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小亮 廉永 劉躍峰 劉園偉 陳光華

摘要:簡要介紹了目前火電廠AGC系統試驗的現狀,指出了系統級測試的不足。在分析火電廠AGC系統控制原理的基礎上,結合相關標準和國家管理規定的要求,提出了火電廠AGC系統現場驗收測試檢驗的重點,設計了有針對性的測試項目和方法。以火電廠AGC系統現場驗收中發現的典型問題為例,進一步規范了火電廠AGC系統檢測工作。
關鍵詞:火電廠;AGC系統;現場驗收
0 引言
為了落實低碳環保和節能減排政策,我國對電網節能調度的要求不斷提高,促使火電廠積極研究各種節能措施。在此背景下,AGC系統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應用。目前,針對火電廠AGC系統的檢驗,只停留在機組和子站層面,重在驗證機組側DCS系統的功能和性能指標,缺少對AGC系統整體以及發電廠AGC系統與調度主站之間信息和命令交互功能測試的驗證。系統級測試檢驗的缺失,給電網安全發電、并網和安全運行埋下了隱患,越來越引起了發電廠和電網公司的重視。國家能源局等機構也針對AGC系統提出了加強檢驗檢測的要求,以便在電網并網前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穩定性。
1 火電廠AGC系統控制原理
1.1? ? AGC系統控制結構
AGC系統采用的是雙網冗余結構,結合綜合煤耗優化和比例分配等控制策略,以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為前提,實現電廠的安全、經濟運行,以實現電力系統節能減排為最終目標。
1.2? ? AGC系統控制流程
本文以配置3個機組的火電廠為例,AGC系統接受到上級調度中心實時下發的負荷調節指令,同時在線采集3個機組的實時運行數據。在滿足響應速度與響應準確性的前提下,AGC系統通過計算制定各機組間有功負荷的經濟分配策略,并將優化分配的結果直接傳送給3個機組的DCS系統,實現機組有功功率的自動增減。AGC系統控制流程如圖1所示。
1.3? ? AGC系統控制模式
AGC系統控制模式主要包括電廠控制模式和調度控制模式兩種模式。
電廠控制模式是指調度AGC系統處于退出狀態,各機組DCS系統投入AGC系統,調節負荷指令由操作員通過操作站手動下發,然后通過負荷優化控制系統,計算分配給各個機組調節指令。
調度控制模式是指調度AGC系統處于投入狀態,各機組DCS系統投入AGC系統,調節負荷指令由調度下發,然后通過負荷優化控制系統,計算分配給各個機組調節指令。
2 火電廠AGC系統測試
2.1? ? 測試重點
根據《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GB/T 13730—2002)、《火力發電廠廠級監控信息系統技術條件》(DL/T 924—2005)、《火力發電廠電力網絡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規定》(DL/T 5226—2005)等標準,以及國家電監會第22號令《電網運行規則(試行)》、電監市場〔2006〕42號令《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等文件要求,火電廠AGC系統現場驗收需要重點驗證以下內容:
(1)指令收發的正確性。主要驗證AGC系統與調度通信是否正常,并驗證電廠與調度信號傳遞、指令傳遞的正確性。
(2)火電廠AGC系統保護邏輯的正確性。主要檢驗電廠AGC系統在運行異常時,是否能夠保持原令,是否能給出告警,是否正常退出并保持電廠出力不變,是否出現溜負荷等異常情況。
(3)火電廠AGC系統調節速率和調節精度是否滿足調度需求。主要驗證AGC系統能否根據調度指令,采取正確的功率分配策略進行計算和控制,測試AGC系統對全廠有功功率的調節精度與調節性能是否滿足要求,測試AGC系統工作是否正確、可靠,同時,測試AGC系統的調節速率。
(4)火電廠AGC系統指令的跟隨正確性。主要驗證AGC系統的穩定運行性,測試系統正常運行過程中有無異常情況出現。
2.2? ? 試驗設計
針對火電廠AGC系統測試中需要重點驗證的內容,本文也設計了針對性的測試項目,具體如下:
2.2.1? ? 上、下行信號收發試驗
(1)根據調度點表,檢驗工程師在火電廠與調度進行通信點的數據傳動,包括遙信(包括SOE事件)、遙測信號,調度值班員觀察信號接收情況(遙測信號在調節上、下限范圍內,至少上送兩個信號);
(2)調度值班員根據電廠實際情況,下發不同的遙調指令,檢驗工程師在火電廠觀察并記錄監控系統的接收情況(指令在調節上、下限范圍內,至少下發兩個指令)。
2.2.2? ? AGC保護功能試驗
(1)依次模擬安穩切機動作、母線不平衡動作、全廠輔機故障、機組有功不可調等情況,在監控系統上查看告警及AGC系統反映情況;
(2)依次模擬AGC指令越AGC系統調節上、下限及幅度等情況,在監控系統上查看告警及AGC系統反映情況;
(3)依次模擬有功采集模塊故障、遙信數據位壞數據、遙信和遙測沖突等情況,在監控系統上查看告警及AGC系統反映情況。
2.2.3? ? 階躍響應試驗
(1)調度值班員根據電廠實際情況,在不同時間點下發不同的調節指令,從AGC系統調節下限逐漸提高到AGC系統調節上限,在監控系統上觀察并記錄每次變化的時間和調節后的負荷,以此計算AGC系統的調節精度和調節速率是否滿足調度需求;
(2)調度值班員根據電廠實際情況,在不同時間點下發不同的調節指令,從AGC系統調節上限逐漸下降到AGC系統調節下限,在監控系統上觀察并記錄每次變化的時間和調節后的負荷,以此計算AGC系統的調節精度和調節速率是否滿足調度需求。
2.2.4? ? 24 h運行曲線試驗
根據電廠實際情況,調度自動下發AGC指令。電廠接收并實際調節機組的出力,連續試運行24 h,在監控系統上觀察并記錄電廠AGC系統實際負荷與調度下發負荷指令之間的偏差。
3 典型問題分析
實驗室配合開展了3個火電廠的AGC系統現場驗收測試,填補了火電廠AGC系統整體以及火電廠AGC系統與調度主站之間信息和命令交互功能測試的缺失,驗證了火電廠AGC系統的有效性。本文對AGC系統現場測試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典型問題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3.1? ? 不同AGC系統主機顯示數據不一致
測試條件:給裝置輸入數據,在不同的AGC主機上查看裝置數據。
測試現象:火電廠內部,不同位置的AGC主機顯示數據不一致。
問題分析:廠家在調試過程中,只更新了某一AGC主機的程序和配置文件,未對其他主機進行實時更新,這就要求廠家在調試完成后,對所有服務器的程序和配置文件進行更新,使所有服務器上的數據及畫面保持一致。
安全隱患:不同的AGC主機上顯示不同的遙信狀態和遙測數據,導致電廠值班員誤操作。
3.2? ? 調度側數據與電廠側數據不一致
測試條件:調度控制模式下,將電廠與調度間通信的光纖拔出,模擬通信中斷。
測試現象:120 s后,調度監控系統顯示調節權由調度切換為電廠。但是,電廠監控系統始終顯示調節權在調度,無切換過程。調度監控系統顯示與電廠監控系統顯示不一致。
問題分析:調度側配置參數與電廠側配置參數不一致,檢驗工程師應和調度確認實測點的配置參數,確保電廠側和調度側配置參數一致。
安全隱患:機組控制權歸屬混亂,導致電廠值班員和調度值班員均不下發調節指令,發電過程無負荷調節。
3.3? ? 機組就地功能失效
測試條件:在電廠控制模式下,火電廠將1#機組LCU切為現地模式(1#機組退出AGC系統)。此時,檢驗工程師在火電廠監控系統下發1#機組LCU調節指令。
測試現象:火電廠1#機組LCU執行梯調下發調節指令(1#機組LCU切為現地模式,不應執行調節指令)。
問題分析:火電廠1#機組接線錯誤。
安全隱患:LCU就地控制的時候,若遠方有合閘指令,機組會繼續合閘,造成人員傷亡。
3.4? ? 監控系統顯示保護動作信號錯誤
測試條件:模擬#1、#2機組AGC系統產生低周波閉鎖減信號。
測試現象:AGC系統監控畫面中“#1、#2機組AGC低周波閉鎖減”信號光字牌文字描述為“#1、#2機組AGC高周波閉鎖增”。
問題分析:AGC系統廠家在做監控畫面的時候,保護告警信號關聯錯誤。
安全隱患:電廠值班人員無法得知低周波告警,給AGC系統下發減負荷指令,因機組不執行,認為AGC系統失效。調度控制模式下,檢測到電網周波小于周波設定值下限時,AGC系統不執行AGC減負荷指令;檢測到電網周波大于周波設定值上限時,AGC控制系統不執行AGC增負荷指令。
4 結語
火電廠通過開展AGC系統現場驗收測試工作,從AGC系統整體及其與調度主站的交互等方面,對AGC系統功能和邏輯進行了驗證,可以有效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彌補機組測試存在的不足。
發電廠作為整個電力系統的能量源泉,在并網前,借助專業的檢測機構,針對AGC系統開展專業的驗收測試,是進一步規范AGC系統檢驗檢測工作,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證發電安全、節約能源和消耗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師延平,祁延強.火電廠自動發電控制(AGC)試驗及運行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8):261-262.
[2] 金豐,陳建國.火電機組一次調頻和AGC性能優化分析[J].東北電力技術,2014(5):7-10.
[3] 周亮亮,張光玉.淺析AGC及一次調頻控制系統優化[J].科技視界,2013(18):139-140.
[4] 何平.廠級AGC系統在火電廠中的應用[J].云南電力技術,2013(3):64-66.
收稿日期:2020-07-04
作者簡介:穆小亮(1988—),男,河南許昌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智能變電站自動化設備及系統、通信網絡及時間同步測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