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麗
摘要:目前,我國的大部分事業單位雖然已構建了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及實施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研究
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執行力薄弱
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執行力度薄弱的問題,主要來自于執行人員及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
一是財務內控體系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及綜合素養不高、內控意識不強,影響了財務內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如內控過程混亂無序等。二是有的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對財務內控體系構建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且自身不帶頭遵守相關規定,導致財務內控制度流于形式。
2.財務預算工作具有復雜性
事業單位的經濟運營發展不同于其他企業,其發展及工作的開展需要以財務預算為核心依據[1]。事業單位做好財務預算工作不僅是維持自身正常運轉的需要,也是保障自身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目前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預算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經營性事業單位因經營模式的不同導致了財務風險存在差異性;二是有的單位在發展過程中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發展目標,而忽視了財務預算工作的重要作用;三是有的單位在項目開發建設中,內部出現了負債情況,偏離了預算目標。
3. 財務管理模式陳舊、制度建設落后
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事業單位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并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工作。但是就現階段而言,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財務管理模式陳舊。目前,事業單位采用的依舊是傳統的以“自主經營”為核心理念的財務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不僅無法清晰說明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歸屬,而且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資產浪費現象。二是財務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降低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對如何確保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缺乏相應的制度約束,致使財務數據的真實性、精準度存在一些問題,增加了制定發展決策的風險,影響了事業單位的可持續性發展[2]。
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策略
1.建立健全的財務內控體系
建立財務內控制度主要是指事業單位將對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標準及業務流程,以書面的形式展示給相關工作人員,并以此要求他們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工作,從而提高管理制度執行力,充分發揮管理制度的作用。但在構建完善財務內控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從事業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才能制定出符合發展需求,并具有較強可行性的財務內控制度。構建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不僅有助于財務內控工作的正常運行,而且可有效提升財務內控工作效率。
此外,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需要發揮以下作用:一是規避風險;二是優化相關環節的工作;三是實現對不同等級的財務工作進行有效管控;四是在事業單位內部發揮監督作用;五是確保財務管理工作質量。
2. 加強財務評審管理
以“財務評審會議”的形式不斷完善財務預算工作,可以有效保障財務預算工作的正常運行。資產作為事業單位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因素[3],應得到高度重視,并采取以下措施加強資產管理:一是資金的合理規劃和使用;二是通過實行有效的監督對資金進行有效管控;三是將后續的會計核算工作落實到位,以實現有效節儉。
召開財務評審會議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定期召開;二是讓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由監督部門及組織部門的人員召開的會議,并將會議主要內容清楚地傳達到每個部門;三是在會議中對資金的規劃、使用及核算預算工作進行審議。
3.完善財務內控責任機制,提升內控能力
首先,管理者要高度重視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強化內控意識,提升本單位財務內控水平。對已存在及能夠預測的財務風險進行相應規避,以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
其次,建立相關責任機制,強化相關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以減少其出錯頻率,有效防止不良行為的發生。
最后,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包括舉辦有財務內控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參加的內控研討班,這一方面可以提升財務內控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為財務內控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通過構建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一方面可對資金的預算、核算、使用起到風險防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障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通過對事業單位構建財務內控體系的現狀進行分析,根據其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不僅有助于事業單位構建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的財務內控體系,而且有利于事業單位提高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沙沫.關于單位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11).
[2]劉鵬舉.淺談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控制的措施與建議[J].中國外貿2012(09).
[3]孔艷麗.關于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J].財政與金融,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