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修升
中國在世界糧食種植產量中都占據較前位置,這與國內農業研究人員不斷培育糧食新品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化結構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中國糧食生產中,小麥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其對中國農業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小麥高產種植要加以重視,對小麥的特性加以探究和了解,運用科學培育方法,有效地使小麥產量得到穩步提升。但在種植小麥時,小麥的品種和土地地質環境因地域的不同而產生了差異,所以得到的糧食質量及產量都受到了影響,要想讓小麥質量得到提升,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種植方式。
一、當前影響小麥高產種植的因素
1、小麥品種多樣化,農戶擇選力不佳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一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推動其進行產業化發展,農業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大力的提升,豐富了小麥品種,對小麥的種植技術起到了促進作用。但農戶在種植時,由于對新品種了解少,依然沿用傳統的種植方法,“新品種、舊技術”,因此,小麥產量及質量無法得到提升。
2、未做到因地制宜
小麥高產種植是需要選擇合適的土壤來進行種植的。一般來說,土壤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小麥的產收,許多小麥新品種種植所需要的土壤是保肥性能高的,可是,一些種植農戶在選擇土壤與品種之間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北方與南方氣候不同,土質存在差異,在種植時若對氣候溫差、土壤、時間以及品種選擇掌握不利時,則對小麥的產量及質量都會產生影響。
3、生產模式固化,種植技術不佳
盡管我國大力倡導農業發展,并對農業產業結構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但是,仍然缺乏高素質、高技術的農業科技人才投入到農業生產崗位之中,很多大學生均不愿意到田間地壟中工作,農民意識的轉化度非常不足。這樣導致很多農戶都是年紀較大的老農民,對于新品種、新技術學習力較差,在種植小麥時固用傳統種植模式以及種植技術,致使小麥產量和質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4、濫用農藥治理病蟲害
影響小麥種植產量和質量的因素中病蟲害危害是不可忽視的。由于農戶的認知程度不高,在選擇種植的土壤質量和種子品種時,不能做出綜合性分析,導致在防治病蟲害方面多選擇毒副作用大的農藥,自認為對病蟲害的防治能力強,甚至私自加大施用劑量,但是對影響小麥質量及產量的情況卻未進行重視,致使小麥質量、產量下滑,還有可能造成食用后有害身體健康的情況出現。
二、實施小麥高產種植技術的要點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重要一環,人民離不開優質的生存環境,對食物質量提高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在我國不斷發展的同時,對于農業進行科學化發展早已做出了良好的規劃和轉型。小麥——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是人們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其產量和質量的高低已經對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產生了影響,所以,在小麥高產種植過程中,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可實現小麥高產的目標。
1、提高農戶合理化選種意識,做好前期育種工作
(1)科學選種。環境在很大層面上對于農作物的種植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對于小麥的高產種植,首先就是要合理化的選擇小麥的種植品種。環境不同,小麥種植品種也應隨之改變,傳統的品種已經無法達到當前高產的要求,對種植地區其氣候、土壤質量以及水資源等情況做好勘察,綜合考量小麥種植品種的選擇,在追求高產目標的同時,對其種植環境是否能夠滿足小麥的生長所需要的條件也是應考慮在內的。
(2)科學育種。其次,小麥的整個生長期中,幼苗期是關鍵時間點,該時期對小麥后期生長質量和最終產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選擇健康、顆粒飽滿的種子作為播種的種子,去癟存滿,要播種的種子每顆都應該都完整無損的。然后將種子做好拌藥和包衣處理工作,預防病蟲害情況發生,使小麥種子發芽率得到提升,質量也隨之得到提升。
(3)做好選地環節工作。在小麥種植前,選擇肥力優質的土地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對小麥的高產率直接起到決定性影響。選擇種植的土地應保證符合以下條件:一是土層要厚,二是土壤保肥性能要高。選好土地后,便要進行整地,一般來說采用的方式多為秋翻起壟,可在小麥種植前,將地中存有的秸稈打碎增加土壤肥力,再將地歸平。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未翻耕區域在深翻時,深度保證為二十至二十五厘米范圍內即可。
2、種植期間田間管理
(1)選擇科學的播種方式。小麥種植的耕作制度以北方來說是一年兩熟,每年播種的最佳時機是當年的10月份。播種時深度控制在三到五厘米范圍內,等行距播種,采用新型的機械播種方式,提高播種效率,避免出現傳統老式人工播種所存在的操作失誤問題,使小麥播種均勻,距離控制良好。
(2)合理化施肥。施肥是小麥高產的關鍵,合理選擇配方施肥,將有機肥同無機肥相結合,增進氮磷鉀肥的配合施用方法,穩定肥力,控制施肥量,適期追肥。
(3)嚴格管控小麥生長期各環節。對小麥秋冬生長期的管理,首先是對壯苗的培育,讓其穩定度過寒冷的冬季;其次是在播種后對雨水降量情況有所掌握,對小麥生長進行觀察,及時追足水分;再者是對小麥生長中的弱苗及地塊做追肥促其轉化,對旺苗生長做好控制,使苗類有序生長;最后,要保證小麥苗能夠穩定的生長,及時對其做好養根護葉的工作,實現最終高產目標,并保證質量。
(4)合理使用除草藥物,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小麥在生長過程中,雜草以及其他影響小麥生長植物的出現會對小麥的良好生長產生影響,因此,依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施用藥物,既要保證雜草植物的去除效果,還要保證不影響小麥的生長環境。同時,對小麥生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的紋枯病以及小麥蚜蟲這類病蟲害情況做好防治工作,查看小麥發病情況,合理施用藥物加以治療,保證小麥的健康生長。
以上內容主要是對小麥高產種植技術和實施要點做以探討,從當前影響小麥高產種植的因素著手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種植技術實施方法,以期能夠提升小麥的產量及質量,更好的推動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276619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筵賓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