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步俊 張 林
(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三工程處,江蘇 徐州 221140)
淮北礦業集團公司青東煤礦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工業場地集中布置主、副、風三個井筒。為滿足礦井通風需要,工廣東南增設東風井,該井筒凈直徑Φ5.5m,井口標高為+30m,井筒設計深度646m,表土深度234.55m,采用上凍下注法施工,凍結深度305m,掘砌深度295m。地面預注漿巖帽段為285~305m。凍結段采用雙層井壁鋼筋砼結構,井壁厚度1~1.25m。其中,0~150m段內、外壁厚度均為0.5m,150m以深內、外壁厚度分別為0.65m、0.6m。
井筒凍結段地層自上而下為第四系、新近系、二疊系上石盒子組。第四系地層厚度88.15m,砂層占比34.01%。新近系地層厚度146.4m,砂層占比2.97%,底部以半固結粘土及鈣質粘土為主,單層最大厚度42.1m,膨脹量大。上石盒子組地層厚度70.45m,主要由泥巖、粉砂巖、細砂巖組成,其中風化帶厚度35.92m(強風化帶厚度18.08m)。地層溫度在17~24.8℃之間,土層凍結溫度-1.51~-2.17℃,深部粘土層-10℃情況下凍土單軸抗壓強度2.89MPa。基巖段地層巖石傾角15°左右。
井檢孔資料顯示,表土段共分三個含水層組,其中第一、第二含水層組位于第四系地層,共有6層砂層,累計厚度27.6m,滲透系數0.33~2.69m/d,富水性弱~中等;第三含水層位于新近系地層,僅有1層砂層,厚度4.35m,滲透系數1.48m/d,富水性中等。
依據上述設計要點,輔防凍結孔布置圈至掘砌荒徑控制在1.0m之內。凍結壁設計基本參數如下:鹽水溫度-28~ -30℃,凍結壁厚度4.2m,凍結壁平均溫度-12℃。凍結孔單孔鹽水流量不小于12.5m3/h。
凍結孔布置參數見表1,凍結孔平面布置見圖1。
從表中可以看出該工程凍結孔組合布置有利于凍結壁形成。其布置原則有如下幾點:
(1)采用三圈凍結孔布置方式,且主凍結孔開孔間距控制在1.3m之內。
(2)輔防孔采取梅花樁布置,該二圈孔開孔間距控制在2m左右,以減少相鄰孔斜距。(3)主輔孔布置圈距僅1.55m,圈內凍土發展速度約為正常情況下1.5倍。
(4)防片孔深度位于變徑段底界。
(5)輔防孔至掘砌荒徑之距控制在1m之內。

表1 凍結孔布置參數表

圖1 凍結孔平面布置圖
(1)靶域半徑:表土段 0~200m≤0.4m,200m以深≤0.6m;基巖段≤0.8m。
(2)徑向內偏值:表土段0~200m≤0.3m,200m以深≤0.2m;基巖段≤0.5m。
(3)凍結孔最大孔間距
主凍結孔:表土段0~200m≤1.8m,200m以深≤2.0m, 基巖段相鄰兩深孔≤3.6m。
輔助孔表土段≤3.0m;防片幫孔≤2.7 m;0~150m段相鄰輔、防孔≤1.8m。
依據水文地質資料,第二含水層組有兩層細砂,且厚度較薄(僅有2.55m),不再設置水文孔。基于此,設計水文孔2個,深度分別為40m和125m,分別報導一含、三含地層凍結壁交圈情況。水1#(孔深40m),設置4個花管部位,即6.5~11.5m、25.5~30.5m、31.5~33m、35.0~39.0m;在垂深 20m處設置隔板,并下放套管,分層報導水位變化。水2#(孔深125m),設置1個花管部位,位置為118~123m。
為了準確掌握凍結壁溫度場變化情況,設計測溫孔3個。測1、測2孔深均為305m,測3孔深155m。測1、測2均位于主排孔布置圈外側界面上1.2m處,且分別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方、下方。測3孔位于防片幫凍結孔界面內側0.5m處。三個測溫孔熱電偶測點布置數量分別為18個、18個、9個,平均間隔17m布置1個測點。
凍結站采用雙機雙級壓縮制冷方式。采用制冷機組4臺,其中運行3臺,備用1臺。裝機標準制冷量是井筒凍結需冷量4.1倍,是凍結需用標準制冷量1.4倍。工程凍結主要設備見表2。

表2 凍結主要設備配備明細表
2019年11 月29 日,冷凍站開機送冷。12月8日(凍結10d),鹽水溫度降至-18.5℃,溫差2.8℃;12月18日(凍結20d),鹽水溫度降至-24.2℃,溫差2.8℃;12月21日(凍結23d),鹽水溫度降至-28.5℃,溫差3℃,此時鹽水溫度達到設計要求。凍結站鹽水溫度變化見圖2。

圖2 鹽水溫度變化曲線圖
凍結運行期間,根據工廣附近農用井水位、水文孔水位、測溫孔縱向溫度等資料進行凍結壁發展狀況綜合分析。水1所報導的地層凍結壁于2019年12月20日交圈,凍結時間22d,較設計提前26d;水2所報導的地層凍結壁于12月25日交圈,凍結時間27d,較設計提前21d。此時整個沖積層凍結壁已全部交圈,說明凍結狀況良好。
鹽水系統運行采用正循環方式。主排孔、輔助孔均采用單獨聯接循環鹽水,防片孔采用兩個凍結孔串聯運行。積極凍結期間,凍結孔單孔流量均控制在13~14m3/h之間。通過凍結壁溫度場發展狀況預測分析成果,2020年1月15日(凍結第48d),關閉防片孔;1月31日(凍結第64d),控制輔助孔鹽水流量在4.5m3/h左右,主排孔鹽水流量維持不變,以控制凍土過多進入荒徑;3月29日,井筒掘砌至垂深195m時,關閉輔助孔停止運行。自井筒開挖至凍結表土段外壁掘砌結束,制冷鹽水溫度始終控制在-28℃以下,以保證凍結壁安全可靠性。
凍結表土段外壁采用短段掘砌,整體金屬下行刃腳模板砌壁,掘砌有效段高4.0m,單鉤提升。2020年1月6日(凍結第39d)進行井筒試挖。掘砌期間,加強井幫溫度和凍土形成監測。從監測結果來看,試挖段井幫溫度位于-2℃~ -3℃,正常段井幫溫度位于-5℃~ -6℃。基于良好的凍結效果條件,2020年3月份創出凍結段外壁掘砌工程量161.6m,說明鹽水溫度、流量調控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井幫溫度既滿足規范要求,又確保井筒安全快速施工。
(1)該工程凍結壁交圈時間的控制由傳統的主排孔優化調整為主排孔、輔防孔及三圈孔等組合疊加共同作用,以此實現需冷量集中供給,其地層交圈時間較設計提前21d,為井筒凍結段提前試挖提供保障,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合理控制主排孔開孔間距、輔防相鄰凍結孔斜距、主輔孔布置圈距,有利于提高多圈孔布置狀況下凍土發展速度,確保凍結壁厚度與強度滿足井筒安全快速施工。
(3)輔防孔宜采用梅花樁布置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地層凍結壁早日交圈,施工成本可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內側凍結壁發展均衡,井幫四周的溫度應力、凍脹力、圍抱力等較均勻,能夠確保井筒外壁施工質量。
(4)合理控制輔防孔至掘砌荒徑之距,既確保井筒開挖時不片幫,又能保證變徑段以深井幫溫度滿足規范及安全施工要求。采取分階段調控鹽水溫度、鹽水流量以及凍結孔運行方式等措施,以期控制凍土入荒量,科學解決凍掘矛盾。
(5)測溫孔測點應密集布置,便于及時掌握各地層凍結壁發展狀況,為井筒安全快速掘砌施工提供有力保障。針對類似地層的凍結工程,建議水文孔設計深度不宜超過防片孔深度,以便充分發揮多圈孔凍結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