因素(OR=25.185,OR=0.213;P=0.000,P=0.028);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狀況是PCI患者焦慮、抑郁的保護因素(OR=0.090,OR=0.116,OR=0.015;P=0.000, P=0.000, P=0.015,P=0.000)。結論:冠心病PCI圍手術期患者焦慮抑郁評分較高,且其影響因素較多,應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焦慮、抑郁狀況。
【關鍵詞】冠心病;PCI圍手術期;焦慮;抑郁;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是治療冠心病(CHD)常用的方法,其大大降低CHD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殘率及致死率。但該方法也帶來多種負面影響。PCI圍手術期間常出現復雜的心理反應,臨床上多表現為抑郁、焦慮,嚴重影響后期恢復[1]。本研究旨在探討CHD患者PCI圍手術期抑郁、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2019年01月~12月在我院首次施行PCI術的冠心病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知情同意;無失語及意識、智力、認知能力障礙,有一定的理解力、語言表達能力。
1.2 方法 問卷調查內容:①基本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經濟狀況、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情況。②用焦慮自評量表(SAS)[2]評價患者焦慮狀態。③用抑郁自評量表(SDS)[2]評價患者的抑郁狀態。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200例患者基本情況:男139例,女61例;年齡:26~88(53.73±10.25)歲;文化程度:大學78例,中學66例,小學56例;婚姻狀況:未婚16例,已婚143例,離異16例,喪偶25例;經濟狀況:家庭年收入人均≥10000元89例,<10000元111例;基礎疾病:高血壓35例,糖尿病28例,高脂血癥36例,合并兩種以上疾病101例。
2.2 SAS、SDS評分:SAS評分為(51.67±3.17)分;SDS評分(52.81±3.62)分。
2.3 SAS、SDS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SAS、SDS總分為因變量,以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狀況、基礎疾病等項為自變量進入Logistic回歸分析,其賦值情況為:男=1,女=2;年齡≥60=1,<60=2;文化程度:大學=1,中學=2,小學=3;婚姻狀況:未婚=1,已婚=2,離異=3,喪偶=4;基礎疾病:多種疾病=1,1種疾病=0;經濟狀況:年收入人均≥10000元=1,年收入人均<10000=2;焦慮、抑郁狀況以≥50為發生=1;<50為不發生=0。結果發現:年齡、基礎疾病是增加PCI患者焦慮、抑郁的危險因素(P均<0.05),年齡小、伴有多種基礎疾病者,焦慮、抑郁風險大;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狀況是PCI患者焦慮、抑郁的保護因素(P均<0.05),文化程度高、已婚有配偶陪伴、經濟狀況好,可降低焦慮、抑郁患者的發生焦慮、抑郁的風險。見表1。
3 討論
PCI術治療能顯著緩解CHD患者癥狀并降低死亡率[3]。然而,PCI圍手術期間常出現復雜的心理反應,臨床上多表現為抑郁、焦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疾病的轉歸,二者可形成惡性循環。
調查發現:CHD患者在PCI圍手術期間焦慮和抑郁評分顯著增高。而年齡、基礎疾病是增加PCI患者焦慮、抑郁的危險因素;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狀況是PCI患者焦慮、抑郁的保護因素。低齡患者焦慮抑郁水平高于高齡患者。年齡低的人群面臨的社會環境壓力更大,且一般是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其可能更關注患病住院對家庭經濟狀況造成影響,故心理狀況更易受到影響。此外,年齡低的人群可能更關注疾病預后,對術后生存質量有更高的期望。家庭人均年收入低的患者焦慮癥和抑郁癥的患病率較高。對于一般健康人群來說,低收入的人群生活拮據困窘、對家庭的愧疚感和自卑等因素增加了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風險,這部分群體對經濟問題更加關注。而CHD患者進行PCI治療的成本較高,包括住院成本和誤工費、營養費等間接成本,進一步增加了其患上焦慮癥和抑郁癥的風險。高水平的教育程度被證明是患者患焦慮癥的保護因素,這種保護效果可能是因為教育水平高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抗壓能力,心理狀況受疾病的影響更小。此外,低教育水平的患者自我調控能力較低,對疾病的認識有限,并且對疾病的不良后果更為關注。
綜上所述,冠心病PCI圍手術期患者焦慮抑郁評分較高,且其影響因素較多,體現在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經濟狀況等方面,應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焦慮、抑郁狀況。
參考文獻
林雪琴,黃文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其與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的相關性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8,25(9):1113-1116.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27-131.
丁紅煒,張莉,李秋梅,等.心理干預聯合常規治療對女性尖銳濕疣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26(11):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