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閣 馬玉霞 勾峰
摘 要:隨著全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農戶的增加,土地規模化的優勢顯現,農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榆樹市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機械化必須大力發展農民社會化服務組織,而其最佳組織形式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作為一個新型的小型企業,不可避免地涉及其運營方式,其運營方式發揮作用的效果,直接影響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的長遠發展和盈利。榆樹市田豐專業種植合作社作為吉林省優秀示范社,以運營為手段,創造性地開展出一種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電商”多方共贏的運營新模式,值得全國專業種植合作社借鑒和推廣。
關鍵詞:合作社;發展;運營
中圖分類號:F321.42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8.098
榆樹市作為吉林省乃至全國的產糧大市、農業強市,現階段農業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隨著國家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機補貼政策和土地規模化的強勢拉動,榆樹市土地規模化已經達到270萬畝,占整個耕地面積的46.1%,同時農機服務體系不斷加強和完善,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已經達到5599家,固定資產超過50萬元的農機大戶和合作社已經達到780個,每年都涌現出5~10戶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作為優秀示范社,而這些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承擔著全市85%農田的耕、種、收等機械作業, 從根本上保證了整個農村經濟蓬勃發展,多方共贏的局面已經逐步顯現。
1 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的運營新模式
1.1 多方共贏是合作社發展壯大的根本宗旨
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作為廣大農村的新興小型企業,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電商”的運營新模式,創造多方共贏是辦社及發展壯大的根本宗旨。首先,土地是廣大農戶賴以生存的根本,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廣大農戶的土地托管收益,讓越來越多的農戶放心地將土地交給合作社經營,也就是進一步加快土地規模化的進程,這也是合作社建立示范基地,進而引進龍頭企業合作和電商銷售的基礎。
例如,田豐專業種植合作社的做法是:(1)土地承包權轉讓給合作社,從春種、夏管、秋收、冬銷全部歸合作社負責。(2)農戶托管土地收益,農戶按照當年本村同等地塊上中等地塊收入平均值作為向合作社收取收益的標準,其他收益歸合作社所有。(3)在以上兩項都保證的情況下,合作社可以同龍頭企業合作,建立項目基地,同時利用“互聯網+電商銷售”的新模式,不再種植單一品種的作物,適當發展經濟作物的栽培,提高產出比,達到多方共贏的目的。
1.2 科學經營及運營是合作社發展壯大的關鍵途徑
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要發展壯大,不能閉門造車,必需要走出去,引進來,早布局,實發展。(1)榆樹市田豐專業種植合作社每年秋收之后,就積極同各省市各級涉農單位和涉農企業廣為聯系,多方合作,為下一年合作發展奠定了基礎。(2)合作社同市里的農技推廣機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使最好的適應本地的技術和機具最先應用到合作社,同時聘請專家,對土地的養分、地塊適宜種植作物、土地經濟收益進行分析,做好作物布局,以供給側改革調整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
例如,榆樹市田豐合作社每年托管土地600余hm2,60多臺(套)農機具,同省內外10余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從耕、種、收、銷做到了全程機械化和電子信息化。榆樹市第一個新興農業植保技術——農用飛機航化植保訂單企業,6名無人機操作員,利用10臺無人機,近兩天時間里,完成400 hm2玉米地的植保訂單,效率是普通植保的40倍。
1.3 資金和技術的配套是合作社發展壯大的必要因素
資金作為一個企業生存和盤活并長遠發展壯大的命脈。(1)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如何籌措資金,才能使企業發展壯大,除了常規的向金融機構借貸外,還可以采用田豐專業種植合作社的方式,利用金融機構作擔保,合法融資,采用“入股分紅不分息”原則,吸納合作社成員175戶,閑散資金345萬元,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2)采用職業化教育的方式,聘請省市具有高級職稱和專業技能的鄉土實用人才,定期為廣大社員培訓,為社員補充新鮮的技術血液;同時也對外提供科研、教育、培訓示范基地的點線面結合模式,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也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2 加強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發展的幾點建議
在市場經濟強大發展的態勢下,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作為新興企業,要想在經濟大潮中站穩腳跟并發展壯大,離不開以下幾點操作:(1)稅費改革和金融支持是合作社發展的強大后盾。稅費改革和金融資金支持合作社發展的力度要像蔬菜等農作物在公路上建立綠色通道一樣,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根據當地的政策出臺一些相關的措施,來保證合作社所需強大資金的延續性,促進合作社快速發展,當然也要控制其發展風險。(2)實用人才和先進技術的引進與應用是合作社發展的最佳優勢。適當地鼓勵廣大農業畢業生投入到合作社發展當中,通過所學,達到所用,不僅為廣大學農的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而且也豐富了合作社的知識結構和層次,更帶去了先進的技術。例如,田豐專業種植合作社招聘近10名高職稱技術人才和5名實用技能人才充實技術隊伍。人盡其才,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合作社專業人才,合作社才能走在市場經濟的前端,位于時代發展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