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通信企業大多擁有較高的固定資產比重,這使得固定資產管理直接關系著通信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全流程管理理念,簡單分析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并深入探討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對策選擇,給相關從業人員以啟發。
關鍵詞: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問題;投資規劃
引言
雖然近年來我國各通信企業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在投資規劃立項、采購建設施工、日常運行維護、資產報廢處置等環節,固定資產管理問題仍較為常見。為盡可能解決固定資產管理問題,本文圍繞通信企業開展相關研究。
一、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問題
(一)投資規劃立項問題
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投資規劃立項問題在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較為常見,如投資審批流于形式、投資計算不合理、全局性的預算規劃缺乏等。投資審批流于形式與通信企業的國有企業身份存在直接關聯,由于需要國資委審批通過重點項目和主要投資方向,通信企業的投資往往被視作一種任務,這種情況下的投資往往在理性的計算與評估方面存在欠缺,固定資產管理風險很容易隨之出現,如完全基于年初的總預算進行投資分配,忽視投資完成額考核,這種情況下的突擊投資往往會導致審核缺乏;投資計算不合理情況同樣較為常見,如單純預估金額進行倒算,這種計算多單一地圍繞投資收益率展開,由此編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自然會影響固定資產管理;全局性的預算規劃缺乏主要是由于通信企業忽視統籌規劃,由此催生的各部門各自為政問題不容忽視,由此引發的預算金額盲目使用、重復購置、材料限制等情況也需要得到重視[1]。
(二)采購建設施工問題
通信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往往會涉及采購建設施工,但在招標采購、合同簽訂、建設過程監督、竣工決算、業財信息傳遞等環節出現的問題,往往會直接影響固定資產管理。在招標采購環節,雖然通信企業大多擁有科學完整的招標流程,但對于刻意壓低價格的施工單位,通信企業往往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默許這種行為并導致施工質量出現問題的情況也較為常見,部分通信企業存在的私下安排投標公司湊數行為;合同簽訂問題主要是由于該環節將財務部門排除在外,很多不規范的地方會因此出現,如付款時間不明確、擅自約定增值稅開票稅率、合同歸檔不及時,由此引發的矛盾往往會帶來較為負面影響;建設過程監督問題主要是由于通信企業忽視對監理單位的管控,監理單位的疏漏很容易隨之出現,這會導致監理人員不能在工作中盡職盡責,由此引發的水電、材料成本浪費不應忽視;竣工決算問題主要是由于竣工決算工作被遺漏,這會導致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無法及時轉資,賬實不符、虛增利潤、折舊少提漏提等問題很容易隨之出現,審計風險也會因此大幅提升;業財信息傳遞問題源于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不足,人工方式錄入的固定資產基礎信息很容易出現偏差,單個資產的準確性往往難以得到保障[2]。
(三)日常運行維護問題
在固定資產的日常運行維護工作中,通信企業往往在實物管理、資產價值認定方面存在不足。實物管理需基于固定資產卡片中的地點信息展開,但在網絡部開展的實物信息維護管理中,賬面卡片信息往往無法第一時間反映固定資產實物的變化情況,這是由于網絡部和財務部在固定資產信息共享方面存在缺陷,固定資產賬實一致的要求在很多時候無法實現。雖然通信企業大多采用定期盤點的方式化解固定資產賬實不一致問題,但分布較廣實物資產的定期盤點不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較長的盤點間隔也無法徹底解決賬實不一致問題,這必須引起通信企業重視;在資產價值認定工作中,該工作往往在固定資產零星部件的更換環節存在欠缺,固定資產價值的更新及時性會因此受到影響,固定資產實物實際價值與固定資產卡片中的財務信息也會隨之出現偏差,固定資產管理很容易出現隱患[3]。
(四)報廢清理處置問題
通信企業的問題資產報廢管理能夠較好服務于固定資產賬實一致性保證,同時可服務于資產使用效率評估,資產信息鏈條的完整性也可同時得到保障。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業務財務信息不對稱、資產報廢變賣處置不及時、廢舊資產的利用執行存在欠缺等問題在通信企業中極為常見,這類問題同樣需引起重視。業務財務信息不對稱主要源于市政改造搬遷引發的線路報廢管理,由于很多時候僅拆除固定資產的一部分,資產拆分再報廢問題的處理往往會耗費大量時間進行審批;資產報廢變賣處置不及時源于部分資產的遺漏,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掛賬時間過長的情況也很容易隨之出現,由此催生的審計風險和巨大的全年損益影響不容忽視;廢舊資產的利用執行問題主要源于通信企業對規章制度的盲目執行,如部分長期使用的固定資產僅需較低成本進行改造即可繼續發揮價值,但通信企業很多時候會盲目地對其進行報廢處置,降本增效因此受到的影響必須得到重視[4]。
二、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對策
(一)投資規劃立項優化
為開展高水平的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投資規劃立項優化應圍繞單個項目投資決策流程的規范、全公司的預算規劃統籌分別進行。投資規劃立項階段流程可概括為:“國資委下發計劃→項目前評估→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立項→跟蹤投資完成情況→國資委下發計劃”。項目前評估應由規劃部、工程部、集客部、市場部、財務部參與,采用收益率、凈現值等方法進行評估。項目可行性研究應由工程部、財務部、規劃部參與,具體討論由使用部門和專業部門負責,在單個項目投資決策流程規范需基于上述流程開展。在具體實踐中,市場環境的變化需得到重點關注,可行性研究報告也需要得到嚴格審查,可行性分析、預算的針對性修改調整也需要得到重視;全公司的預算規劃統籌需基于綜合預算體系的建設展開,該體系應基于年度建設,各個專業和分公司需基于總體預算數字與自身情況,針對性修改調整預算,計劃完成情況的跟蹤、項目臨時預算的增減、不需要投資項目的釋放也不容忽視。還應積極開展投資決策會,通過最大化發揮固定資產的計劃投資效用,避免投資無效問題出現,這一過程需淘汰“不使用就浪費”的落后思想,樹立效率意識,保證投資能夠基于實際情況開展。
(二)采購建設施工優化
采購建設施工優化也能夠較好服務于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這一優化需圍繞招標采購流程規范、施工過程監管加強、竣工決算流程健全、業財信息共享、交接手續的嚴格化五方面展開。招標采購流程規范需保證各個部門的采購需求由采購部統一接收,以此統一采購避免庫存積壓等問題出現。在招標采購過程中,單位資質等條件的核對、市場價格的及時了解、不合理低價的排除均不容忽視,具體的合同簽訂應由財務部法律事務部、法律事務部、網絡部、工程建設部、物資供應部共同完成,合同管理部門負責的合同歸檔也不容忽視;施工過程監管加強需基于完備的監管機制建設展開,通信企業還應派人參與抽查、做好材料和水電使用的監督,設備的調試使用、專業審計單位的參與也不容忽視;竣工決算流程健全需關注通信企業內外審計部門合作的加強,以此從財務和業務兩個層面考察工程整體質量,這一過程中需設法提升業務部門的意識,并從業務角度入手做好整體的施工規劃工作,配合完工后的郵件提示和信息自動推送,即可作出更為科學的竣工決算決定;業財信息共享需關注的制作和錄入采購訂單審批流程的規范,物資管理部門開展的物料接收、驗貨也不容忽視,通過打通ERP中的采購訂單系統與合同管理系統的接口,并做好工程完工后的轉資操作、轉資流程中信息的及時錄入、竣工決算環節的原始價值糾正與校驗、正式決算過程的折舊攤銷調整;交接手續的嚴格化也不容忽視,具體可從工程建設部門的實物管理、轉資后的網絡部門實物管理入手,相關審批工作及資產實物保管責任人的確認也不容忽視。
(三)日常運行維護優化
日常運行維護優化需圍繞資產責任人的明確、資產信息準確性的保證、閑置資產閑的盤活三方面入手。在資產責任人的明確探索中,需由專門的管理人員負責每個固定資產,以此明確責任人并嚴格落實“誰管理誰負責”原則。如設備價值較大,需由網絡支撐組人員負責網絡相關設備,由網絡部的運行維護組負責地面鋪設的管線;資產信息準確性的保證需關注地點變化帶來的影響,網絡部完成的設備調撥必須得到重視,以此進行地點間轉移、跨部門責任人之間轉換的業務管理流程,并基于信息系統完成調撥和審批,即可實現相關信息的及時同步,財務信息的同步也不容忽視;閑置資產閑的盤活需從每年徹底開展的一次固定資產盤點工作入手,需保證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如合理利用智能手機與資產管理系統,針對性的數據對比、閑置資產的科學處理也需要同時得到重視,這一過程需持有謹慎的工作態度,降低通信企業資源消耗。
(四)資產報廢處置優化
資產報廢處置優化同樣能夠較好服務于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得更好開展,這一優化需關注賬實相符、資產的使用效率控制、資產完整性維護等內容,具體需圍繞報廢的審批流程規范、妥善處置廢舊物資兩方面入手。報廢的審批流程規范需保證資產管理系統負責所有的報廢流程發起,逾齡資產的報廢處置由公司領導審批,同時需針對性填寫非正常報廢資產的報廢原因,這類資產的技術鑒定報告應由專業的鑒定人員出具,以此提供有力的依據。在完成審批后,財務復核的環節需針對性添加,整個報廢流程需由經過財務部的審核方可最終完成,資產報廢后需統一轉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在清理完成廢舊物資后,審批流程的最后同樣需要開展財務復核,以此及時做好資產處置的處理;妥善處置廢舊物資需關注業務層面復核的進一步開展,以此確定固定資產在技術層面已經報廢。對于仍有改造和利用價值但到達使用年限的固定資產,應由專人負責處理,如廢舊電腦可進行招標或者拍賣,以此向出價高者轉讓所有權,實現資金回籠。如資產存在較大的價值,則可以針對性進行資產的拆分,如單獨出售和處理設備當中的蓄電池組。值得注意的是,如資產涉及通信企業技術層面內容,如基站中的很多廢舊設備,及時備份的開展必須得到重視,報廢處理需在相關技術資料徹底清除后進行。
結語
綜上所述,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需關注多方面因素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投資規劃立項優化、采購建設施工優化、日常運行維護優化、資產報廢處置優化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通信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路徑。為更好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員工的固定資產管理責任意識培養、內部控制力度的加強同樣需要得到通信企業重視。
參考文獻
[1]關晶.關于加強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市場,2020(06):105–106.
[2]谷靜.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內控機制的構建及完善[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2):188–189.
[3]吳文靜,鞠敏,施曾艷,等.基于RFID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固定資產管理研究——以油田企業為例[J].科學與管理,2020,40(01):63–67.
[4]劉慶玲.新預算管理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策略研究[J].納稅,2020,14(04):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