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龍
摘要:本文分析了PPP項目會計核算的相關流程和存在的問題,介紹了幾種PPP項目賬務處理模式,提出了完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的相關建議,對于PPP項目管理人員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PPP項目;財務管理;會計核算
引言
PPP項目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質量對于項目的建設、經營以及后續的移交都具有重大影響,為此我們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對相關問題積極改進,不斷提升項目完成質量。
一、PPP項目和會計核算的概述
PPP模式主要是出現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或項目因為缺乏資金,無法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這是政府通過與企業簽訂相關協議,形成一種合作共贏的模式。簽訂PPP項目之后,企業可以為政府進行技術、資金和運營幫助,同時也可以依靠項目獲取經濟效益。PPP項目中的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是合作共贏且共同承擔風險,這也是雙方通力合作的基礎。
二、PPP項目會計核算
(一)PPP項目核算流程和作用
PPP項目簽訂的協議到期后,企業將會把項目的管理權交給政府相關部門。會計核算可以將PPP項目開展過程中涉及的各類財務問題明確處理,提升雙方的交接效率。PPP項目的流程主要涉及項目識別、項目準備、材料采購、施工建設、運營以及移交工作。通過PPP項目,政府部門可以獲取企業的資金支持,有效解決財政資金有限的問題,可以更快更好地加快城市相關設施建設,促進市場快速發展。會計核算可以為PPP項目建立起準確的財務信息報表,依靠精準的財務信息可以為項目的方案確定、現場施工以及監督管理等方面提供更有利的支持,促進項目工程保質保量完成。如果會計核算的結果存在較大的誤差,就會影響PPP項目的決策,方案確定過程中無法對資金進行合理的應用,導致現場施工環境出現資金短缺等問題,影響項目的完成質量。PPP項目能否準確高效地完成,其關鍵在于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二)PPP項目會計核算問題分析
1.項目公司成立階段。PPP項目開展初期,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因為經驗不足或者能力匱乏,無法明確會計主體。PPP項目是公共或政府單位簽訂協議后與私營企業共同籌備經營的項目,協議雙方中的公共單位往往只是一個單位,其結構相對簡單,而私營企業則多為多家企業的聯合體,其結構較為復雜。在PPP項目中如果存在多個產權主體,則會導致后期進行項目資產、收入計量等財務信息產生爭端,在資源分配過程中不能明確各自的數量,導致各方利益產生沖突,不利于項目的順利開展。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注意各單位或公司的PPP項目相關資產以及與PPP項目無關的資產,進行核算時需要計算與PPP項目有關的部分。為了加強財務核算結果的準確性,會計核算人員需要注意區分產權主體,加強多單位復雜形勢下的PPP項目管理工作,抓住項目的本質進行分類核算,提升工作效率,保證核算工作質量。
2.項目建設階段。PPP項目建設階段會面臨經營資產核算困難的問題。PPP項目相關的協議資產與項目公司本身的資產在實際建設階段往往是難以區分的,將PPP項目工程建設完成后會計人員很難對項目特許經營權的相關資產內容進行核算,對于各類借款費用也不利于區分和處理。在進行PPP項目建設過程中,各參與單位和企業涉及的不同產權主體對項目資產進行劃分,資產按照其類型可以劃分為固定資產、金融資產以及無形資產。其中,PPP項目的資產所有權屬于公共或政府單位,但是其他簽訂合作協議的項目企業依然承擔這一項目的經營權,這其中的資產財務數據需要進行單獨的核算。但是由于特許經營權無法進行合理的辨識,其作為一種沒有實際形態的資產類型應該劃分為無形資產。項目涉及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在其中獲取經營利益的權利,但是在經營過程中無法明確具體可以獲取的利益數量。因此,特許經營權應該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劃分給PPP項目的公司,其成本也將作為項目設施建設的成本。
3.項目運營階段。PPP項目公司往往是單獨對涉及的資金財務信息進行核算,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部分項目公司內部管理混亂,缺乏嚴格的資金管理標準,對于公司內部資金的管理缺乏標準和秩序,資金用途管理未能嚴格實施,導致公司內部的各種賬目信息混亂,無法明確資金的用途和流向。此外,項目管理機構也未能對這些公司的項目資金進行有效監管,導致資金管理過程缺乏監督管理,影響了項目資金的利用效率。項目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科學的制度標準,例如在進行項目建設階段涉及的材料價格變更、建筑拆遷、公司管理不標準、技術不達標等各種問題,導致項目運營成本超出資金預算,影響了工程的預期贏利目標。在項目運營階段,需要對運營收入進行管理和確認,對特許經營權產生的資產進行合理的攤銷。運營初期,項目公司需要單獨進行相關的經營活動,而這一時期的資產收益應該納入公司的營業收入之內,但是現階段存在將其劃分為投資人收入的情況,這對企業的正常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在經營時間達到一定期限之后,特許經營項目產生的資金收益需要進行攤銷處理,故而PPP項目資產攤銷的年限應該由特許運營年限決定,兩者的年限應該相同。但是PPP項目的設施運營過程中需要進行各種維護保養,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數額的成本支出,這些資金需要進行過程管理,確保在后續攤銷過程中可以作為合理支出進行會計核算工作。
4.項目移交階段。在PPP項目運營期滿之后,項目公司需要將公共設施的經營管理權限移交給政府,不再參與項目收益分配。對于項目的運營階段,攤銷年限應該以特許經營年限為準,具體核算工作需要按照相關制度執行。在對PPP項目公司的資產核算過程中,需要結合PPP項目簽訂的經營協議,依法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相關工作,確保項目多方利益均得到合理保障。
三、PPP業務具體賬務處理模式
(一)托管模式
PPP項目采用的是公共單位或政府部門投標的方式,確認項目建設公司,并由選定項目經營公司負責項目相關設施的建設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以及項目公司都可以從中獲取利益。政府或公共單位可以向項目公司支付相關的經營管理費用,為公共設施的建設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在完成設施建設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展現出政府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職能。PPP項目可以在降低政府財政支出的同時,更好地建設相應的公共設施來為市民提供優質的城市服務。項目企業可以從政府手中承包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將相關公共設施建設完成后,項目公司可以通過經營獲取一定的收益。根據上述分析,這種PPP項目的會計核算可以根據運行時間進行劃分,具體可以劃分為建設和運營兩個階段。其中,建設階段的會計核算往往需要根據建設相關合同進行核算工作。
(二)特許經營模式
特許經營模式是政府與投資企業簽訂相關的經驗協議,協議規定投資企業可以利用公共設施進行相關的經驗活動來取代相應的利潤。在協議中會明確投資企業需要投資的數額,正常情況下部分企業會承包全部的投資,為經營管理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這種特許經營模式可以實現政府機構與投資企業雙方的互利共贏。
(三)私有化模式
我國PPP項目中,投資企業往往會負責項目投資的50%甚至更高,其中項目的建設也會在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下完成。PPP項目建設完成后,投資企業通過收取使用費用的方式來獲取利潤。這樣可以在完成公共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能降低政府部門的財政壓力,更好地發揮出資本融資、管理以及技術方面的優勢,為市民提供更佳的公共服務質量。
四、PPP業務具體賬務處理模式會計核算完善建議
(一)完善PPP項目范圍界定
為了提升會計核算標準,項目管理人員需要對產權的性質進行明確規范,將產權性質復雜且不易區分的部分進行細分處理。會計核算過程中需要將政府和企業的資金核算工作區分開,其中政府部門由于結構較為簡單可以作為一個整體來開展相關工作,而企業由于其內部劃分較為復雜,需要劃分為眾多最小單元進行相關的核算,確保可以提升數據核算的精確度。項目公司的整體核算需要依據六大要素對產權主體進行分配整體,確保可以根據各單元的產權變動和交易進行細致的核算。在進行期末財務展示時,通過劃分的細小單元來展示相關的財務信息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各環節相關的資金財務情況。根據項目類型的不同可以將PPP項目分為建設性、發展型以及服務型的融資模式。工作人員需要根據項目建設的本質對PPP項目進行合理界定,確保更加有效地對項目進行管控。政府部門在融資過程中需要在合同之中明確項目建設目的和建設目標,明確設施建筑完成后的服務對象。為了加強管理,政府應該確保特許經營前后可以實現對于項目相關設施的管控力度,可以對剩余使用價值進行合理控制。特性經營階段,項目公司可以按照協議要求對設施經營利潤進行分配,但是在協議結束之后,政府需要將全部的剩余利潤進行回收。
(二)政府主體PPP項目會計核算
PPP項目開展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各階段的監管工作,對項目前期、項目建設、經營和移交等各個方面進行嚴格的把控。其中,項目前期主要涉及立項審批和招標工作,政府部門需要嚴格監管,確保篩選出條件最合適的投資公司進行項目合作。建設階段政府需要對施工現場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對材料使用、人員安排、安全管理、設備使用以及資金支出等方面進行嚴格的監管,同時也需要按照標準對建設完成的項目進行驗收檢測,避免項目工程建設質量存在嚴重缺陷。在PPP項目運營階段政府需要對其服務質量和定價等方面進行卡控,對于經營情況定期組織評估,避免出現經營管理不善影響設施后續服務和使用等問題。移交階段主要是對項目進行再次的驗收,并要求人員設施質量進行責任保證,避免移交完成后再出現各類問題。政府部分需要加強項目會計信息的審計工作,對各類數據進行及時準確的核對,建立并完善相應的預算和監管制度,及時公示項目主體相關的會計信息。主管或監督部門需要定期對項目開展會計核算工作,通過公式來提升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加強過程監督和管理,及時解決存在的隱患問題,促進PPP項目建設和經營有序開展。
(三)項目公司主體PPP項目會計核算
項目公司開展會計核算過程中需要結合信息化手段,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建立相應的資產管理系統,明確資金預算和使用過程中的責任,將各類制度嚴格落實到位。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項目公司需要加強原始憑據的關聯,不斷推進電子化、信息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將財務報表的審核周期縮短為日常審核,從數據報表展示轉向數據報表分析,不斷提升公司的會計核算深度與廣度,提升工作質量。
結語
通過對PPP項目進行合理界定、根據不同類型對項目進行核算、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可以加快解決PPP項目中的財務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問題,不斷提升PPP項目的執行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潛.淺析PPP模式下會計核算問題[J].山東紡織經濟,2017(03):17–19.
[2]祝青華.PPP項目會計核算問題研究[J].商,2015(10):118.
[3]高先玉.PPP 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問題探究[J]. 科技經濟導刊,2019(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