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隨著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農作物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公害蔬菜、糧食備受青睞。無公害栽培技術是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農業市場發展的根本需求,遵循系統化、標準化和技術化生產原則,在綠色、無污染理念的引導下對農作物栽培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有效解決化肥污染、農藥殘留等問題,提高農作物質量安全。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無公害生產技術的普及工作也積極推進,但有的農民思想觀念比較陳舊,在生產過程中依舊會使用一些比較傳統的生產方式,大大影響了農作物生產效率。對此,農業部門還需要加大對無公害生產技術的推廣力度。
一、無公害栽培技術發展現狀
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指的是農作物種植栽培過程中控制化學藥物和化肥的使用,并且使用綜合防治措施對病蟲害進行預防,盡可能使用有機肥。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藥物殘留、土壤板結嚴重。在使用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時,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營養需求來調節肥料用料,選擇農藥時要盡量選擇針對性較強、污染較小的農藥,以生物防治為主,可以有效避免農藥副作用,保證產品安全、健康。
當前,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受到廣泛關注,很多科研者都已經投入到無公害生產技術的研究過程中,在農村地區廣泛推廣,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依舊面臨著很大的難度,比如有的農民思想觀念陳舊,習慣使用傳統的方法進行生產,而且為了減少病蟲害發生,想要在最大限度內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會盲目使用化學藥劑,農作物生長周期內無法將化學藥物的有害物質代謝出去,最終殘留在農作物中,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總體來講,農業栽培還存在農藥殘留量過高、品質不達標等問題,無公害生產技術的推廣還需要加大力度、拓寬范圍。
二、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分析
1、優化土壤條件
土壤條件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都有較大影響,肥沃的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基本要求,選擇合適的田塊進行栽培,可以提高農作物栽培水平。在農作物栽培之前,必須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為農作物種子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減少地下害蟲和病菌為植株的危害。由于長時間連作一種作物,會導致病蟲害現象加重,所以,在選地的時候要遵循農作物的生長特性,不能在同一地塊上連續多年種植農作物,以防引起病蟲害。同時,要充分使用有機肥,比如在翻整土地的時候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糞肥等,可以大大提高土壤肥力條件,為農作物栽培提供良好的基礎。
2、選擇良種
農作物品種質量對農作物的生長水平也有較大影響,不同的農作物品種的產量和品質是不相同的,比如小麥、水稻、玉米、蔬菜等,各種農作物的品種較多,農戶在選擇品種的時候比較盲目,所選的品種并不適宜本地的環境。應該要盡量選擇抗逆性、抗病性較高的品種,減少病蟲危害。
3、田間管理
在進行無公害栽培技術管理的過程中,控制好田間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對種植效果有極大的影響,種植人員應該要保持耐心,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
首先,農作物出苗以后,要進行查苗和補苗,將一些長勢較弱的幼苗、病蟲苗摘除,并且及時補苗,確保秧田完整。
其次,加強灌溉管理,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離不開水資源,水源灌溉不夠,會極大地影響農作物生長,還可能引發病蟲害,但田間水不能太多,以免爛根。所以,使用科學合理的技術進行灌溉,可以保證水源充足。農作物灌溉必須要以節約水資源為出發點,在生產期間采用間歇式灌溉,時刻觀察稻田的水位高低,當水位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停止灌溉,低于某個高度的時候則要及時灌水,直到農作物的莖數大部分生長完全才可以停止灌溉,可以大大增加農作物的抗病能力。
第三,肥料管理。傳統的農業生產習慣于使用化肥,化肥可以促進農作物快速生長,但是帶來的副作用也十分明顯。無公害栽培管理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引導農戶改變生產理念,盡量使用有機肥,對施入基肥和追肥兩個環節進行管理。施入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條件,促進農作物健康生長,減少化肥的使用,追肥時最好進行測土配方施肥,看土壤缺乏什么營養元素,再對應地施入肥料。施肥的時候應該要控制好化肥用量,切忌過量使用化肥。
第四,中耕松土。中耕松土有助于農作物根系發展,促進營養吸收和代謝過程。中耕松土的措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土層中耕,一個是地表中耕,土層中耕主要采用施肥、灌溉等過程,制成一個新的土層,地表中耕則主要是通過人工作業,比如使用粗鐵絲或者專門的耙地工具,在地表按照縱橫方式來回耙地,制作成草肥,提高地表疏松程度。如果種植區域面積較大,還可以使用專門的梳草機對土壤進行疏松。
第五,病蟲害防治。病蟲害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嚴重影響,一旦出現病蟲害問題,必須要及時處理,而且要從源頭上做好預防,盡量減少病蟲危害。傳統的農業生產以使用化學藥物為主,效果迅速,但是對農作物的危害也很大,還可能導致土壤板結,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病蟲害問題,還會導致環境污染。無公害生產技術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應該加強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手段的應用:做好田間管理、土壤管理、選擇種植抗病性高的農作物品種;利用害蟲對某些顏色或者光源的趨性,使用殺蟲燈、誘殺劑等物質對害蟲進行引誘和消滅;使用生物源性殺蟲劑,適量培養害蟲天敵,有效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對環境和農作物質量的影響小。
綜上所述,農作物栽培管理過程中,無公害栽培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是未來農業生產的發展趨勢。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農作物種植技術的創新和優化,適時推廣新技術、新方法,引導農戶轉變生產理念,對無公害生產技術進行學習,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作者單位:277800山東省棗莊市農業農村事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