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欣
在玉米的種植養護過程中,可以發現,玉米的種植密度對其產量和質量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在充分滿足其光照、水分以及各類營養物質的前提下,對其種植密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和優化,這樣可以使其品質和產量都能得到全面增強。據此,本文重點探討和分析玉米種植密度對于其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以及相對應的種植措施等內容,希望能給種植戶提供一定的參考。
在我國的糧食作物中,玉米是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農業快速發展,玉米種植也受到種植戶越來越多的關注,對其種植養護技術等進行持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其中玉米種植密度對其產量和質量的影響,也需要著重分析和探討,這樣才能使其種植效益得到充分體現。
一、玉米種植密度對產量的影響分析
1、玉米種植密度大對產量的影響。在具體的種植過程中,使玉米的種植密度增大,相應的,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增長玉米的葉面系數,由此使其光合作用面積進一步增加,由此使玉米的產量顯著提升。有研究進一步表明,通常情況下,每平方米有667穗數時,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玉米產量,如果玉米每平方米的種植密度超過這個標準,就會在相應的程度上增加整體的穗粒數,減少穗粒重。所以從這樣的情況來看,如果玉米的種植密度超過相應的標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體產量,兩者之間呈現出比較明顯地拋物線的關系。在具體的種植過程中,要確保種植密度能夠充分控制在科學合理的范圍之內,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使玉米的產量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而呈現出增長的態勢。需要關注的是,種植戶在種植密度的控制過程中,要把握好相應的密度范圍,如果超過這個范圍也會減產,所以要科學合理的進行密植。
2、玉米種植密度小對產量的影響。如果玉米的種植密度比較小,小于相應的標準,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玉米的產量。通常情況下,玉米種植密度變小的話,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玉米的葉面系數,單棵植株所呈現的光合作用更為充足,雨水也豐沛的情況下,這樣能夠更有效的促進單個植株快速生長,進一步加快莖稈生長速度,使營養物質輸送更加便捷順暢,由此使個體的產量進一步增加,提升其穗粒重,然而,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整體穗粒數。由此可以看出,密度比較小的話,盡管使個體的產量提升,但是對其整體產量卻有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整體產量下降。
3、玉米種植密度適宜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如果種植的密度比較適宜,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科學合理的控制其葉面系數、光合系數、群體葉面積表等相關情況,由此使群體的總光合面積進一步增加,使作用時間也有顯著的增長,從而充分減少玉米群體和個體的矛盾,更有效的調和玉米群體中產量與單棵植株產量兩者的比例,充分增加玉米的整體穗粒數與穗粒重,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玉米的產量。綜上,能夠充分看出,要想使玉米的產量得到顯著提升,就需要對其種植密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和把關。
二、玉米種植密度對玉米品質的影響
在玉米中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在當前是特別關鍵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在針對玉米品質進行評價的過程中,玉米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含量是關鍵的參考依據,如果相應的營養成分指標不滿足相應標準,對其品質就會造成嚴重影響,質量不過關。所以,在針對玉米進行種植的過程中,要充分掌握對玉米品質造成影響的各類因素,這是特別重要的。本文著重針對玉米的種植密度對其品質的影響進行研究,如果玉米的種植密度相對來說比較小,會使其營養物質含量有效增多,如果玉米種植密度比較大,會使其品質嚴重降低。具體而言,有相關的研究進一步顯示出,如果增大玉米的種植密度,玉米的蛋白質含量就會有大幅度的減少,同時降低其品質。種植密度增加的情況下,玉米中的脂肪含量也有大幅度的下降,主要是因為玉米種植密度增加之后,會嚴重影響玉米的灌漿,從而使其脂肪含量嚴重下降。同時玉米的淀粉含量也會因為玉米種植密度的增加而嚴重降低。而此類營養物質是人體中每天必須要攝入的營養物質,如果其含量下降,其營養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從而嚴重降低其品質。
三、針對玉米種植密度進行控制的策略
1、有針對性的結合具體品種來控制種植密度。在針對玉米種植密度進行控制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具體品種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操作。玉米品種的差異性,導致其葉數、株高、葉向也存在巨大差異,葉數、葉向、株高等相關因素對于玉米光合作用有著十分嚴重的影響,對其產量和品質也有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針對玉米種植密度進行控制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其玉米品種的實際情況進行著重考慮。通常情況下針對晚熟品種而言,其莖葉繁茂、植株比較高大,而且有著比較高的單株生產力,所以它所需求的個體營養面積就會越大。針對這樣的情況,在種植的過程中就要使其種植密度有效降低,以此充分滿足單個植株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類營養物質。針對早熟類品種而言,通常情況下他們的植株比較矮小,莖葉量比較少,因此個體的營養面積也更小一些。在種植該類品種的過程中,就需要使種植密度有效增加,以此確保其實現優質高產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實際的種植環節,還要結合葉片的具體伸展方向,明確相應的種植密度。如果葉片平展,要有針對性地減少種植密度,如果葉片收斂向上,可以有針對性的增加種植密度。針對葉片半收斂品種,針對種植密度而言,要確保其位置在兩者之間。
2、有針對性的結合氣候條件來控制種植密度。在針對種植密度進行決定的時候,要充分結合氣候因素。通常情況下,針對不同種植區域而言,在日照時長,溫度濕度,降水量的情況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有針對性的控制好玉米的種植密度,如果種植區域內部有比較大的降水量,年平均積溫比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減少種植密度,如果降水量比較小,年有效積溫比較大,要有針對性的增加種植面積。
3、有針對性的結合肥力條件確定種植密度。不同地塊、地域所呈現出的土壤肥力有著巨大的差異,對此,在種植密度方面,也要有相應的差異性。針對地塊肥力比較高的情況,可以使玉米種植密度有針對性的增大,如果肥力比較差,要使種植密度有效減少。
綜上所述,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充分看出,玉米的種植密度對其產量和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具體的操作中,要掌握不同的影響因素和類型,根據玉米的具體品種,肥力,區域氣候等等相關因素,對其密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以此使其產量和質量得以顯著增強。
(作者單位:152500黑龍江省鐵力市工農鄉政府)