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各個高校的資金來源不再局限于國家的直接供給,而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拓寬自身的收入來源渠道,但相應的財務管理機制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導致高校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出現很多問題。該文分析了高校財務管理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高校教育經費的短缺、財務管理運行機制不完善以及相關財務人員的素質不高,并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完善運行機制、打造人才隊伍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運行機制
高校教育是青年學生轉型期價值觀確定以及人生道路選擇的關鍵時期,高校應該為學校營造良好的環境,但是近年來頻繁出現的一些高校經濟犯罪事件嚴重影響了學校的環境,也表明了高校在財務管理與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財務管理的有效運行可以為學校帶來活力,還可以持續增加收入實現學校在基礎設施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良好發展。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一)教育經費短缺,高校負債運行
自從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以來,高校的資金來源不再局限于國家的撥給,而是綜合多種渠道來獲得收入。一些學校會擴大招生,利用自己優勢的教學資源,招收自費生;還有一些學校創辦自己的公司,通過企業的運行來獲取額外的收入。收入渠道的多元化既讓高校保持了活力,又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才資源,為學校贏得更多的收入用來加強學校建設。但是,收入渠道的多元化也為學校財務管理的運行增加了難度,一些不合理的評估和投資很大程度上會為學校帶來損失,導致學校的資金減少。另外,現在很多高校都在擴大招生,就需要加強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宿舍的擴建,圖書館的新增等,隨著經濟經濟水平的發展,學校的住宿環境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生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六人、八人宿舍,而是希望宿舍能有更好的環境,配備上床下桌、空調等設施,學校的投入更多。隨著學生的擴招,學校的師資隊伍規模也在擴大,學校需要支付更多的薪資報酬。學校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學校的一些資金投入缺少審核和評估又可能會造成損失,以至于學校用于科研教學的經費不足,一些學校需要向銀行貸款維持運行。
(二)運行體制不健全,分工雜亂
多渠道的收入來源也會導致財務管理的復雜化,分工不明確,一些高校卻并沒有清楚地梳理各個角色的關系,在運行過程中,對于一項業務沒有專人負責,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出現問題的時候工作人員互相推卸責任,導致整個財務管理運行機制處于混亂。對于財務投資,企業投資等,很多高校雖然會開會進行表決,但這只是流于形式,最后的結果還是上級領導的想法。一個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應該設立獨立的決策小組,對每一個要投資的項目進行商討決策。對于科研教學經費的管理,學校多采用學院二級管理制度,即將經費撥給學院,由學院來決定經費的支出。相比于學校,一個學院的財務管理機制更是不完善,對于經費的支出多采用“提交—審核—撥給”的流程,而且由于很多學院的工作人員都比較熟悉,礙于面子,對于經費最后的具體支出并沒有經過認真的核對和評估,缺少監督機制,讓很多相關人員鉆了空子,將部分資金歸為己有,中飽私囊,這也是近年來很多高校經濟犯罪的重要原因。
(三)相關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多是對于財務的審核以及做賬的會計性質的工作,在思想上并沒有樹立起把資本運轉起來以為學校贏得收入的觀念,還有一些工作人員雖然有這個觀念,但是因為專業水平有限,不敢冒險嘗試,對于資金的投入多是聽從上級領導的安排,使得資本閑置起來。另外,財務管理工作過人員的結構中,領導多是一些年紀較大的人,他們的思想比較傳統保守,在對投資項目考慮時,害怕造成損失,因此做出來的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夠科學的。在這個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搞活資產,讓資金運轉起來對于一個學校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資本運轉得好,可以助力于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于科研教學,有利于培養出更高水平的人才,讓學校發展得越來越好。因此,對于學校來說,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財務人員非常必要。
二、高校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的改進建議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
高校最本質的工作還是教育和科研,因此要樹立起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高校的財務管理要將資金進行合理的規劃,大部分的資金用于教學和科研的投入,學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一定要加大投資用于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而老師是培育學生的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參與者,因此要保證高校老師的合理權益,保證老師的科研資金。學校里的餐廳,醫院等工作人員也是學校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保證他們的權益,在學校營造起良好的人文道德環境。對于剩下的資金不能只是簡單地存放起來,還是要進行合理的劃分,將一定比例的資金進行投資或者運行起來,同時還要預留一部分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不能拿教育和科研的經費補投資的損失。
(二)加大人員梳理,完善運行機制
明確的人員分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障,同時,當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時,可以更準確地追究責任。當高校新增加了投資項目時,對于其中涉及的財務項目一定要提前做好人員分工,將責任具體到每一位工作人員,避免有模糊不清的狀況。對學校的整個財務管理體系進行一次徹底的梳理,增設一些缺少的部門,對于多余的部門進行清除,對相關部門的人員確定合理的人數,讓整個財務管理機制高效運轉。另外,教育經費的財務管理權主要集中于各個學院,學院對于每項資金的用途進行審批,因此,各個學院也要完善本學院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在對老師等相關人員提交的資金申請審批時,不能只是簡單地看項目內容,還要具體查看項目中每項支出內容是否合理,支出價格是否合理,以防止中飽私囊的現象出現。另外,也有很多教師的研究項目沒有創新性,為了申請項目資金而簡單地選課題進行研究,因此在對項目審批時,要評估項目研究的價值,并且要對項目的最終結果進行審核,以督促老師的科研工作。針對后期資金審核和項目審核,可以成立專門的小組,合理分工,既避免了責任的推諉,又可以對彼此的工作相互監督,減少不法行為的發生。雖然學校將一部分的財務管理權下放到了各個學院,但是學校更應該加強對學院的監督,定期對學院的財務狀況進行檢查,完善監督機制。
(三)加強校企交流,打造優勢財務管理隊伍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想要使資金高效地運轉并帶來收入,一支優勢的財務管理隊伍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在打造財務管理隊伍時,可以在本校選取一些財務專業的老師,讓他們成為財務管理小組的重要力量,但同時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現有的人才資源,還要充分與社會融合,聘請一些企業的優質人才在本校工作,讓小組內本校的老師和企業人才充分交流,互相借鑒。在每項投資決定之前,應該對該項目展開充分的討論,并進行風險評估,確定科學的投資金額。因為財務管理小組的成員多是本校的老師,知識淵博,因此對于他們并不需要進行過多的培訓,而應該加強交流,一般情況下,老師的理論知識豐富,但缺少實際經驗;而企業的財務人才多經驗豐富,但是缺少系統的理論,加大兩者之間的交流,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小組成員的觀念更新,做出更科學的決策。另外,管理隊伍的交流不能只局限于本校,還應該加大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交流,學校應該時刻關注業界動態,組織小組內的相關成員到其他學校進行跨界交流,增加對不同行業形勢、投資項目的了解,促進本校經濟的發展。
三、結語
高校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決定著高校資金的運轉,也影響著高校的發展,構建高效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是每個高校都要做的事情,不能因為麻煩而不停地往后拖延,及早構建,及早促進高校的良好運轉。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的構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而是要從觀念到體制再到具體執行的一系列變革。在觀念上,將市場觀念和以人為本的觀念相結合,在體制方面完善決策以及監督機制,在執行方面,需要每位工作人員遵守學校規章,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丁曉虹.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江蘇商論,2008(11).
[2]毛曉燕.構建新型高校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12).
作者簡介:張海帆(1992—),女,陜西長武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財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