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
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它不僅產量高,而且還具有經濟效益,這也就使得馬鈴薯的種植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推廣。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使得馬鈴薯的栽培技術得到了提升,人們逐漸對馬鈴薯具體栽培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和病蟲害的防治加以重視,進而促使人們的糧食需求得到滿足。
一、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1、選種和選地環節
在選種方面,種植前必須進行仔細選種工作,在充分勘察并了解當地土質的情況下,選取適合本地生長環境的早熟、高產、穩定、品質優的馬鈴薯良種,這樣不但能夠保證發芽率,也極大的節省了后面的工作。只有選對了品種,才能種出讓人滿意的馬鈴薯,否則就會使后期所要做的工作增多,還不能獲得好的收成,此外我們更要采用搭配種植的方式,這樣就可以防止發生單一品種造成巨大損失的后果。而在選地方面,由于馬鈴薯不適宜在一塊田地上連續種植,并且它的塊莖對于種植土壤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我們在選地時盡量避免所選地塊上有過兩年之內的馬鈴薯或茄類種植物的種植經歷。
2、種植和施肥環節
在做好栽培工作的同時還要使種植方面也要遵循科學的規則。首先我們可以選擇地勢高氣候較冷的地點進行種植,因為這樣的地點具有天然的抗病蟲害的優勢。也要考慮馬鈴薯的生長環境。此外可以采用切塊催芽的方式,促進塊莖和外界氮氣交換頻率,從而使得塊莖結束休眠狀態,快速發芽。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可能因為刀刃造成疾病感染。所以在進行切塊時,要對刀片進行消毒處理。而在施肥環節,由于馬鈴薯是一種喜歡施肥的農作物,而在種植過程中為了使施肥得到平衡,就可以將有機肥和無機肥相互結合。在馬鈴薯生長期,由于其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較大,所以在這個時期補充充足的肥料能夠有效的促進馬鈴薯的生長。
3、田間管理環節
在馬鈴薯種植后,要及時的對其進行田間管理,并在出苗后對其進行查缺補漏,從而保證馬鈴薯的產能。還要做好中耕培土和追肥工作。在出苗前先輕耕一遍,這樣可以去掉表土,提升地溫,消滅雜草,不應耕的太重。并且在馬鈴薯幼芽頂土的階段進行中耕。在苗出齊后還要積極的鏟一遍,以提高地里土壤溫度,減少水分的蒸發。而由于馬鈴薯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而各個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按計劃科學的進行灌溉,在栽培的時節要確保土壤里有充足的水分,以保證馬鈴薯快速成熟,進而使其達到高產的目的。
二、馬鈴薯病蟲害的防控策略
病蟲害的出現,嚴重的影響了馬鈴薯的成長,甚至導致了馬鈴薯支柱的死亡。因此就需要及時的防止馬鈴薯病蟲害,來保證馬鈴薯的產能。馬鈴薯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等,蟲害有蚜蟲、茶黃螨、地下害蟲和二十八星瓢蟲等。綜合性運用農業、藥劑、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害孳生和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
1、農業防治
馬鈴薯的病蟲害防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其他方法需要以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在對主要病蟲害進行農業防治時,要因地制宜的選用對病蟲害具有抗性的品種,使用健康且沒有帶病蟲害的種苗,最好是選用脫毒種苗種植,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目前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的抗性品種有抗晚疫病品種、抗病毒病品種、抗旱品種和抗線蟲品種等。這樣在選擇品種時,需要根據主要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選取相對應的抗性品種。并且由于選取脫毒種苗是傳播病蟲害的主要途徑之一,健康的種苗應當是不含有種苗傳播的真菌性、細菌性病害等,具有較好的外觀和生理年齡。同時還要選取小整塊的苗莖,防止切口感染。也可以在播種前在土壤中撒上草木灰,既可以提高土壤的地力,也可以起到滅菌的作用。還要實施輪流播種,對品種進行合理的布局,選擇健康的土壤,與非茄類作物進行輪流耕種,這樣可以打破病害蟲的生活環境,從而改變了土壤。加強管理施用有機肥必須腐熟,不可用馬鈴薯病株殘體漚制土雜肥。調整適宜播種期,避開病蟲害發病高峰期。加強生長期間的肥水管理,不施帶病肥料,用凈水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通過對設施、肥料、水等培養條件的嚴格管理和控制來為馬鈴薯提供充足的養分,從而刺進馬鈴薯的健康成長,抑制住病蟲害的發生,提升其抗病蟲害的能力。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保護天敵,創造有利于天敵的環境條件,選用對天敵無傷害的生物制劑。利用各種病蟲害的天敵,通過食物量的作用來抑制害蟲的生長繁殖,例如七星瓢蟲可以抑制蚜蟲。
3、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就是有針對性的使用化學藥劑來防治馬鈴薯的病蟲害,具有見效快,效果顯著的優點,缺點則是使用不當的話就會造成藥物殘留和環境污染。因此在使用時要適量、適期的對癥下藥,還要更換不同的適用性藥劑,注意用藥的劑量和濃度,并保證藥劑使用的安全間隔期,而在使用藥劑時還要注意不能使用劇毒、高殘留的農藥。例如青枯病、黑脛病發病初期可選用硫酸鏈霉素或銅制劑對其進行噴霧,每穴噴液0.5千克,每隔7至10天施藥一次,連續兩到三次就可以了。并且病毒病也可以用10%混合脂肪酸乳劑噴霧防治,蚜蟲、茶黃螨、二十八星瓢蟲等害蟲可用0.3%印楝素乳油液,或10%瀏陽霉素液等噴霧防治,重點噴植株上部,尤其嫩葉背面和嫩莖。
4、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燈光、糖醋液誘殺害蟲。也可以利用螻、蛄等成蟲的趨光性,在田間安裝黑光燈誘殺成蟲。在螻蛄為害的地塊邊上放置新鮮的馬糞,對其進行集中誘殺。有條件的還可以設置防蟲網,預防病毒病。利用昆蟲性信息素或黃板誘殺成蟲。
綜上所述,馬鈴薯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農作物之一。在對馬鈴薯栽培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種植,把防治工作做到前面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蟲害的發生,以確保馬鈴薯的產能,從而滿足人們對馬鈴薯的需求。因此本文闡述了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并提出了農業防治、生物防治、藥劑防治、物理防治等四個馬鈴薯病蟲害的防控策略,希望本文能夠為馬鈴薯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控提供參考性的意見。
(作者單位:731800甘肅省臨夏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