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周麗
“我脫了貧,搬了家,每個月又有600元公益性崗位工資,怎能不高興!”坐在易地搬遷的新家門口,面對前來了解情況的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萬源市長壩鎮馬鞍山村村民王心廣笑得合不攏嘴,他說“自己的心情比盛夏的陽光還要透亮”!
“以前村里的扶貧政策只有村干部才知道,公示欄張貼的內容幾個月都不換。”提起以前,王心廣直撇嘴,“現在不一樣了,經常有領導干部組織我們召開‘清風直通車面對面質詢會,還有廣播通知,所有的惠民政策,大家都清楚得很。”
據萬源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熊本剛介紹,此前,該市紀委監委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部分鄉鎮、村(社區)存在扶貧領域項目資金應公開而未公開、未按要求及時公開、公開不到位不具體或走形式等問題,導致群眾對脫貧攻堅政策執行、民生資金發放、村級財務收支等問題“霧里看花”,村民知情權和監督權形同虛設,群眾對脫貧攻堅滿意度大打折扣。
為進一步保障貧困群眾的合法權益,萬源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將扶貧領域項目資金“三盯”“三公開”作為監督的重點,前移監督關口,對“三盯”“三公開”落實情況開展全程跟進、精準監督。
萬源市紀委監委按照“三盯”工作機制,緊盯市里的“權”、鄉里的“情”、村(社區)的“點”,聚焦扶貧專項資金審批、工程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成立5個專項督查組,深入各鄉鎮、部門,通過綜合運用查閱資料、比對臺賬、走訪群眾、現場查看等方式,逐一核查每筆扶貧資金使用、項目建設、扶貧資金到戶是否存在監管不到位、流程不合規、使用不精準等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通過下發限期整改意見函、約談提醒等方式,推動扶貧領域項目資金公示公開落地落實,并對問題整改情況實行臺賬管理,每月一調度、每月一核對,逐一對賬銷號。同時,依托全市脫貧攻堅互聯網監督平臺,采取“實地公開+網絡監督”的方式,定期公開扶貧領域政策、項目、資金等信息,并將公開的數據和圖片上傳至平臺,對基層公開情況實行動態監管。
“截至目前,萬源市紀委監委已對全市20個鎮89個村的脫貧攻堅‘三盯‘三公開情況開展了‘地毯式排查,梳理發現問題21個,現已全部整改到位。”萬源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李衛東說:“做深做實‘三盯‘三公開,既要把群眾監督貫穿到脫貧攻堅全過程,也要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堅決防治‘三盯‘三公開中的形式主義現象。”(作者單位/萬源市紀委監委) (責編/王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