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福
推廣應用油菜機械化覆膜穴播栽培技術是將機械化操作和地膜覆蓋有效結合的一種新嘗試,它是實現油菜高產穩產,提高抗旱能力的一種新技術核心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單位面積內的種植收益,實現經濟效益提升。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油菜機械覆膜穴播種植技術要點,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一、科學選地整地
油菜機械覆膜穴播種植技術相對于傳統油菜種植有著更高的技術要求,因此對種植地的要求相對較高,通常情況下應該選擇土壤層深厚,土地較為平坦,面積較大,土地坡度小于15°以下的種植地,并且避免連續多年在同一個地地塊種植十字花科類作物,避免重茬。油菜種子個體較小,頂土能力較弱,土地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油菜的正常出苗和根系的生長發育,因此在選地結束之后,還需要做好土壤的整理工作。前茬作物收獲之后及時進行翻耕處理,翻耕深度控制在18~20cm,也可以選擇使用旋耕機進行旋耕作業,整體結束之后要確保地面平整、土壤細碎、干凈整潔、上虛下實,達到播種狀態。對于耕作層較淺的種植地,在播種種植之前,還可以選擇使用土壤深松機進行一次深松操作,打破犁底層,保證土壤更好的接受降雨,起到抗旱保墑的作用。在油菜覆膜栽培過程中,地膜覆蓋之后追肥不方便,因此應該一次性施足基肥。地膜覆蓋栽培模式之下,施肥量要比常規栽培增加15%~20%。如果油菜生長中后期出現了明顯的脫肥現象,應該做好根外施肥工作,可以選擇使用1%的尿素溶液和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液面噴施。通常情況下,每畝追時完全腐熟的有機肥3000kg,磷酸二氨17.5kg,尿素12.6kg。將上述肥料混合均勻之后,均勻地撒播到土壤當中,隨機械化操作翻耕到土壤層以下。
二、科學選種
在油菜覆膜栽培過程中,要想實現高產穩產,應該做到科學合理的選擇油菜品種。通常情況下應該選擇高產穩產、耐旱、耐寒、抗病能優異、生產潛力較大,適應能力廣泛的雜交油菜品種。目前在青海省互助縣推廣應用較好的雜交油菜,主要包括了青雜6號、青雜5號、青雜11號、青雜3號、青雜7號、青雜4號。
三、科學播種
1、確定最佳的播種日期
油菜機械覆膜栽培相對于傳統栽培播種日期可以適當提前,當日平均氣溫維持在1~2℃時,土壤程消凍10cm就可以進行播種了,一般油菜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完畢。
2、科學播種
播種之前應該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選擇晴朗天氣,連續曬種2~3天,利用陽光殺滅種子表面的致病源,選擇使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農藥進行藥劑拌種,一般每100kg種子可以使用70%的銳勝0.5kg兌水5kg進行半種。播種時選擇使用油菜機械覆膜穴播機,地膜厚度控制在0.08~0.01mm,寬度120cm,每畝使用量為6kg。利用該機械設備,一次性完成起壟、播種、覆土、鎮壓、覆膜工作。油菜播種采用寬窄行在播種模式,寬行行距40cm,窄行行距20cm,株距控制在12cm,每穴播種2~4粒種子。在機械化覆膜播種之前,應該做好機械設備的調控工作,為了保證播種質量,應該將穴播機的下籽孔調到最小,并檢查播種深度,確保播種深度一致,不存在重復播種和漏播的現象。設備在行走過程中一定要均勻一致,避免倒推,防止地膜被破壞。在適宜的播種期內中晚熟品種,每畝播種量控制在0.3~0.4kg,每畝保苗量控制在1.6~2.0萬株,早熟品種,每畝播種量控制在0.5~0.6kg,每畝保苗量控制在2.5~3.0萬株。
三、田間管理
1、油菜苗期管理
播種結束之后,應該做好田間的檢查工作,當發現田間播種錯位或者膜下壓苗,應該及時將油菜油苗放出。在油菜出苗階段在油菜出苗階段,田間會生長出少量雜草。田間間苗和定苗應該按照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雜留純的原則進行定苗。一般油菜生長到3月期進行,見苗生長到5月期進行定苗,按照油菜品種的生產周期確定最佳的定植密度。當發現田間缺苗時,可以從稠密地區移栽幼苗,或者選擇使用同一個品種的油菜進行補種。
2、油菜中后期的管理
油菜覆膜栽培后出苗期、抽胎期、開花期、成熟期較傳統栽培模式提早了7~10天,因此各項田間管理措施也應該提前。在油菜的生長中后期應該注重做好田間的噴灌和施肥工作。由于地膜覆蓋不能夠進行追肥,一般選擇使用1%的尿素溶液,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并適當增加硼肥進行葉面追施,這樣能夠有效預防油菜在中后期脫肥。另外在油菜開花期還可以選擇使用攔繩法進行人工授粉,在每天早晨的露水干涸到11點之前選擇一根長繩,兩人各拉繩子的一端從油菜地埂兩邊走過,讓繩子輕輕的觸上花絮頂部,每隔3~4天使用一次,直到花期結束,這樣能夠起到很好的受粉作用。
3、病蟲害防治
油菜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會遭受到多種病蟲害的危害,常見的病蟲害主要包括了菌核病、蚜蟲、菜青蟲、黃條象甲、莖象甲,這些病蟲害如果防護不及時,會嚴重影響到油菜的產量和品質。在油菜病蟲害防控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營造良好的群體密度,控制田間的濕度,改善通風透光環境。油菜黃條象甲、莖象甲發生之后,可以結合田間危害程度,選擇使用10%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mL,或者48%的樂斯本乳油60mL兌水50kg,進行田間分噴霧,效果顯著。油菜蚜蟲和菜青蟲,可以選擇使用50%的抗蚜威20g兌水50kg噴霧,或者選擇使用90%的晶體敵百蟲溶液1000倍液進行噴霧。對于油菜菌核病可以選擇使用50%的速克靈可視性粉劑,每畝使用60g,或者使用40%的多菌靈膠懸劑,每畝使用90g兌水80kg進行防治效果顯著。
(作者單位:810500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林川鄉經濟社會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