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梅

【摘要】目的 探討胺碘酮對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數字疼痛評分(NRS)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用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各23例,對照組采用西地蘭治療,觀察組采用胺碘酮治療。對比兩組心功能及NRS評分。結果 治療后,較對照組,觀察組LVEF、E/A水平較高,LVEDD水平、RNS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療效果顯著,利于改善心功能,緩解疼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診危重癥;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心功能;NRS評分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01
心律失常由于心臟激動起源及激動傳導異常導致,此外患者伴有危重癥(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導致心悸、血壓下降、胸悶等臨床癥狀惡化,甚至心跳驟停、猝死等,嚴重危及生命,應給予及時診斷與治療,急診時一般給予藥物或直流電復律治療,維持心律穩定[1]。本研究旨探討胺碘酮對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NRS評分的影響。具示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各23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8例;年齡31~55歲,平均年齡(41.02±2.49)歲。對照組中男16例,女7例;年齡31~57歲,平均年齡(41.04±2.50)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急救措施,包括糾正電解質紊亂、心電圖監測、吸氧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西地蘭(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70,規格2ml:0.4mg)靜脈推注治療,將0.4 mg西地蘭溶入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進行治療,根據病情,2~4 h后可增加0.4 mg,總劑量<1.6 mg。觀察組采用胺碘酮(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5108,規格:2 mL:150 mg)靜脈注射治療,將150 mg胺碘酮溶入濃度為5%生理鹽水20 mL中進行靜脈推注,時間控制在10 min,然后微泵注射,速度為1.0 mg/min,觀察患者狀態,30 min后可增加300 mg,總劑量<900 mg。兩組均連續治療7 d。
1.3 評價指標
(1)心功能:治療7 d后,采用彩色超聲多普勒診斷儀(SIEMENS德國,Sequoia512)檢測患者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LVEF)以及舒張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舒張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值。(2)NRS評分:治療后7 d,采用數字疼痛評分法(NRS)評定疼痛情緒,總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心功能
治療后,較對照組,觀察組LVEF、E/A水平均較高,LVEDD指標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NRS評分
治療后,觀察組NRS評分為(2.51±1.91)分,對照組NRS評分為(4.93±2.71)分;較對照組,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318,P=0.000)。
3 討 論
胺碘酮屬于心臟離子多通道阻滯劑(Ⅲ類藥),同時具有輕度Ⅰ-Ⅳ類抗心律失常藥特性,包括輕度阻滯鈉、鉀、L型鈣信道及非競爭性阻斷α、β受體,從而擴張冠狀動脈,加快血液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降低外周阻力,胺碘酮吸收較慢,半衰期長,具有高溶脂性,可分布于肝、肺、脂肪及其他組織,通過肝臟進行代謝,腎功能減退者無需調整劑量。胺碘酮靜脈注射藥理作用較快,起效時間較長,控制竇房結和房室交界區的自律性,延長心房肌,可抗房顫、室顫,治療房速、室速,抗心律失常作用較強[2-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較對照組,觀察組LVEF、E/A值指標水平較高,LVEDD指標水平較低,RNS評分較低,表明胺碘酮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可改善心功能,緩解疼痛,利于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療,可緩解心律失常癥狀,改善心功能,緩解疼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 芬.胺碘酮與西地蘭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比較[J].系統醫學,2018,03(14):47-48,51.
[2] 陳 瑩.胺碘酮治療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