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光年
[摘 要] 風險管理一直都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包括拓展了信息獲取渠道,促進了貸產品更新換代,優化了信貸風險管理程序以及加速了信貸審批流程。但是,當前商業銀行在信貸風險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因此,應該從全面提升數據獲取和應用能力、應用信貸風險管理新模式、提升風險管理決策效率、實施專業化人才建設等方面出發,全面提升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能力,確保其信貸業務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 大數據;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F83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8-0164-02
一、大數據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拓展了信息獲取渠道
在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信息數據呈現出多樣化態勢,其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豐富,通過信息數據共享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信貸風險情況。同時,也可以充分借助第三方信息平臺,對貸款者的言行和消費行為進行了解,甚至可以對其生產經營情況進行更為準確的調查,以此評估其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渠道能夠使得商業銀行在信貸風險管理方面的便捷度不斷提升。
(二)促進了信貸產品更新換代
大數據時代催生了大量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其在放貸流程和金融產品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對商業銀行造成了較大的沖擊。所以商業銀行會在大數據背景下強化對自身信貸產品的研發,以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了解客戶的需求,進而為客戶定制出個性化的金融產品,以此實現精準營銷,提升其信貸產品的靈活性。所以,在大數據時代,會通過加大市場競爭而推動商業銀行信貸產品的更新換代。
(三)優化了信貸風險管理程序
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借助大數據分析等對客戶行為進行準確分析,其風險評估模式更為高效,可以為公司提供更多的決策依據,同時做出快速反應。所以商業銀行在大數據背景下也會不斷創新信貸風險評估模式,進而有效對抗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競爭。另外,商業銀行在大數據背景下可以有效加速信貸風險業務的處理,加速整個風險管理的流程,使其更加準確和高效,避免傳統模式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混亂現象,解決了低效率和不準確等問題。
(四)加速了信貸審批流程
傳統模式下,商業銀行的信貸審批主要是以人工審批為主,需要經過大量的流程,因此客戶等待的時間較長,信貸審批的嚴格性也較低。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商業銀行在信貸審批方面提供了諸多的便利條件,可以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客戶資料進行全面審核,避免人工授信的繁瑣程序,大大縮短了時間,因此在信貸審批過程中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有效促進商業銀行在大數據背景下的各項業務發展。
二、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數據搜集和應用能力較低
商業銀行在進行授信業務過程中,對客戶信用狀況進行判斷時,其數據獲取渠道顯得十分單一,各項數據的獲取也十分片面且陳舊。很多商業銀行還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對企業或者個人客戶的相關信用數據進行全面的獲取和分析,沒有形成客戶信用數據信息庫,其信息檔案建設還不完善,難以對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反復的交叉驗證,因此導致一線工作人員和信貸審批人員在對客戶信用水平和還款能力進行評價過程中顯得十分主觀。由于在數據搜集和應用方面的能力還相對較低,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水平,使其信貸風險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
(二)風險評級模式落后
現階段,商業銀行所使用的風險等級制度主要是傳統銀行的外部信用評級和內部信用評級,而其信用評級所使用的方法也主要是以傳統的數據信息為基礎的。雖然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其所獲取的信息不斷增多,因此這種落后的風險評級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需求。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商業銀行可以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數據庫,但是其信用評級模型還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更新,導致相應的數據系統得不到有效應用,因此限制了風險評級模式的更新和應用。
(三)風險管理決策效率較低
傳統模式下,商業銀行所實施的信貸風險管理都是要經過層層審批,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某一個人的主觀性較強,則會直接影響整個風險管理決策的效果。同時,由于多個部門對一項業務進行審批,所以一旦出現信貸風險,則存在各部門相互推諉的情況。另外,在進行風險管理決策審批過程中,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尤其是對信貸業務產生風險疑問時,就需要進行反復的審批。在大數據時代,商業銀行所面臨的發展環境不斷發生變化,這種風險管理決策的效率難以跟得上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發展的需要,對商業銀行的整體業務增長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
(四)缺乏專業化風險管理人才
近年來商業銀行在人才吸納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各方面高素質人才數量不斷增多,但在專業化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還顯得相對欠缺,尤其是在大數據背景下其人才緊缺限制了信貸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是因為當前商業銀行在信貸風險管理人才方面的專業化培訓不足,其在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施信貸風險管理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都有待于提升。另外,我國對大數據和互聯網方面的人才培養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商業銀行沒有專門從外部進行人才的引進,內部人才結構得不到有效的完善,難以在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發揮專業化人才的推動作用。
三、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全面提升數據獲取和應用能力
商業銀行在實施信貸風險管理之前,要充分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全面提升數據獲取和應用能力,要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渠道進行客戶信息的搜集和應用。在外部渠道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之間的信息共享,同時與專業化的大數據分析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以及政府機構和企業開展相應的業務合作,廣泛收集客戶在信用狀況、收支情況、消費能力等方面數據,進而擴大數據覆蓋范圍。在內部渠道主要是借助互聯網金融平臺,豐富和完善信貸產品,獲取更多的客戶消費行為數據,拓展客戶數據集成。在進行客戶信息搜集的同時,要強化驗證確保其真實性,將這些數據順利應用到信貸風險管理中,確保信貸風險管理具有完備的信息技術保障。
(二)應用信貸風險管理新模式
在傳統信用評級模式的基礎上,商業銀行要充分吸收大數據思維,探索新的數據挖掘方法,建立客戶信用風險評估模型,依賴于各種數據和統計方法,對客戶違約概率進行準確估算。同時,對商業銀行的盈虧情況進行評價,之后再做出相應的信貸管理舉措。在創新信貸風險管理模式的同時,要對各種數據挖掘方法進行全面對比分析,找出適合自身風險評估的方法和模型。另外,商業銀行還要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金融市場發展變化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以充分捕捉市場信息和客戶各方面信息,將其充實到信貸風險管理模式中,進而可以在短時間內對信貸風險進行準確評估以便于采取及時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提升風險管理決策效率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商業銀行及其各項業務的發展速度,所以商業銀行必須要全面提升信貸風險管理決策的效率。一方面,要在原有的信貸審批環節更多的應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將多部門共同參與的信貸審批工作視為一項系統性的數據篩查過程,避免人為主觀因素的干擾,通過大數據進行審查可以快速發現其風險點,進而在節省時間和成本的基礎上提升了信貸審批效率。另一方面,在實施信貸風險管理時,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建立相應的風險識別系統,并根據相應的風險點制定出信貸風險管理方案,由商業銀行管理層直接作出信貸風險管理方案,避免多部門參與帶來的相互推諉問題。同時要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信貸風險管理結果進行檢測,以保證信貸業務的低風險運行。
(四)實施專業化人才建設
在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要實施專業化人才戰略以強化信貸風險管理能力。一方面,要制定出科學的培訓內容和培訓計劃,定期對現有一線人員和風險管理崗位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使其掌握先進的信貸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尤其是要掌握大數據應用能力,強化內部人員團隊的整體能力和素質。另一方面,商業銀行還要樹立長遠的人才戰略理念,通過完善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等措施從外部引進一批專業化的大數據和互聯網人才,充實到現有信貸風險管理人員團隊中,完善現有人員團隊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為商業銀行在大數據背景下的信貸風險管理提供全面的人才保障。
完善的風險管理是確保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在大數據背景下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然而信貸風險管理涉及到商業銀行的方方面面,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從本文的研究來看,應該從全面提升數據獲取和應用能力、應用信貸風險管理新模式、提升風險管理決策效率、實施專業化人才建設等方面出發全面提升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能力,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在新時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龍興婷.論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的個人信貸風險控制[J].科技經濟導刊,2019(18).
[2]張莉.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完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18(26).
[3]湯敏.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戰略研究[J].海南金融,2017(8).
[責任編輯: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