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6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服務業發展大會,會議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服務業發展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如何深刻領會全省服務業發展戰略的豐富內涵和實質要義,在工作中抓好落實,把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轉化為抓好服務業發展的自覺行動?為此,本刊記者獨家專訪了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欣。
? 全省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記者:“十三五”以來,我省服務業發展取得的最突出成效是什么?在全國居于什么樣的水平?
劉欣:“十三五”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持對標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創新推動服務業發展,扎實推進現代服務業強省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持續領跑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和一、二產業。
首先,服務業實現了跨越升位。主要表現在兩個節點。一是2016年第三產業首次超過一、二產業,并形成“三二一”產業結構。二是2018年邁上2萬億元臺階,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首次突破50%。2019年總量達24443.3億元,較2015年翻一番,居全國第八位、西部第一位,占比達52.4%,創歷史新高。
其次,產業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原有“5+4+4”服務業體系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于2019年底聚焦供需矛盾突出、帶動力強并能體現四川特色優勢潛力的重點產業,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角度,選取了科技信息服務、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商務會展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從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角度,選取商業貿易、文體旅游等產業;從突出產業特色和發展潛力的角度,選取川派餐飲服務、醫療康養服務、家庭社區服務等產業,加快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去年,商業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文體旅游等四大支柱型服務業增加值超過1萬億元,科技信息服務、商務會展服務等六大成長型服務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
第三,區域協同發展持續向好。全省深入推進“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突出核心引領、干支聯動、協同發展。支持成都創建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十三五”以來,成都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8%,2019年總量突破1萬億元。著力培育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城市,如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達州、涼山等8個市(州)。推動都江堰等23個縣(市、區)創建服務業強縣,培育49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初步形成 “1+8+N”服務業區域發展格局。
? 全省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記者:今年既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謀劃之年。在這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四川服務業發展面臨哪些重大機遇和挑戰?
劉欣:今年以來,中央提出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布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意見,我省召開了全省服務業發展大會,必將在全省上下掀起推動服務業發展的新一輪熱潮,更好激發服務業強省建設的動力活力。
目前,四川服務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產業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從重點行業看,支柱型產業支撐作用還不明顯,成長型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從服務功能看,生活性服務業比重較大,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生產性服務業占全省服務業總量的比重不到40%,低于全國10個百分點,低于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20個百分點。二是區域協同發展支撐不牢。全省服務業“干強支弱”,成都市服務業占成都平原經濟區的2/3以上,成都平原經濟區服務業約占全省的2/3,且95%以上的優質服務業集聚在成德綿地區。三是服務供需不相匹配。當前全省服務需求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科技信息、文體旅游、教育培訓、健康養老、家政等服務需求較大,但有效服務供給不足。同時,城鄉消費和公共服務供給分化嚴重。2019年城鎮社消零占全省的79%,鄉村僅占21%。四是改革開放有待進一步深化。服務業市場化改革滯后,導致大企業大集團大品牌較少,龍頭企業帶動力弱。
因此,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我省更應著力解決瓶頸制約和困難問題,為服務業發展賦能賦權、解綁松綁,更好地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 推動服務業恢復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考量
記者:今后一個時期,在推動全省服務業恢復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基本考量?
劉欣:服務業雖然有“線上”和“線下”之分,但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面對面的服務上。目前,我們是戴著口罩抓服務業,真心期待疫情能夠盡快結束,全省能夠推動服務業正常發展。
下一步,省商務廳將充分發揮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職責,堅定不移把“服務業強省”作為戰略導向,以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為重點,努力實現“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初步建成服務業轉型發展的先行之地,打造西部服務業強省;到2025年初步建成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前沿之地,打造中西部服務業強省;到2035年初步建成服務業跨越發展的典范之地,打造全國現代服務業強省。
第一,要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高起點謀劃中長期發展。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做好服務業“十四五”規劃編制,謀劃推進一批服務業發展的重大改革、重大項目、重大平臺和重大政策,并爭取納入全國發展規劃大盤子,形成更具指導性和操作性的規劃藍圖。
第二,加快推動服務業恢復振興。堅持以新的增量對沖舊的存量不足,聚焦消費和產業“雙升級”,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積極培育新興服務業。
第三,著力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四大支柱型服務業轉型升級,促進六大成長型服務業做大做強;優化提升服務業供給,擴大優質高效供給;推動服務消費擴容提質,創建一批放心舒心消費城市;實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力爭在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和培育形成新動能方面邁出更大步伐。(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