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剛 趙惠民 符貴雅 宋全生 白鳳云 王愛龍 閆晨光

【摘要】目的 探討經皮氣管切開術與傳統氣管切開術在神經重癥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比較。方法 回顧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182例神經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傳統手術氣管切開治療患者為51例,經皮氣管切開治療患者為131例,術前、術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法二種神經評分系統進行神經功能評價,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結果 經皮氣管切開術患者在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均低于傳統氣管切開術患者。結論 經皮氣管切開術對于神經重癥患者的臨床救治效果更好,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經皮氣管開;氣管切開;神經重癥;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02
以腦卒中、顱腦損傷為主要疾病的神經重癥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每年到各大醫院神經外科進行搶救及治療的神經急危重癥患者人數也逐漸增多。部分神經重癥患者到達醫院時已經處于深度昏迷狀態,常會因舌后墜、嘔吐物堵塞引起呼吸道阻塞、支氣管痙攣等呼吸系統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傳統氣管切開術挽救了許多神經急危重癥患者,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手術環境具有較高要求。與之相比,經皮氣管切開術操作更加簡便,用時也更短,逐漸在臨床中得到了認可及應用[1-2],我科2016年2月~2019年2月神經重癥患者切管切開共178例,其中經皮氣管切開術129例,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2月~2019年2月忻州市人民182例神經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傳統手術氣管切開治療患者為51例,經皮氣管切開治療患者為131例,其中傳統手術氣管切開治療患者男30例;女21例;年齡21~79歲,平均(40.1士11.2)歲。經皮氣管切開組男76例,女55例,年齡18~83歲,平均(42.1±12.1)歲。182例患者中,共有腦出血患者54例;顱腦手術患者65例,腦瘤患者48例;顱腦損傷患者15例。入診后實施氣管切開術時間在2~72 h之間,平均入診后實施氣管切開術時間為(34.27±1.53)h。
1.2 手術方法
傳統氣管切開術:(1)固定患者頭部,進行常規消毒后,用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四川奇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209]進行浸潤麻醉。昏迷及窒息患者可不采取麻醉。(2)采用直切口切開患者氣管,分離氣管前組織,插入氣管套管并進行固定。未避免皮下氣腫,一般不進行創口縫合。(3)觀察患者術后出血情況,吸凈分泌物。
經皮氣管切開術:(1)患者取仰臥位,對患者頸部進行消毒,并用用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進行浸潤麻醉。(2)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注射[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2396]2 mg補充血容量。(3)在患者1~2氣管軟骨環間做2 cm左右的水平切口,空針抽取2mL生理鹽水,接穿刺針穿入氣道。(4)植入并固定氣管套管,經外套管送入導絲。(4)拔出外套管,然后順導絲置入氣管導管,導管氣囊充氣并固定導管。
1.3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檢驗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患者臨床資料、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實施t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實施x2檢驗,以(n%)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共182例患者手術均成功,且經皮氣管切除術患者在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及傷口愈合時間上均顯著低于傳統氣管切除術患者(見表1),數據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忻州市人民醫院作為我們當地市級三級甲等醫院,覆蓋人口近320萬,2016~2019年期間,累計接受神經重癥患者超過1000例,其中主要以腦出血患者及顱腦手術患者為主。上呼吸道梗阻是腦出血及顱腦手術患者常見的呼吸異常并發癥,處理不及時還會誘發患者急性肺不張、心率失常,嚴重者還會出現心臟驟停,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威脅了神經重癥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氣管切開術是解決神經重癥患者吸困難、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癥狀的常見手段,但也存在術后出血、切口感染、拔管困難等并發癥。與傳統氣管切開術相比,近階段流行的經皮氣管切開術具有著創口小、操作簡便、對手術環境要求低、費用低廉、并發癥少等顯著優勢,因此,我院對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科住院的182例神經重癥患者進行了回顧對比,對經皮氣管切開術與傳統氣管切開術在神經重癥患者救治中的效果進行了探究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82例經皮氣管切開術與傳統氣管切開術患者手術均獲得了成功,且經皮氣管切除術患者在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及傷口愈合時間上均顯著低于傳統氣管切除術患者,數據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經皮氣管切除術在神經重癥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能夠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既能夠有效降低重癥患者在麻醉觀察室與手術之間的轉運風險,同時也能夠降低患者的術后出血率,更有助于患者恢復。并且,采用經皮氣管切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更利于后期護理人員進行吸痰,有助于降低呼吸道異常并發癥發生率,同時,經皮氣管切開術患者不需要禁食,并可正常進行口腔護理,患者舒適度與生活質量較好。但經皮氣管切開術也存著在氣管撕裂傷等術后并發癥,需要護理人員及病人家屬相互協調,共同做好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工作,避免傷口感染。調查結果顯示,與傳統氣管切開術相比,經皮氣管切開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傳統氣管切開術,相比較而言,經皮氣管切開術更加安全、經濟、適用。
綜上所述,經皮氣管切開術進行治療的神經重癥患者在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均明顯優于采用傳統氣管切開術進行治療的神經重癥患者,并且采用經皮氣管切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術后生活質量更高,具有很強的臨床推廣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Maxwell BG,Ganaway T,Lighthall GK.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at the Bedside:13 Tips for Improving Safety and Success[J].J Intensive CareMed,2013,15.DOI:10.1177/0885066613487305.
[2] Hsia DW,Ghori UK,Musani AI.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J].Clin Chest Med,2013,34(3):515-526.
[3] Dennis BM,Eckert MJ,Gunter OL,et al.Safety ofbedside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in the criticallyill:evaluation of more than 3,000 procedures[J].JAm Coll Surg,2013,216(4);85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