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乾 孟煒
一、大豆高產種植技術
1、選地
大豆種植之前,需結合大豆品種與生長規律,合理選擇種植地塊。要對嚴格控制大豆種植茬口,若有迎茬、重茬等現象存在,將會增大病蟲害發生率,進而對大豆產量造成影響。通常情況下,首先要選擇玉米、油菜等茬口。且大豆對土壤條件要求較高,因此需對地塊的土壤疏松度、灌排條件等合理控制。
2、整地
為保證整地效果,需將深松旋耕機運用過來。大豆種植人員首先要深松土壤,控制翻轉深度在30cm左右,以便有效打破土壤犁地層。之后將浮秋平翻工作落實下去,避免有大塊土壤存在于種植地塊。為促使土壤疏松度滿足要求,還需將翻耙結合方式運用過來。完成這些工序后,方可以實施起壟作業。種植人員需依據50m的標準控制壟長直線長度,且對直線誤差嚴格控制,避免誤差在5cm以上。具備相應條件的話,盡量借助于大型機械實施耙茬深松處理,這樣土地狀態能夠得到顯著優化。
3、選種處理
要將地塊類型、地區氣候條件等因素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對大豆品種合理選擇,保證種子的抗病性、耐低溫性較強,且種子出芽率、純度分別需保持在98%和99%以上。要充分保障大豆種子胚的完整性,促使高產目標得到實現。將大豆品種確定后,需預處理種子。首先仔細篩選種子,將病粒、不夠飽滿的種子去除掉。其次,實施曬種處理,需持續3天左右,以便消滅掉種子上的所有病菌,這樣不僅病蟲害發生率可以得到控制,發芽率也能夠得到提升。要合理選擇曬種區域,保證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與平坦的地勢。光照充足的時間段內,需及時翻動種子,避免種子受到陽光的灼燒。
4、有效施肥
大豆植株對肥力需求較大,需將大量的肥料施灑過來。要將有機肥作為施肥首選,相較于化學肥料,有機肥具有十分豐富的營養成分,且具有更長的效力。通過有機肥的增施,土壤蓄水、保墑能力得到增強,土壤團粒結構得到改善,大豆植株生長中的養分需求也能夠充分滿足。部分養肥分解緩慢,可對腐熟有機肥適度施灑,這樣土壤肥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化學肥料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大豆生長速率可以得到加快。但若不能科學配施化肥,將會對大豆植株正常生長造成危害。
二、大豆病蟲害防控措施
1、農業防控技術
首先,要做好選種與處理工作,大豆品種需具備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且將病種、殘種等及時剔除掉,這樣大豆植株病蟲害發生率將會顯著降低。播種實踐中,種植人員需對種植密度嚴格控制,避免密度過大。其次,要將田間管理工作科學開展起來,科學供應水肥,促使大豆生長的水肥需求得到充分滿足,這樣大豆植株的抗病蟲害性能可以得到增強,大豆的產量、品質等也可以得到改善。要將農家肥作為大豆施肥的首選,也可將適量的化學肥料配施過來。種植人員需嚴格檢測土壤狀況,對土壤肥力準確把握,進而對鉀肥、磷肥的施灑量精確控制。此外,要結合大豆生長階段,做好相應的追肥處理。如大豆植株有三片復葉長出,即需對有機液肥進行追施。最后,要科學安排除草工作。大豆蟲害往往棲息于雜草中,通過除草工作的實施,能夠促使蟲害發生率得到降低。完成大豆收獲工序后,需粉碎大豆秸稈,深翻土地,且將田間積水及時排出去,這樣土壤濕度得到控制,病蟲害發生率得到降低。
2、生態防控技術
為規避病蟲害問題的出現,需避免對單一大豆品種大面積種植,可將輪作、套作、混種等諸多方式應用過來,通過生態多樣化的構建,促使病蟲害控制目的得到實現。實踐表明,混種大豆與非豆類作物,能夠對土壤中的病原物有效抑制。此外,要將當地土壤類型、氣候狀況等因素納入考慮范圍,合理確定混種作物。
3、物理防控技術
具體來講,物理防控技術指的是將防蟲網、頻振燈等應用過來,對大豆病蟲害有效防范和控制。以蚜蟲為例,其經常出現于大豆生長過程中。在防控時,可將銀灰色塑料膜條合理懸掛于大豆田間,也可將防蟲網設置起來,這樣能夠對害蟲有效的隔離與控制。此外,趨光、趨色等是大部分害蟲的共同特性,那么即可將色板、頻振燈、黑光燈等設備設置于大豆田間,以便消滅害蟲。同時,性誘劑也能夠對害蟲有效誘殺,需合理應用。
4、生物防控技術
本種技術只要是將害蟲的天敵運用過來,促使害蟲得到有效捕殺。在生物防控實踐中,需對害蟲天敵科學保護,保證其能夠在田間或周圍棲息、繁衍,這樣能夠對害蟲最大程度的捕食,達到害蟲防控的目標。如蚜蟲的天敵為蜘蛛、食蚜蠅等,大豆食心蟲的天敵為赤眼蜂。種植人員通過對大豆種植當中常見蟲害問題進行總結,然后將針對性的天敵引入進來,即可產生良好的防控成效。
5、化學防控技術
首先,生物農藥。生物農藥可以對大豆病蟲害起到有效防控作用,且其毒性較低,沒有毒藥殘留問題出現,能夠保證大豆質量安全,避免污染到周圍環境。其中,蘇云金桿菌、中生菌素等都是常用的生物農藥類型。大豆種植人員需結合大豆品種與常見病蟲害,對生物農藥合理選擇與應用。其次,包衣處理。通過種子包衣處理的實施,能夠促使大豆的健康生長得到保證,病蟲害發生率得到降低。且大豆種子品質也可以改善,達到大豆產量提升的目標。因此,大豆種植之前,需借助于赤·吲乙·蕓苔等藥劑實施包衣處理。最后,針對防控。結合大豆植株生長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類型,采取針對性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治,能夠發揮顯著效果。如可借助于啶蟲脒等藥劑適量噴灑大豆植株,能夠有效防治蚜蟲蟲害。通過敵百蟲、蟲苯甲酰胺等藥劑的應用,則能夠防治食葉性害蟲。若大豆植株出現了真菌性病害,則可以將苯甲·丙環唑等藥劑運用過來。在化學防控實踐中,需對農藥類型合理選擇,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作者單位:155630黑龍江八五三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