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計算機軟硬件技術越來越趨向于成熟,日趨完善的計算機藝術表現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數字化的藝術創作逐漸豐富了觀眾們的想象力。在CG動畫行業中,三維數字雕刻藝術主要通過計算機應用軟件進行立體成像,通過立體影像視覺藝術和動態敘事技巧的加工進行抒情渲染,由于科學技術不斷地更新換代,數字雕刻技術與傳統藝術之間無縫銜接逐漸成為趨勢,其在文物的仿真修復、歷史情境再現、傳統文化典故宣傳等各領域運用廣泛。
一、三維數字雕刻的表現現狀
三維數字雕刻是一門數字技術與傳統藝術并存的藝術表現,主要是在計算機三維軟件中的虛擬空間進行塑造,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數字雕刻軟件包括ZBrush、Maya、3D Max、C4D、Blender等,它所呈現出的效果通常服務影視動畫、游戲開發、產品衍生、建筑仿真等領域。數字藝術作品可以提升大眾視覺審美,而且伴隨如今的數字化時代發展趨勢,三維立體效果的傳播媒介實現了多樣化,增強觀者對藝術創作者的思想共鳴。在國外,由于計算機軟硬件的發展起步較早,國外的3D數字藝術水平較高于國內水平,呈現出科技感、未來感、超現實感、仿真感等感官盛宴。近年來,國外先后推出多部結合數字雕刻技術的影視作品,從第一部數字影像作品《創戰紀》到數字CG電影《星際戰隊》《生化危機》《侏羅紀》等,同時國內也推出優秀影視動畫作品《秦時明月》《白蛇起源》《大圣歸來》等。這些影視作品憑借先進的數字化技術,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受到大眾歡迎。目前,市面上出現的VR、AR、虛擬藝術等行業也都有了數字雕刻的身影。
三維數字雕刻不僅在數字科技行業得到極大的發展,也常常用于傳統手工創作與文物古跡修復。比如,根據偉大雕塑作品《維納斯》中人物的身形,重新塑造失去的手臂,還有修復再現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以此還原雕塑的原貌,凸顯文化氣勢。通常,數字雕刻是根據文獻利用計算機進行虛擬雕刻,在虛擬空間中對任一個現實的或虛擬的進行塑造還原,也可融入創作者的想象力,加入文化元素,使觀者能夠領略文化魅力和真實感。
二、三維數字雕刻在傳統藝術表現中的運用優勢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發展,日趨完善的計算機技術所呈現的視覺效果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很多數字藝術創作豐富了觀者的想象力,特別是在數字交互上,三維數字雕刻能夠更好地展示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三維數字雕刻在傳統藝術的表現往往都是經歷大量文獻史實的文字記載搜集,例如,中國“龍生九子”的典故,人們對此的認識大都是通過各種版本書刊而獲得的,很少出現三維立體的詳細視覺展示,數字雕刻可以立體呈現龍九子的各自特點——“面如黃牛、身形似豺狼、得豕則生象”等。
以文字記載的形象可以通過數字雕刻進行塑造成形,也可以以二維平面插圖的紋樣記載進行立體再現。比如,《四神云氣圖》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歷史研究價值較高的壁畫珍品,其年代比較久遠,很多專家贊譽其精美,有“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后之敦煌”之美譽。壁畫刻畫了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及云氣紋等組成的精美圖案,而傳統敦煌壁畫內容豐富多彩,充滿歷史氣息,描寫著神的形象,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它是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其紋理及表現技法都有歷史研究價值,而數字雕刻融合傳統壁畫的表現技法,可以展現全新的視覺藝術效果。
《四神云氣圖》中刻畫的四大神獸形象流傳至今,目前大多數以獸型平面插圖形式呈現在觀眾視野里,三維立體感較弱。為了生動地表現傳統壁畫的精髓,人們可以采用數字雕塑的制作方法,在三維虛擬空間中多方位地展示傳統技藝之美。三維數字雕刻可以無縫銜接數字信息時代的傳播媒介,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當前,人們可以通過數字雕刻技術呈現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依照文獻記載,針對素材屬性,設定具體形態,包括造型姿態、布料褶皺、膚質配色、環境氛圍燈光渲染等,復現傳統壁畫藝術,全方位突顯傳統文化特色,更好地解讀傳統藝術,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以前,傳統文化呈現形式過于單一,而數字雕刻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在軟件內,材質球編輯器能夠模擬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等質感,將傳統文化的美更好地展現出來。數字雕刻作品可以通過3D打印和數控雕刻機等技術加工轉換到現實空間中,可以采用任何雕塑材質。數字雕刻不僅可以根據文獻進行立體塑形,還具有插圖立體還原、古跡文化仿真再現、虛擬現實和建筑漫游等應用優勢。
三、三維數字雕刻的制作過程
首先,為了保證創作內容的可信性和準確性,前期需要大量地查閱文獻,對篩選的文字信息和圖像進行整合,詳細挖掘材質、紋理、紋樣圖案、色調、比例、造型和環境氣氛等,后期利用圖像軟件(Adobe Photoshop)進行視覺整合,為后續實際雕刻做好準備。
其次,搭建現實主體模型,以傳統技藝質量為效果依據,利用ZBrush雕刻大師軟件來對造型體態、道具、服飾、五官、細節紋理、傳統紋樣等方面進行模型雕刻制作;利用ZBrush中的Fibermesh功能來制作模型的特效,如毛發、植物等,以達到更好還原的效果;利用Maya來整理每個模型的命名,拆分模型的UV,以便于繪制貼圖詳細的紋理;利用Substance Painter繪制模型的顏色,通過不同的通道屬性來豐富模型的貼圖信息;利用Toolbag進行后期布光,烘托整體環境氣氛。
最后,根據前期草圖進行重新組合,對道具、造型、材質、紋理、環境等元素進行圖像整合,實現模型主體仿真還原,使得雕刻更有張力和真實性。
四、三維數字雕刻在傳統藝術表現中的運用
很多曠世之作采用工序繁多的傳統技藝,因此數字雕刻管理人員要具有扎實的美術功底,深入剖析傳統雕刻工藝流程,對主體造型、布料質感、膚質、燈光、道具、配飾、畫面構圖、比例透視、服裝紋樣、色彩搭配、毛發走勢等進行有效還原,最終呈現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效果。三維數字雕刻流程擁有多道制作工序,每一制作環節都會重新審視素材,保證物體的真實性。傳統藝術擁有深厚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可以采用三維數字雕刻進行表現,通過輸出動態影像實現更好的解讀,宣揚自身魅力和文化價值。
五、結語
信息時代,傳統藝術表現形式趨于多樣化,數字化的藝術作品豐富了人們的想象力。當前,傳統藝術可以采用三維數字雕刻的表現形式,以便開展歷史文博宣傳、古跡考古研究、藝術品生產等活動,突顯傳統文化屬性,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張冬冬(1986-),男,河南漯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