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芝
新疆石河子地區具有十分充足的日照條件和較大的晝夜溫差,十分適宜棉花的種植。近些年來,棉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為深入推進棉花全程機械化戰略目標,棉花精量播種技術受到了充分重視。棉花精量播種技術不僅能夠促使棉花種植的產量和效益得到擴大,還可以有效降低棉花種植成本,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一、棉花精量播種技術
棉花精量播種技術指的是將土壤肥力、濕度等諸多因素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借助于播種機械對播種距離、深度、播種量等精準調整,將高質量種子播種于最佳土層位置,土地平整、開溝、播種等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其中,高、準、精是棉花精量播種技術的關鍵特征,可以保證每一穴中播下一粒、兩粒左右的種子,這樣種子資源可得到顯著節約,整體用工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時,和傳統機械播種技術相比,棉花精量播種技術也能夠促使棉花成長制度得到保障,進而達到種植效益提升的目的。此外,通過對精量播種技術進行推廣,規模化種植戰略得到推進,加快了棉花全程機械化目標的實現。
二、石河子棉花精量播種技術要點
1、清潔棉田
完成棉花收獲環節后,需借助于機械對棉桿進行拔除,也可進行粉碎還田處理。要對棉田中的各種殘稈殘茬徹底清理,對殘膜、滴灌帶等高效回收。若地塊進行了棉桿還田處理,則需對微生物腐稈劑適量施灑,這樣秸稈腐爛速度將會得到加快,促使棉田環境得到優化,從而保證后續棉花精量播種技術的順利應用不受影響。
2、整地
首先,要緊密結合標準化作業要求,對犁地質量嚴格控制。實施犁地工序前,需適量施灑基肥,基肥需涵蓋有機肥、尿素、硫酸鋅等不同肥料類型,以便滿足土壤肥力需求。其次,由于精量播種對地塊具有較高要求,因此,需通過整地處理,保證地塊擁有充足的底墑,平整度與規定標準所適應。整地前后,皆需對地塊殘稈殘膜進行清理和撿拾。同時,整地人員需將土壤肥力、質地、墑情等內容納入考慮范圍,對除草劑適量噴灑,避免雜草的出現。最后,由于地區內大范圍使用膜下滴灌植棉技術,導致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土壤板結化、次生鹽漬化等問題,降低了土壤地力。如不能夠及時處理,將會對棉花種植效益造成影響。因此,需將冬灌、春灌管理措施落實下去,以便促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得到提升。同時,棉種出苗環境也可以得到優化,有助于統一棉苗長勢,加快棉花生長速度。
3、播前準備
首先,合理選擇種子。棉花品種確定時,要將當地的土壤狀況、種植技術、布局要求等納入考慮范圍。確定種子品種后,需于播種前半個月內,于帆布上均勻晾曬種子。為避免種子遭到太陽灼傷,要進行必要的翻動,翻動間隔控制在3小時左右,晾曬持續3天即可。之后,借助于種衣劑等材料,實施包衣處理。其次,合理選擇地膜與滴灌帶。通常按照0.008mm的標準控制地膜厚度,而地膜寬度確定時,則需將播種方式、土壤條件等內容納入考慮范圍。要對地區棉田地力、種植方式等綜合考慮,對滴灌帶的滴頭間距、流量等合理控制和選擇。
4、播種
依據石河子地區的氣候環境狀況,播種工序一般實施于4月上旬,4月底需完成播種工序。其中,4月中旬為最佳播種時間段。要合理控制留苗密度,促使棉苗的生長需求得到滿足。播種之前,要進行試播處理。結合試播要求,對種子進行合理填裝。之后升起播種機,對播種機作業速度進行模擬,且對點播滾筒進行旋轉,判斷排種情況是否與生產作業要求所吻合。沒有問題后,方可以對種子、地膜、滴灌帶等進行填裝,要控制機組的作業速度,且對播種、地膜與滴灌帶的鋪設情況等實時檢查。一般要在播種行的窄行中間鋪設滴灌帶,朝上布置滴灌帶的滴水流道,避免有打折、扭曲等不良問題出現,松緊度也需符合要求。嚴格禁止有砂子、殘膜等雜物出現于滴灌帶內,否則滴灌帶、滴頭將會出現堵塞問題,影響到滴灌帶的正常運行。要緊貼地面平展鋪設地膜,合理控制地膜的橫向、縱向拉力,避免有空隙出現。按照5cm標準控制地膜兩側入土深度,保證地膜具有較大的采光面。播種過程中,需均勻下種,按照85%的標準控制每穴一粒率,按照3%的標準控制空穴率。一般依據3cm的標準,統一控制播種深度。作業人員需對點播滾筒的鴨嘴開閉情況實時檢查,如有泥土、殘膜等雜物出現于鴨嘴、開溝器等設施中,則需進行徹底清除。通過檢查工作的落實,保證滴灌帶鋪設質量、覆土覆膜情況等規范標準所適應。由于土壤溫度、墑情等會直接影響到精量播種技術的實施效果,因此需對地膜、滴灌帶鋪設情況仔細檢查,利用土石等材料壓好每一播幅,且壓實處理滴灌帶連接處與地頭處,科學處理地膜兩側入土部位。通過壓實處理,能夠避免大風掀起地膜和滴灌帶,否則漏風、跑墑問題就容易出現,繼而對棉芽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5、播后管理
棉花植株生長過程中對水肥需求較大,因此,要將土壤墑情、棉苗長勢等納入考慮范圍,做好肥水管理工作。結合石河子地區實際情況,滴施肥工序需于六月中下旬實施,持續至8月中旬即可。施灑的肥料,主要為尿素、硫酸二氫鉀等。滴水工序與施肥同步開展,嚴格控制滴水量。同時,要做好綜合調控工作,將少控、勤控原則落實下去。一般進行3次左右的化控即可,按照70cm標準控制棉田株高。棉苗打頂后,進行兩次化控處理,化控間隔保持在一周左右。由于大風、倒春寒等不良天氣容易出現于春季,這樣就會威脅到棉苗的健康生長。因此,棉田管理人員需將補種滴水工作及時開展下去。若地膜、滴灌帶等出現破碎或漂移現象,也需及時處理。要做好中耕工作,這樣土壤溫度得到提高,土壤墑情也可得到維持,進而加快棉苗的生長速度。此外,為規避病蟲害的不良影響,需將清潔棉田等農業措施運用過來,促使越冬蟲源得到消滅。也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手段,最大程度的控制病蟲害危害。
(作者單位:832000新疆石河子大學教學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