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房尚萍 胡永初

【摘要】目的 觀察精準麻醉理念在腰椎手術臨床麻醉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科50名實習學生,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名,觀察組在教學過程中灌輸精準麻醉理念,對患者實施精準麻醉,對照組使用常規教學方法教學,實施常規麻醉,比較兩組教學效果和臨床麻醉效果。結果 觀察組帶教老師的教學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各時間點血流動力學指標較對照組更平穩;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插管反應相對較少、復蘇較快速且質量較高、術畢拔管時間更短,且術后VAS評分較低;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較低。結論 應用精準麻醉理念教學可讓實習的醫學生更可精準熟練的掌握臨床麻醉知識與技能。
【關鍵詞】精準麻醉;腰椎手術;臨床麻醉;教學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1..02
精準麻醉是精準醫學于麻醉學的實際應用,要求麻醉醫生做好患者個體圍術期的精準方案和精細管理,利于減輕患者痛苦和加速患者康復[1-2]。常規圍術期管理大多只較為粗糙地要求臨床麻醉醫生按照指南對患者進行圍術期管理,但隨著近些年精準麻醉進一步發展,使更多患者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收益,因而精準理念應用越來越深入人心,這就要求在培養麻醉醫生的過程中為其樹立起精準麻醉理念[3-4]。目前精準麻醉理念教學在心臟手術、椎管內麻醉手術等實踐中已經獲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對于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用明顯,但尚未在腰椎手術教學中進行探究[5-7],因此,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精準麻醉理念在腰椎手術臨床麻醉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分組
選取上海長征醫院麻醉科2018年實習學生50名,皆來自同一年級同一教學班,授課內容完全相同,無臨床工作經驗,男女生由電腦程序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名。試驗組男14名,女11名;年齡23~25歲,平均(23.26±1.3)歲。對照組男12名,女13名;年齡21~24歲,平均(22.85±1.5)歲。兩組學生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病人準入標準和分組
選取我院脊柱外科手術患者50名,均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患者的納入標準為:年齡50~60歲之間,體型相近;ASA分級Ⅰ級或Ⅱ級;選擇全麻手術;單間隙病變,腰椎無其他疾病或并發癥,手術方式和時間相近;病人無其他基礎疾病。排除標準:年齡較大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病變間隙多,手術復雜;體形過胖或過瘦,既往腰椎手術史等。患者由電腦程序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名,男女比例接近,未告知病人圍術期分組差別。所有患者均同意并配合實習生在高年資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麻醉和圍手術期管理。
1.3 精準麻醉與常規麻醉
實習學生入科后,先進行為期一周的教學與培訓,分別由我科教學經驗豐富的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實施理論和實踐教學。觀察組應用精準麻醉理念,主要圍繞圍術期精細化管理、精準化操作進行授課,對照組進行常規教學內容授課。培訓結束后,觀察組和對照組開始進行臨床實踐,觀察組認真做好術前訪視,精確詳細擬定麻醉計劃(誘導方案、圍術期管理方案、術后訪視),圍術期實施精準麻醉和精確管理,對照組常規進行麻醉。
1.4 比較指標和數據分析方法
本研究設立教學效果和臨床麻醉效果的評價指標。教學效果評價分為帶教老師和實習學生評分。帶教老師評分采用滿意度問卷調查方式,采用百分制進行評分;實習學生的評分分為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兩部分:考核城區采取筆試加操作考核,采用百分制取平均成績;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同樣采用百分制進行評分。
臨床麻醉效果評價主要有:①誘導時的質量;②復蘇時的反應;③插管時、切皮時、術畢時三個時間點的心率和血壓(收縮壓為主);④術后鎮痛效果(vas評分);⑤圍術期并發癥(包含血腫、感染、譫妄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在教學效果評價方面,觀察組帶教老師的教學滿意度評分(92.91±4.18)顯著高于對照組(88.32±4.24;P<0.05);觀察組學生的考核成績(86.08±1.78)顯著高于對照組(84.84±1.55),觀察組實習學生的教學滿意度評分(87.25±4.08)顯著高于對照組(84.13±5.20;P<0.05)。見表1。
在臨床麻醉效果評價方面,觀察組患者各時間點血流動力學指標較對照組更平穩;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插管反應相對較少、復蘇較快速且質量較高、術畢拔管時間更短,且術后VAS評分較低;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3 討 論
與常規經驗性麻醉方式相比,精準麻醉的最大優勢在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定制最優化于患者的麻醉方案,通過圍術期對患者的密切監測,更精準地評估病人圍術期身心狀況,準確合理用藥,熟練細心操作,降低了圍術期風險,提高了安全性和麻醉質量[8-10]。
本研究從教學效果和臨床效果兩方面評價精準麻醉在腰椎手術臨床麻醉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觀察組和對照組實習學生,在入科之前,無論是理論知識儲備還是臨床實際經驗都是近乎完全相同的,沒有較大實質差別。在教學效果評價方面,觀察組帶教老師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而相較于實驗組,觀察組實習學生的考核評分和滿意度評分均較高,并且觀察組實習學生具備更高昂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對該手術的圍術期管理的理解更深刻,對實施精準麻醉理念教學更為支持和贊同,良好的圍術期管理效果令他們產生了成就感和收獲感。在臨床麻醉效果評價方面,經過灌輸精準麻醉理念后,相較于對照組實習學生,觀察組學生明顯對病人圍術期的管理更為精準,而且愛傷觀念更為突出,對用藥劑量、時間的把控更合理精確,操作更加精細輕柔,減少了對患者的不合理操作和醫源性傷害;并且接受觀察組實習學生麻醉的患者術中狀態更為平穩,術后鎮痛效果更佳,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對照組也相對降低。
綜上所述,給予精準麻醉理念教學可以幫助麻醉醫學生強化知識架構體系,創新臨床工作方法,提高實際工作能力,提振自我信心,激發工作熱情,而且在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過程中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醫療互信,也為患者帶來了福祉。因此,精準麻醉理念在臨床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Aroke EN1,Kittelsrud JM.A Primer to Pharmacogenetics of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AANA J.2019 Apr;87(2):131-137.
[2] 羅 毅.ERAS要求下的精準麻醉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04):60-61.
[3] 熊利澤,陳 宇.從麻醉學到圍術期醫學[J].醫學與哲學(B),2016,37(05):9-12.
[4] 常 飛,武 妍.精準麻醉理念在老年腹腔鏡壞疽性闌尾炎切除術硬膜外麻醉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2):40-41.
[5] 吳 凡,陶曉三.精準麻醉理念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與展望[J].江西醫藥,2018,53(02):185-187.
[6] 黃朝宇,郭 濤,蘇 莉,王 碩.精準麻醉在老年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中的應用[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08):171-172+174.
[7] 林菁艷,何 劍,鄧 姣,何壹娜,朱 娜.精準醫學理念在心臟手術麻醉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病案,2017,18(02):73-75.
[8] 何星穎,寧慧杰,袁紅斌.精準醫學在麻醉學領域中的應用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11):87-88.
[9] 趙曉宇,刁天喜,高云華,陳 婷,康 迪,王 磊.美國“精準醫學計劃”解讀與思考[J].軍事醫學,2015,39(04):241-244.
[10] 克里斯托弗·斯賓塞,楊建軍,左志義.圍手術期精準醫療有助于麻醉醫師改善患者預后:β受體阻滯劑與阿片類藥物的遺傳變異性(英文)[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33(09):91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