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雅可
經過實地考察與權衡,每周都坐動車到成都看望兒子的“周末家長”肖玉結束了兩年的奔波,將孩子轉學到了達州東辰國際學校:“在達州本地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何苦兩頭跑 ?”
在達州公路物流港“全球購”超市,市民陳正江買到了來自世界紅酒之鄉法國波爾多產區的純正紅酒,他長舒一口氣:“不必再輾轉托人高價代購,太好了。”
近年來,達州市充分發揮人才引領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作用,構建“5+5”現代服務業體系,以重點支柱行業發展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
“購學養游在達州”? 服務供給水平大提升
過去有個說法,達州到成都的動車班次是西南地區最多的,眾多的達州人在成都購房置業。究其原因,絕大多數人是為了孩子讀書,導致每年數以千計的達州學生外流。如今,這一現狀得以改變。
“去年開校以來,我們與達州各中小學校開展了上百次教研學習、家長課堂、校長沙龍等活動,希望通過學校間的交流互動,在達州本土孕育更良好的教育環境,走出一條達州特有的優質教育之路。”達州東辰國際學校初中部校長梁雙全很欣慰。努力略見成效:今年已先后有100多名初一學生從外地轉到該校。
記者從達州市教育局獲悉,近幾年,達州市先后引進嘉祥外國語學校、天立國際學校、東辰國際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川師大附屬實驗學校等優質民辦教育資源,制定出臺“大力培養、吸引和激勵優秀教育人才十二條措施”,加快集聚各類優秀教育人才,培優配強師資隊伍,全市優質教育供給水平明顯提升,生源回流明顯。
近年來,圍繞建設“川東北區域教育、文化、醫療中心”,達州市精準引進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名師名校長、名醫名院長、文學文藝大師等“高精尖缺”教育醫療文化領域高層次人才。
“以‘購學養游在達州為導向,在各類優秀人才引領下,達州市商貿、教育、醫療、衛生、文旅服務業供給水平明顯提升。”達州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熊長虹介紹,2019年,達州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90.39億元,居全省第四位、7個區域中心城市第三位、川東北第一位,占GDP的比重達到48.5%,撐起全市經濟半壁江山。
與此同時,商貿服務也在“引進來”領域不斷擴大開放,永輝超市、國美電器、家樂福、星巴克、屈臣氏等眾多知名品牌相繼入駐達州,全市品質消費供給明顯增強。
自從達州升華廣場購物中心5月“官宣”以來,“‘海底撈來達州了”便成為達州人熱議的話題。“達州是‘海底撈在四川繼成都、綿陽之后,第三個開分店的城市,可見達州的消費水平與商貿吸引力。”達州升華廣場購物中心副總經理羅焱鋆說,輾轉引進“海底撈”這樣的知名品牌,有利于帶動更多餐飲直營連鎖品牌進駐達州市場,活躍本地經濟。
達州市商務局的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達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9.9億元,超目標89.9億元,增長1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6個百分點。
物流四通八達? ?連“雙城”通世界
歐洲、澳洲、日韓、東南亞等地區近1.5萬個進口品牌商品,通過“蓉歐快鐵”自“一帶一路”沿線運送而來,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實現快速報關、通關之后,以最短時間出現在貨架上,這就是達州公路物流港打造的“全球購”超市。今年4月開業,一期600平方米的空間里,琳瑯滿目的商品見證了達州聯通世界的步伐。
“‘全球購釋放了達州物流愈發開放的信號。”達州達運公路物流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賢輝介紹,達州2018年底被列為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以來,公路物流港就啟動了全新的運營方式,將曾經單一的物流集散地,改建為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的綜合物流服務中心,成為“公鐵水空”多式聯運無縫轉換樞紐。
目前,達州公路物流港在全國共有177條物流專線,其中,2019年開設的58條“達州—成都”“達州—重慶”次日達物流專線,更是為達州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錦上添花。
達州市口岸與物流發展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陳杰勇介紹,達州市將現代物流業列入全市“6+3”重點產業,積極培育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引擎,提出了實施一個開放高地、一個樞紐載體、三級物流網絡、四條國際通道、五百億產業集群“11345”發展戰略,全方位、高水平、多層級推進口岸物流發展。
記者從達州市委組織部人才科了解到,為推進“五向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建設,達州市深入實施“達州英才計劃”,圍繞交通物流等產業發展,精準引進了一批鐵道交通、口岸物流、航空運輸、城市軌道交通、城區道路網等領域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引進人才的同時,我們還將通過完善口岸、園區、場站等基礎設施,培育壯大外貿、冷鏈、快遞等重點產業,到2025年,力爭規上物流企業超過130家,10億級物流園區(中心)超過10個,物流總產值超500億元。”陳杰勇說。
目前,達州正加快構建“5+5”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商業貿易、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科技研發和數據服務、文體旅游等五大支柱型服務業提檔升級,促進人力資源和教育培訓、商務會展、巴渠美食、醫療康養和家庭社區服務等五大成長型服務業做大做強。“到2025年,力爭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總量突破2000億元,建成川渝陜結合部區域現代服務中心。”熊長虹表示。(責編/劉艷梅)
采訪手記
過去,達州有不少家長背負“求學難,花費高”的艱辛,將孩子送到成都、綿陽、重慶等地求學;如今,連年出現生源回流達州,全市人氣也實現了穩定集聚。從“花本地錢,育外地才”到“為本地育才、聚財”,這一現象正是達州服務業發展的最好解讀。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達州大力引進服務業發展急需緊缺優秀人才,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生態,構建的“5+5”體系兼顧了對服務業優勢基本面的傳承延續和對新興增長點的培育扶持,著眼以重點行業領跑帶動全市服務業整體發展,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