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幼兒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閱讀,可以為自己的心靈作主,任自由的想象在閱讀中放飛,從而獲取獨特的閱讀體驗,實實在在地回歸閱讀的原生態。
每個幼兒都是獨特、鮮活的個體,教師應給幼兒閱讀的自由,讓幼兒進行原生態的閱讀。
1.給幼兒選擇閱讀讀物的自由。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最近發展區”,不同年齡發展階段的幼兒其身心發展有別,最有效的閱讀應當讓幼兒閱讀符合自己年齡階段特征的讀物。教師應給幼兒閱讀的自由,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想閱讀的讀物,鼓勵他們自由地觸摸閱讀世界。
2.給幼兒自主感悟閱讀讀物的自由。“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幼兒的認知基礎與閱讀習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便面對同樣的閱讀讀物,不同的幼兒肯定會產生不同的感悟。教師應珍視幼兒的不同理解,尊重幼兒的不同閱讀感悟與體驗。
3.給幼兒享受閱讀的自由。學前教育階段,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教師應給幼兒閱讀的自由,讓幼兒享受閱讀的樂趣,讓幼兒愛上閱讀。
閱讀是一種重要的能力與習慣,教師應尊重幼兒的閱讀方式的自由,滿足幼兒的閱讀愿望,鼓勵幼兒依據自己的需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
1.自由式閱讀。教師可以在幼兒園閱讀區域為幼兒投放大量的閱讀讀物,當然,應注意種類的多樣化。比如,教師可投放童話故事類、科學類、生活類、世界兒童名著等讀物,讓幼兒依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自由地選擇、感知、理解、體驗、感悟與探索,真正給幼兒閱讀的自由。幼兒一定會享受到閱讀帶給自己的獨有的寧靜、和諧與美好。
2.探索式閱讀。大班幼兒通常會對周圍世界產生積極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當然,對于大班幼兒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其通過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方式展開閱讀。探索式閱讀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強調教師依據幼兒的興趣或當下的熱點問題,并為幼兒提供多種多樣的閱讀讀物,讓幼兒以探索式的方式進行閱讀,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比如,國慶前夕教師組織大班幼兒開展以“我是中國人”為主題的閱讀活動,大班幼兒通過探索式閱讀,提出不少“熱點”“亮點”話題,如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包括哪些?中國的國花是什么?等等。教師依據這些話題,鼓勵大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努力,上網搜索并學習制作不同主題的圖書,如《了不起的中國人》《中國的驕傲》《中國知多少》等,投放到幼兒園閱讀區,讓幼兒閱讀,實現閱讀分享,并鼓勵幼兒通過合作探索式閱讀,積極建構新的閱讀經驗。這樣,讓大班幼兒在探索式閱讀中體驗到了閱讀的快樂。
3.創編式閱讀。教師鼓勵幼兒將閱讀材料進行加工、整理及大膽創編,以童話劇的形式進行改編并表演出來。比如,幼兒閱讀完《咕咚來了》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去改編《咕咚來了》,并將《咕咚來了》加以表演出來,這樣的表演活動是深受幼兒所喜歡的活動方式,更是幼兒對閱讀多樣化表達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4.扮演式閱讀。角色扮演式閱讀旨在讓幼兒在閱讀的基礎上,對閱讀讀物中的某些特定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的加以扮演出來。比如,“小精靈電視臺”就是讓幼兒去扮演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的角色,或扮演記者的角色進行了采訪性的活動,幼兒一定會興致勃勃地模仿角色的語言、神態、動作,活靈活現地扮演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或扮演記者,將小精靈電視臺節目扮演的妙趣橫生,令人驚嘆。
5.想象式閱讀。想象式閱讀就是讓幼兒對閱讀讀物上的內容,展開合理化的想象拓展。幼兒可以想象閱讀讀物的開頭、結尾、中間情節,可以對閱讀讀物進行想象性改編、想象性創編、想象性續編等。比如,幼兒閱讀完《龜兔賽跑》后,讓幼兒想象創作《龜兔賽跑新傳》;閱讀完《西游記》后,讓幼兒想象《豬九戒新傳》等等,這樣的想象性閱讀可以發展幼兒想象能力,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及創新能力。
原生態閱讀是幼兒閱讀的有效方式,教師應給幼兒以閱讀的自由,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幼兒原生態閱讀的方式,以讓幼兒收獲閱讀的快樂與成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