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年富
(廣西桂林市平樂縣人民醫院 麻醉科,廣西 桂林 542400)
婦產科已經成為臨床重要的科室之一,腹腔鏡手術則是該科室常用的治療手段,效果已經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認可[1]。隨著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確立,降低手術給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促進康復成為當務之急。良好的麻醉方案不僅有助于降低麻醉藥物對機體帶來的不良影響,還可以為腹腔鏡手術順利進行提供保障。既往臨床常用靜脈全身麻醉,但術區傷害性刺激明顯,使得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波動劇烈,越發難以滿足麻醉工作所需[2]。腰-硬聯合麻醉是在一個穿刺點完成腰麻以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案,在局部區域阻滯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3]。腰-硬聯合麻醉復合靜脈全身麻醉是否能夠促使患者從中獲得更大收益成為研究的熱門議題,故本次研究圍繞該命題展開分析,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按照隨機數余數分組法將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入的120例婦產科患者分為靜脈全身麻醉組及聯合組各60例。靜脈全身麻醉組患者年齡38-75歲,平均(49.88±1.42)歲;病癥類型:子宮肌瘤23例、卵巢囊腫17例、宮內膜癌15例、宮頸癌5例;病程時間6個月至10年,平均(5.23±0.17)年。聯合組患者年齡38-74歲,平均(49.91±1.49)歲;病癥類型:子宮肌瘤25例、卵巢囊腫18例、宮內膜癌14例、宮頸癌3例;病程時間6個月至10.5年,平均(5.30±0.20)年。納入標準:①無腹腔鏡手術禁忌者;②對本次研究所用麻醉藥物耐受性好者;③婦產科患者和(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腰-硬聯合麻醉禁忌者;②術中中轉開腹者。兩組婦產科患者一般資料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于麻醉之前0.5 h肌注苯巴比妥鈉(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1167)0.1 g、阿托品(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766)0.5 mg。靜脈全身麻醉組麻醉誘導方案為咪達唑侖(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7041)0.05 mg/kg、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3)2 m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國藥準宇H20054171)3 μg/kg、阿曲庫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02)1 mg/kg。聯合組在全麻之前于患者L2-3椎間隙實施穿刺并注入鹽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雅培制藥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83225)5 mg,達到麻醉平面后實施麻醉誘導,方案同靜脈全身麻醉組。麻醉維持期間聯合組采取鹽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間斷推注5-8 mL,靜脈輸注丙泊酚1.5 mg/kg·h、阿曲庫銨0.1 mg/kg·h。靜脈全身麻醉組丙泊酚3.5 mg/kg·h、阿曲庫銨0.2 mg/kg·h。
1.3 觀察指標。取血流動力學、應激指標、麻醉藥物使用量、清醒時間和拔管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觀察指標。血流動力學包括平均動脈壓、心率。應激指標包括血酮、去甲腎上腺素。麻醉藥物包括丙泊酚、阿曲庫銨。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躁動。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以獨立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時間段血流動力學比較。麻醉前兩組血流動力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人工氣腹建立后10 min、人工氣腹建立后30 min、人工氣腹解除后10min時聯合組優于靜脈全身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段血流動力學比較(±s)

表1 兩組不同時間段血流動力學比較(±s)
?
2.2 兩組不同時間段應激指標比較。麻醉前兩組應激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人工氣腹建立后10 min、人工氣腹建立后30 min、人工氣腹解除后10 min時聯合組優于靜脈全身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段應激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不同時間段應激指標比較(±s)
?
2.3 兩組麻醉藥物使用量、清醒時間、拔管時間比較。聯合組麻醉藥物使用量少于靜脈全身麻醉組、清醒時間和拔管時間短于靜脈全身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麻醉藥物使用量、清醒時間、拔管時間比較(±s)

表3 兩組麻醉藥物使用量、清醒時間、拔管時間比較(±s)
?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靜脈全身麻醉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雖然腹腔鏡手術給患者機體帶來的創傷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依然屬于有創治療范疇,手術應激反應不可避免[4]。靜脈全身麻醉在抑制大腦皮層以及邊緣系統興奮程度方面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但對術區傷害性刺激的阻斷效果欠佳,由此導致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程度較高[5-6]。腰-硬聯合麻醉則是一種區域阻滯技術,兼具椎管內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兩種麻醉特點,使得麻醉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7]。
崔艷田等[8]在其研究中證實,實施腰硬聯合麻醉復合靜脈全麻的觀察組血流動力學較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對照組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腰硬聯合麻醉復合靜脈全麻取得的麻醉效果更佳。本次研究中聯合組麻醉后不同時間段血流動力學均優于同期靜脈全身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前一學者所得結果相一致。但不同的是本次研究還從麻醉藥物使用量、清醒時間、拔管時間、應激指標、不良反應發生率探討了該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為其推廣使用提供了可靠的臨床依據。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腹腔鏡手術中腰-硬聯合麻醉復合靜脈全身麻醉應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