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琳
我對自己說:跨過去。春天不遠了。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
——林清玄
今天,是我待在家里的第31天,也就是整一個月了。
這段日子,想必大家都處于恐慌中,新冠肺炎在新年集中爆發,已經從武漢蔓延至全國。疫情地圖每天在更新,色塊逐漸布滿中國地圖,確診人數日日增加。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待在家,不添亂,就是最好的選擇。
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在家中能做一些什么?我身為學生,有著很明確的目標,就是學習。假期也不可以松懈,制定好計劃,按計劃完成;其次,就是利用假期,多讀書,充實自己。從書中領悟更多做人的道理;第三,我還背了很多古文,每天練練書法,練練京劇,足不出戶的日子里,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我爸爸在水務集團上班,過年到現在一直倒班。他們負責百姓用水、排水問題,不可以休息。我和媽媽一直叮囑爸爸,要做好防護。好在爸爸自己開車上班,而且是一個人值班,不會接觸很多人。媽媽雖然不用上班,但她攬了一個大活。今年,我們政史要結業了,媽媽給我們班總結了二十套歷史卷子,一天一套讓我們復習。
我為父母感到驕傲。
每天,我都在關注疫情,時刻擔心武漢人民,心存中國必勝的信念。這時候,我看到祖國這個大家庭里,許多人都盡力去幫助武漢。有捐物資的,有捐錢的,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呢,也捐出了微薄的稿費,只想盡一份自己的心意。
在互聯網上,看到一個引起熱議的話題,有手機,有空調,有食物,你能在家里待多少天?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已經記不清了,但不論當時是什么想法,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現實。到了足不出戶就能為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可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能自覺地遵守呢?
一個姐姐,從武漢回到大慶市讓胡路區,她感染了新冠病毒。她23號發熱,24號去醫院看病,醫生建議在家隔離。她沒有聽,過年和家人一起聚餐,沒想到把家人也傳染了。我想,她一定很后悔吧。
大慶22號病例,過年這一段時間,一直在各處奔波。有人把他的行動路線畫了出來,密密麻麻的,大家管他叫“溜達雞”。可是,我笑不出來,他得接觸過多少人呢?有多少家庭因他而恐慌。網上有兩種聲音,一是罵的居多,他所在的區,已經因為他而封城了;二是表示同情,說他因工作需要,才走了那么多地方。他被感染了,我也很同情。但是,他防范意識不強,給社會帶來的危害,確是有目共睹的。特殊時期,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才是重中之重。其他,都可以另行安排。
越是特殊時期,就越要遵守規則。不要因為一己之私,而危及其他人的安全,這就是責任和擔當。有了這份責任和擔當,有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有祖國堅強的臂膀,我相信春天即將到來。
那么,就讓我們共同期盼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