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云艷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繁榮發展背景下,企業發展對融資的需求也變得日益復雜化,承兌經濟效益的時候也要注重最大程度降低經營風險,這也是企業發展中所需要關注的要點。本文主要就實際工作中內控流程下承兌匯票風險管理展開分析,為企業承兌匯票風險管理工作的良好推進提供助力。
關鍵詞:承兌匯票;風險管理;內控流程
引言
企業發展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對融資的需求比較大,這也是中小企業在市場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融資手段的科學運用,有助于提高融資的效率,為企業的生存發展起到保障作用。承兌匯票作為重要融資手段,在市場運營中深受廣大企業的歡迎。通過從內控流程層面進行優化,注重承兌匯票風險的管理,避免由此造成損失,才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承兌匯票類型及特征功能
(一)承兌匯票類型
根據承兌人的不同,承兌匯票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按其形式標準劃分為電子和紙質承兌匯票。承兌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電子承兌匯票可延長至1年)。商業承兌匯票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兌(付款人為承兌人);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承兌,承兌人是重要的區別要素,其決定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
(二)承兌匯票特征功能
承兌匯票中,銀行承兌匯票是以銀行信用做擔保的,而商業承兌匯票是以企業做擔保,兩者的安全性以及風險性有著不同。與商業承兌匯票相比較,銀行承兌匯票流動性更強,靈活性更高,背書轉讓更頻繁,企業在資金短缺時,可隨時向銀行貼現,且貼現利息也比商業承兌匯票低。因此,銀行承兌匯票在經濟發展中使用得更廣泛。
二、內控流程的承兌匯票風險類型和管理措施
(一)內控流程的承兌匯票風險類型
承兌匯票風險是多方面的,通過對承兌匯票風險類型的闡述,就能為風險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一般來說,承兌匯票主要有以下幾種風險類型。
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承兌匯票風險當中常見的風險類型。造成信用風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1)承兌人因資金不足等原因,造成承兌匯票延遲兌付或不兌付;(2)承兌人不能按期兌付票款時,持票者向匯票前手客戶追索,存在前手客戶拒不付款的風險。
2.不能貼現風險
不能貼現風險主要受票面形式、承兌人、貼現銀行的影響。目前,紙質承兌匯票已不能貼現。電子承兌匯票的貼現銀行對于承兌人(商業承兌匯票和一些小機構出具的銀行承兌匯票)有嚴格的額度管控,沒有貼現額度,匯票就不能貼現,在企業急需現金時,影響企業資金籌備。在實際操作中,各銀行的貼現額度也不一致,例如,對于財務公司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有的銀行沒有貼現額度不能貼現,但有的銀行有額度能正常貼現。
3.權責不明風險
承兌匯票風險中由于權責不明確以及崗位相容等造成的風險也比較常見。權責不明的風險主要是企業內部的風險,企業進行設置崗位過程中,相關票據保管人員就不可兼任臺賬登記以及賬務處理等保管工作[3]。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的人手不足,存在著一人兼多職的現象。如果保管人員兼任票據錄入的崗位,在監督方面的作用發揮就會受到影響,容易發生少錄臺賬以及票據丟失等方面的問題,甚至出現故意挪用承兌匯票現象,對企業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4.票據真偽風險
票據真偽風險主要是針對紙質承兌匯票,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假票無效,票據自身是假的,票據信息不真實;二是真票無效的類型,也就是票據真,材質以及票號均為銀行所出具的真票據,而信息內容是偽的,存有詐騙性質。一旦收到的紙質承兌匯票是偽造票據,就是百分百的損失,所以在風險程度來看比較高[4]。
5.票面不清晰不規范風險
票據票面不清晰不規范風險主要是針對紙質承兌匯票,主要有以下五點需要注意:①背書人的簽章不清晰或蓋在背書欄外;②蓋在匯票與粘貼單連接處的騎縫章不清晰或位置錯誤;③被背書人名稱書寫有誤、或有涂改,或是未寫在被背書人欄上;④背書不連續;⑤匯票票面有破損、撕裂或有嚴重污漬,導致票面一些字跡,簽章無法清晰辨別。
6.票據保管風險
票據保管風險主要是針對紙質承兌匯票,也是重要風險類型內容,主要是因保管不善造成票據損毀、遺失或被盜竊所形成的風險。
7.其他風險類型
承兌匯票風險類型還有很多,在日常的業務處理流程方面也存在風險。匯票背書轉讓時,紙質承兌匯票一般都是交給經辦人員,由經辦人員轉交或郵寄給背書人,如果匯票在此過程中丟失,就會造成一系列的糾紛。另外,電子承兌匯票是使用企業網銀U盾在企業網銀中操作,需要防范網銀行操作環境安全等問題。
(二)內控流程的承兌匯票風險管理措施
承兌匯票風險類型多樣,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風險管理者就要從多方面考慮,選擇不同的風險管理策略來加以應對。
1.風險管理策略的明確
承兌匯票風險管理實施要從內控流程的角度進行考慮優化,充分注重提升承兌匯票風險管理的質量水平,明確風險管理的策略,結合承兌風險的特點選擇相適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如風險回避、風險轉移、風險分散等諸多策略的實施,這些都需要和實際的風險管理需要進行積極優化以及科學選擇。具體的風險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就要和實際風險發生的特征相結合,選擇合適的風險管理舉措。
①銀行承兌匯票:中國銀行業風險整體不大,但是由于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不同地區的銀行承載風險能力不一樣,因此對承兌銀行的選擇必須加以重視。某些銀行由于股權結構復雜,疊加地區經濟不發達,很可能抗風險能力會差一些,企業在收取銀行承兌匯票時,需要加以注意。對策:可以采取“名單制”辦法。對承兌人為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和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承兌的匯票列入“綠名單”,收票;對承兌人為財務公司、小型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承兌的匯票均采取謹慎態度,列入“黃名單”,需要請示財務負責人是否接收,如果同意收票,后期要持續關注承兌銀行經營情況;對于失信承兌銀行要及時列入“黑名單”,拒收。
②商業承兌匯票:盡可能只接受有良好商業信用的大型企業的商業承兌匯票,或是接受關聯企業的商業承兌匯票,不接受商業信用無保障的客戶開具的商業承兌匯票。由于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經營風險無時不在,對客戶未來的商業信用無法預期,所以商業承兌匯票的承兌期不能太長。對于經過背書的商業承兌匯票,其風險無法判斷時,可以先行向票據付款人提示付款并獲得對應款項,然后再向客戶(其票據法上的身份是出票人或者背書人)發貨。對于商業承兌匯票,全部需要請示財務負責人是否接收。
同時,還需要關注匯票能否貼現。一般來說,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和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都有貼現額度;財務公司、小型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就需要看貼現銀行的相關規定。所以,企業應結合自身經營業務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收票。
2.權責分離加強權責風險管理,監督檢查避免保管風險
承兌匯票風險管理中,通過內控流程的管理方式,就要結合實際風險的類型針對性進行管理。權責不明風險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大,為能有效保障這一風險的管理質量,就需要從內控的角度出發,需要對匯票經常盤點,紙質承兌匯票要賬實相符,電子承兌匯票要從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導出匯票明細,與賬核對相符。登記應收票據臺賬注重權責分離,臺賬中有背書明細表、收票明細表、到期承兌明細表等。將權責分離,設置匯票收票以及背書和貼現等業務單元,把匯票票面信息錄入就有助于票據流轉過程有效記錄,以及能有助于月末時候盤點、核對工作的開展。臺賬記錄現場票據交接的全過程完整記錄匯票流轉信息,采用內部流程的方式就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7]。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從崗位設置方面加強重視,票據保管人不能兼任應收票據等賬務處理工作,不能保管預留銀行印鑒等,只有從監督管理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才能有助于避免發生權責風險。盤點匯票時派專人監盤,加強監督檢查工作,才能避免保管風險,確保票據安全風險的有效管理。
3.加強審核,提高票據真偽風險、不清晰不規范風險管理水平
紙質承兌匯票的票據真偽風險、不清晰不規范風險管理,要從收票審核環節加強重視,這是降低票據此類風險最有效的舉措,也是重要內部控制的方法。收票進行審核操作時,對匯票紙張以及信息填寫的完整與否進行判斷,如印鑒清晰度以及規范程度,被背書人名稱是不是合規,背書是否連續等。有疑慮時,可請銀行協助審核,將到期無法承兌的風險最大程度降低。在本企業,紙質承兌匯票需要三人審核通過,才能收票。
4.其他風險管理注意事項
紙質承兌匯票風險管理中其他相關風險管理,需要匯票在流轉時做好電子信息登記方面的工作,內容要完善,如票號、金額、出票銀行、出票日期、收票日期等。只有做好登記的相關工作,才能真正在管理工作方面提高質量。另外,背書過程中領取人要盡快把轉讓的承兌匯票交給或寄給收款的單位,要求收款單位開具收票收據。而在票據貼現的時候通過詢比價,結合融資成本最低化以及費用時效性等進行綜合考慮確定貼現銀行。
5.以電子承兌匯票取代紙質承兌匯票
新的發展時期,電子承兌匯票的應用愈來愈廣泛,電子承兌匯票以企業網銀U盾為介質,采用電子簽名和可靠安全認證機制,能夠保證其唯一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此便能有效保障信息的安全等,防止操作風險的發生。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一切票據行為都是在企業網銀里的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當中開展,所以能有效提高票據的流轉效率,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通常公司網銀會有兩個或三個U盾操作,有不同的密碼并分別保管,符合內控流程的管理。而且電子承兌匯票還具有無假票、克隆票、瑕疵票、丟失或損毀等風險的優勢,正逐漸取代紙質承兌匯票。
結語
綜上而言,將承兌匯票風險管理的相關工作得以落實,這就需要從具體的風險內容方面進行詳細分析,了解承兌匯票風險的內容并加以針對性的應對,從這些方面得到了強化,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承兌匯票風險管理的質量水平。通過上文中對承兌匯票風險管理的分析,能夠為其風險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有益參考,有助于幫助實際企業等將相關風險管理工作積極推進。通過運用電子商業匯票以數據電文形式簽發、流轉等,保障了信息安全,也能降低成本,其諸多的優勢也使得電子商業匯票的應用愈來愈廣泛。
參考文獻
[1]狄群華.銀行承兌匯票未來發展的趨勢——電子承兌匯票[J].現代商業,2020(03):56–57.
[2]裴云蘭.淺談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識別及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9(14):14–15.
[3]馮梅霞.淺談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9(12):348.
[4]李宇平,段鵬,賀惟奕.關于武漢地區商業承兌匯票市場運行與發展對策的思考[J].武漢金融,2019(04):79–81.
[5]陳磊.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業務風險及應對建議[J].中國信用卡,2019(04):74–76.
[6]黃秀芳.基于內控流程下承兌匯票風險管理探討[J].財會學習,2019(10):212+214.
[7]張延林.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風險管理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