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梅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理療康復與心理護理結合治療與單純康復醫療治療頸椎病的對比效果。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研究目的,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開展為期一年的實驗,篩選頸椎病患者32例作為實驗對象,按照實驗要求分為觀察組(采用理療康復聯合心理護理方法治療)和對照組(采用常規康復醫療方法治療),比較臨床治療的效果。結果 經過SAS量表和SDS量表的評分統計,發現對照組患者評分水平明顯高于觀察組,說明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以理療康復與心理護理結合的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減少頸椎病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頸椎病治療效果。
【關鍵詞】理療康復;心理護理;康復醫療;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01
頸椎病在當前作為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慢性疾病,在治療期間對于患者的精神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從理療康復及心理護理兩個方式入手分析對于頸椎病患者負面情緒的影響情況,并將其與常規康復醫療方法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開展頸椎病治療的臨床實驗,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4月,共篩選出頸椎病患者32名作為實驗對象,按照實驗要求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個實驗小組各有16例患者。在觀察組中,男9女7,年齡從42歲~78歲不等,平均年齡為(60.4±4.2)歲;患者病史從1年~5年不等,病史平均為(3.2±1.1)年。在對照組中,男8女8,年齡從43歲~78歲不等,平均年齡為(60.7±4.5)歲;患者病史從1年~5年不等,病史平均為(3.1±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頸椎病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且都不具備意識障礙、肝腎功能障礙、溝通障礙等疾病。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了解所參與實驗的目的和內容,并自愿參其中。所有患者在一般數據資料比較方面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康復醫療方法進行治療,對患者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態情況進行常規的監控,適當的進行心理護理工作,緩解患者所出現的緊張、焦慮情緒,減少噪聲污染,多通風;做好健康宣教等,同時做好肌肉牽引工作[1-2]。觀察組患者是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聯合功能鍛煉的護理方式,具體如下:對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密切觀測,當患者產生緊張、焦慮、抑郁的情緒時及時進行干預和疏導,給予患者鼓勵,通過使用親切的語言和積極的軀體動作和患者進行及時溝通,轉移病人的注意力,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關心患者,通過實際行動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治療效果。通過對患者講解頸椎病治療成功案例使患者建立戰勝病魔的信心[3],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定期組織術后康復較好患者的經驗交流,通過康復較好患者的現身說教減輕其他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提高積極情緒。對患者進行常規的牽拉護理工作,做好頸椎牽引,實施推拿方式來緩解患者的緊張感,實施認知理療方式,幫助患者對自身所患的疾病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并積極的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焦慮及抑郁評分情況進行統計和觀察,焦慮及抑郁評分情況與患者的心理狀態呈負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本次實驗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
2 結 果
經過SAS量表和SDS量表的評分統計,發現對照組患者評分水平明顯高于觀察組,說明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當前根據資料研究顯示,情緒會顯著的影響到患者慢性疾病如頸椎病的恢復。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理療康復結合心理護理方式對患者頸椎病的治療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發現對照組患者SAS量表和SDS量表評分水平明顯高于觀察組,說明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頸椎病來說,實施以理療康復結合心理護理方式對于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具有積極效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頸椎病的恢復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素琴,張細順,陳燕芹,張曉華,梁小潔.脊髓型頸椎病術后病人延續性護理需求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護理研究,2019,33(07):1110-1114.
[2] 萬林清,高潔嫦.護理干預在電針配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中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6,37(16):2523-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