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燦
摘 要:建設縣級融媒體,是促進媒介融合優勢發展的主要路徑,更是打造具備引導力、傳播力、公信力以及影響力的核心措施。面對我國十分復雜的輿論生態,強化縣級融媒體建設有助于形成社會共識,從而更好為群眾加以引導并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基于此,文章將聚焦我國縣級融媒體建設存在的顯性問題,對其有關建設路徑加以簡要分析。
關鍵詞:融媒體建設;縣級;問題及措施
引 言
受限于發展資源等諸多方面條件,面對高強度的市場競爭導致縣級媒體受眾漸漸流失,無論是關注度還是影響力均呈現下滑趨勢。順應時代發展,將傳統媒體積極融合新媒體,已成為縣級媒體生存發展的關鍵選擇。可實際在建設發展縣級融媒體的過程中往往會遭遇如人才緊缺、舊機制等一些限制發展因素,出于將縣級融媒體自身的“引導服務群眾”作用充分發揮,現下當務之急是應及時處理這些瓶頸問題,幫助縣級融媒體建設走出困境。
一、簡析縣級融媒體建設主要問題
(一)發展受限,體量偏小。第一,因為縣級媒體多數拘泥在本地資源,所以嚴重缺少非本地內容,而且內容生產只是簡單相加,由于缺少原創內容環節,無法吸引受眾群體。第二,采編制作能力有限,經營理念落伍,有關從業人員素質仍需進一步提高。第二,未能及時革新人才管理機制,原本的體制機制相對約束,另外在待遇方面缺少吸引力,難以引進高精尖人才。
(二)建設流于形式。建設完成的縣級融媒體“物理中心”,僅是掛牌與大屏幕的建設,未能真正融合傳媒理念與機制等有關方面。
(三)資金問題。怎樣讓相對有限的資金進行高效運作,怎樣利用好資金達到自身轉型升級發展,依舊是縣級媒體需要解決主要問題。
(四)認識誤區。部分地區僅認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等同于新聞傳播媒體,未能清晰認識到縣級融媒具備的“公共服務”功能。
(五)其他問題。媒體間存在壁壘,無法實現協調統籌。縣級融媒體后期運營能力相對有限,在具體建設中沒有系統性頂層設計,缺少先進的現代技術,沒有統一的技術支撐與技術標準體系,無法達到有序統一管理與協調效果。
二、提高縣級融媒體建設水平路徑分析
(一)打造高品質內容。傳統媒體在未出現互聯網前,精準把握渠道優勢,可是近些年基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渠道逐漸增多,傳統媒體本有的渠道優勢也已不在,任何用戶均可以變成內容生產者。在互聯網十大的信息增長是爆炸式的,大量信息涌向讀者使其目不暇接。也正是因為涌入的海量信息,用戶漸漸進入到“信息過載”的困境,信息內容的平、短、快僅會吸引讀者片刻注意,實際上沒有喚醒消費的真實需求。久而久之,在信息洪流的不斷淘洗中便可以逐漸區分出泥沙與真金,唯有優質內容才會經住時間的考驗,這也是優質內容資源獨有優勢的體現。換言之,雖然技術環境發生改變可是沒有顛覆人們針對優質內容的必要需求,其僅是轉變了人和信息環境之間的關系,脫去華麗包裝與形式,缺失優質內容的有力支撐這樣的媒體僅是鏡花水月。不管形式怎樣變化,作為讀者關心的是產品內容及深度。所謂“內容為王”并不是單純的閉門造車,應充分了解用戶、精準把握市場動向之后進行創作,其和渠道關系不是表面上的排斥關系,可以占有與利用渠道關系并以此作為發展基礎。
關于建設縣級融媒體,一方面需要打造高質量內容,另一方面還需切實強化內容聚合力。首先,作為內容供應方的縣級融媒體不僅應盡可能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而且需進一步開發優質內容所隱藏的產業附加價值,對內容產業鏈條加以完善,充實內容層次,將內容多元版圖填補完整,達到資源應用最大化的效果。近些年抖音、快手、抖音等媒體平臺的快速崛起,也證明內容聚合具備的生命力。那么,縣級融媒體也應在用戶平臺打造過程中處理好內容聚合和原創內容之間的關系,在將具備本地特點原創內容做好的同時,推出相應的聚合內容,讓縣級融媒體平臺真正做到百花齊放。
(二)堅持服務群眾原則。首先,積極開展政務服務。需要培養好信息抓手,構建新媒體矩陣,借助開通政務微信與微博客戶端等方式將有關政務信息及時傳播,把政策方針向群眾及時傳達,從而讓政策透明度更高,讓政策落實更快。另外,縣級融媒體還能借助建立電子政務論壇的模式積極鼓勵用戶闡明自己的訴求及疑問,而且邀請有關人員予以準確回應。通過上述舉措一方面可以貼近群眾,理解群眾,將群眾真實心聲“用心”創達,強化公信力及傳播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對黨政部門相關工作加以監督。其次,積極轉變主角思維,最大限度滿足用戶實際需求。作為基層媒體代表的縣級融媒體,需貼近本地用戶,所以縣級融媒體的一張王牌就是本地新聞。對于縣級融媒體需要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適度將內容側重點放置于本地新聞,時刻關注本地區發生的熱點事件與當地民生百態,擴展信息來源渠道,在確保及時傳播信息的基礎上做好人文關懷,呈現出當地群眾喜這正需要與喜歡的民生新聞,進而強化傳播力。最后,積極關注民生百態,做好便民服務。可以借助微信應用小程序、公眾號或是APP等連接相關民生服務端口,做到出行、醫療、住宿等民生領域的全面覆蓋,讓用戶在本地就可以較好享受信息服務,各項事務的辦理可以足不出戶。
(三)加大建設新媒體人才隊伍力度。縣級融媒體應清楚認識到建設高質量新媒體人才隊伍的重要性。因為人才是主要限制縣級融媒體有效發展的關鍵因素,若想突破縣級融媒體建設中存在的人才壁壘,則應加大建設新媒體人才隊伍力度,在人才交流、人才引進及培訓等相關方面,縣級融媒體需予以足夠支持,從而讓人才隊伍建設更好地促進媒體高效融合發展。縣級媒體機構需堅持將現代化技術作為支撐點,不斷擴展引才渠道,盡可能吸引高質量人才為縣級融媒體建設發光發熱,以深層次人才融合模式推動縣級融媒體跨越式建設與發展。例如和鄰近區縣強化人才引進方面的合作,通過特聘、兼職、特邀等方式引入并應用好這些人才。也可以依托座談會、參訪、培訓班等路徑,提升建設新媒體人才隊伍能力,這些舉措對于縣級融媒體建設而言均十分有效。
(四)靶向推廣與精準營銷兩手抓。在縣級融媒體建設過程中,我們應認識到靶向推廣與精準營銷是其關鍵環節。首先縣級融媒體建設應加強功能思維,和實際情況與群眾需求相結,提高推送精準度。需立足實際,將群眾真實的內容需求作為定位主導,找出準確的縣級融媒體定位,將互動、開放、共享為指導理念,增強媒體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媒體矩陣的現實作用。例如,建立受眾群體信息庫與用戶信息反饋機制,由此制定有關分發策略與內容生成,利用好圖片、文字以及視頻等主流傳播符號,積極推出五光十色的移動新聞精品,努力打造政府和基層群眾之間的公共服務集約化平臺。
結束語
作為時代發展重要產物的縣級融媒體,屬于我國治理體系的延伸,更是完善宣傳傳播結構的關鍵,其直接關乎著黨的新聞輿論及基層輿論主流陣地建設的效果,由此可見其必要性與重要性。各地區縣級融媒體的建設過程中處在的困境、面對的問題、采用的措施均有一定差異。可是成功和失敗同在,我們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加以總結,有關未來縣級融媒體的建設工作仍需砥礪奮進,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智麗,張濤甫.超越媒體視域: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政治傳播學考察[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0,42(07):1-6.
[2] 陳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核心思路探究[J].中國有線電視,2020(07):773-778.
[3] 張曄.媒介融合背景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模式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0(1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